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通用财务思维 > 第14章 财务原则:有规矩成方圆

第14章 财务原则:有规矩成方圆



一、会计主体

参与经济活动时首先需要弄清的一件事就是:哪些活动与自己相关,哪些与自己无关。财务上把这个前提称之为“会计主体”。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活动中,只需要核算和管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经济业务,要注意与其他经济主体区分出来。

在高校工作期间单位曾经搞过一次集资建房,但是房源的套数不够所有教职工每人一套,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老办法——论资排辈。当时学校领导介绍完评分规则后,身边一名年轻同事开玩笑地悄声说道:“跟着别人敲锣打鼓地去分东西,到了地方后发现没有自己的份儿,白高兴一场。”

这位同事的说法即暗含了会计主体的意思。听说学校出台集资建房政策时,年轻教师以为每个人都有机会,认为自己即将产生一笔收益,所以很是高兴;当了解到评分规则时,发现自己基本上没有资格,收益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高兴之感顿时消失。可见这位同事清楚的区分了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财务核算和管理的空间范围,说明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到底反映了谁。在现实当中很多企业投资者会将自己和企业混淆,认为企业是自己的,企业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事情,于是经常用企业资金购买个人用品,当企业需要资金时,也随时从个人腰包中拿钱出来投进企业。如果你问他某年企业的盈亏情况,他也会将企业和个人生活收支混在一起来说,比如,“这不嘛,就买了套房子,孩子出国读书用了几十万,企业里面也没增加现金,都投入进去了......”

财务上要求清楚地区分会计主体,是因为站在不同的会计主体角度,财务情况会完全不同,而相关利益主体又经常会根据财务情况做出判断和进一步决策。以一个企业为例,股东关心企业是否赚了钱;董事会关心管理层的履职情况;债权人会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否支持还本付息;客户会关心企业的产品供应是否能够持续稳定;政府部门关心企业的用工情况、该缴的税收是否足额缴纳,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清晰的会计主体,不同主体混淆将让人无从判断。

同一项经济业务站在不同会计主体角度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假如你将100万元银行存款投入到一家公司进行股权认购,股权占比为60%。站在“你”这个会计主体角度,你的投资行为是这样的结果:减少了100万元货币资金,增加了价值100万元的股权投资;站在公司这个会计主体角度,增加了100万元货币资金,并增加了100万元的所有者权益。如果将“你”替换为一家公司,投资公司是母公司,被投资公司是子公司,母公司将这笔业务反映为投资业务,子公司则将这笔业务反映为筹资业务,与个人投资的情况是类似的。

我们翻开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时,经常会发现既有合并报表,又有母公司报表,这两套报表就是按不同会计主体编制的。母公司报表反映的是上市公司这个单独主体的报表,合并报表反映的是上市公司及其所控制公司的整个企业集团的报表。很多上市公司的规模在短短两三年内极速扩大,就是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其他一些企业,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俗称“并表”。这样一来,从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整个企业集团的规模就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之所以敢于定下诸如“一年翻一番,三年翻三番”的目标,其规划的路径就是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兼并收购。当然,这种增长方式的质量值得商榷,规模极速增长后,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否随之增长是个大问题。因此,当我们看到一家上市公司规模发展特别快时,应注意谨慎乐观。

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为基础,反映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情况,其范围比单体公司更大。不过,单体公司并不是最小的会计主体,有时候会计主体的范围比单体公司还要小,比如,为了考察各区域公司的业务情况,一家公司除了自身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外,还可能会把每个区域公司都当作一个会计主体来核算,这样就可以对各个区域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和管理。

有时候人们讨论到生孩子的成本,会把从孩子出生到成家的所有投入计算进去,这实际上是在将生养孩子这件事当成一个会计主体。

一笔专门用途的资金也可以作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信托计划、某班级的一笔班费、一项活动经费等。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会引导孩子进行储蓄和记录开支,这就是把孩子管理的这笔钱做为了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的概念并不复杂,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不自觉地用到。但是,在进行核算和决策时,一定要区分清楚会计主体,不能相互混杂。

我们来看一道趣味题:

三人到同一旅店住宿,每人交了10元钱。老板给他们打折,找了5块钱给他们。店小二拿走了2元,退给他们3元,这样的话,相当于每人花了9块钱,但是9+9+9+2=29元,还少1元呀!问:少的那1元钱去哪里了?

这道题经常被冠以“难倒大学生的小学数学题”之类的题目,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难,这个题目的问题就是混淆了不同会计主体。把3人整体作为一个会计主体,那么算式中店小二拿走的2元就应该替换为3人收到的退款3元,就得到9+9+9+3=30元了。

一道趣味题目无法算出无关紧要,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把收入、成本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之间混淆,就会带来误判和损失了。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正常情况下的会计核算都是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为前提,而不是马上要砸锅卖铁进行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意味着一种稳定、均衡的状态,能够给人以合理预期。经济主体的很多行为都是预期所驱动的,当人们预期某个物品(如,股票、房产、郁金香、食盐、比特币等)要大涨时,会一窝蜂地涌入;当人们预期未来数理化将非常重要时,家长们会特别重视孩子这些科目的学习;当人们预期银行要破产时,将出现大规模挤兑;在大型灾难和末日场景下,人们的行为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这都是预期的力量。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上有很大差别。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企业的资产会按照既定用途使用,在会计核算中将按照特定方法进行折旧;企业的大多数员工会继续在此工作,人工薪酬的计提和发放会正常进行;客户的产品交付总体正常,不会出现大规模合同违约;各类债务会按照合约条款清偿,不需要变卖资产来偿债......相反,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经营,这一切都将被打破,会计核算也需要改变原则和方法。

持续经营假设使会计核算能够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在一般情况下也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假设企业花50万元新购一辆汽车,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汽车的账面原值是5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每年折旧10万元。如果不能持续经营,需要立即进行清算,那么汽车的价值就要大幅折价,可能只值40万元了,而且不能再在5年的时间内进行折旧了。在多数情况下,前者更符合实际情况。

持续经营是一项重要的前提假设,经济世界和其他领域的正常运转都有赖于人们对持续经营的信念。一个经济主体对自己的财富抱有持续经营的预期时,做事会更加笃定和坚韧,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一个团队的成员如果都认为团队会持续发展下去,就会产生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就会削弱团队,比如,在西天取经路上,猪八戒对这个团队能否持续经营心存疑虑,一遇到困难就提议散伙分家,这当然给团队带来了负能量。陌生人之间临时组成的团队难以互相信任,主要就是由于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知道这个团队存续时间有限,而不是持续经营。夫妻双方都认为婚姻能够持续经营时,就会安心过日子,而如果有一方不想持续经营,那么在生活中就无法同心协力,而是各打自己的算盘。农村中有些单身汉表现得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就是对自己的持续经营问题失去了信心,于是破罐子破摔。可以说,持续经营假设对这个世界的和谐功不可没。

但是,任何经济主体都有生命周期,都不会长生不老,企业也是一样。持续经营作为一种假设有时候也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出入,有些企业上一年财务情况看起来还非常好,但第二年却倒闭关门了,在第二年看来,上一年的持续经营假设就存在一定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是由于商业竞争的残酷,有时候却是企业有意利用了持续经营假设。

在其他一些领域,为了取得他人信任,持续经营也会被利用。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经常会海誓山盟,“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就是在告诉对方,我要一直跟你持续经营,但是未来情况,又有谁说的准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般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是为了让吴王夫差相信他会在当前状态中持续下去。很多企业都不喜欢频繁跳槽的求职者,这是因为频繁跳槽的做法让企业认为这个人加入自己的企业后也会很快跳槽,而求职者则会努力告诉对方这次不同了,我会在此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企业设立后并不知道何时会终止,等企业终止时再结算整个存续期间的经营情况是不现实的。况且,会计实务中对企业的经营期间是假设为持续经营,即,在正常会计处理过程中,根本不考虑企业终止的事情,等待企业生命终结再做财务报告就更不可能。于是,会计分期就产生了。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凡是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都可以称之为中期。不同国家对于会计年度的时间规定是不同的,我国会计年度的时间范围是当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有的国家是4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也有的国家是10月1日到次年9月30日 。

会计分期除了规定账目结算和财务报告的周期外,还对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分期,才有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分别,才有了计提、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因为计提意味着将以后期间的现金流出在本期计提为费用,而折旧、摊销则是将以前期间形成的资产计入本期及以后期间的费用。没有会计分期,就不会有这些方法和概念。

会计分期体现的是一种定期回顾的思维方式。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不同期间的财务结算和报告,可以定期观察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决策调整。对上市公司来讲,定期报告包括年报、半年报和季报,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据此做出判断和决策,越短会计分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含量越大,对使用者越有用。

人们在生活中也常使用会计分期的方法,比如,对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月、一周、一天甚至一件事的回顾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分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曾子来说,他进行结算和总结的周期是一日,通过每日对自己的省察,来随时纠正自己的偏离行为,从而日臻完善。

会计分期给了人们从头再来的机会。对企业来讲,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在新的会计年度中,一般只做当年经营成果的反映,翻过去的一年不再在利润表中体现。如果上一年经营的好,下一年可以此为参照,再接再厉;如果上一年经营的差,下一年就可以放下包袱、从头开始。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也是这样,每一个会计分期结束后都可以进行总结和回顾,而一旦下一会计分期开始,就应作为一个新的期间重新考量。佛门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说放下屠刀那一刻,上一个会计分期就结束了,同时新的期间开始了,损益可以重新计算了。


四、货币计量

我们在描述人、事物或动物的时候,经常会用到量词,如,一只兔子、一束花、一件衣裳等,“只、束、件”都是量词。同样,会计核算作为对经济业务的记录,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量词来记录经济业务。由于经济业务代表的是一种价值的转化和运动,因此,会计采用货币计量的方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货币为基础,是由货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而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有了货币计量假设,所有财务报表都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比如,我国规定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于企业花费1000万元购入的一栋五层建筑物,不能记载为“一栋房子”或者“一栋五层的房子”,而应记载为1000万元。与此相似,所有企业不管什么样的资产都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样,不同资产就有了统一的计量单位,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报表也可以相互进行比较了。想象一下,如果各家企业分别用清单的方式罗列出自己的各种资产,企业之间的报表还能比较吗?就像一只兔子和一斤钢铁没法比较大小一样。

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中起到了统一度量衡的作用,对会计核算的实现非常重要,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用货币直接计量,比如,华为的研发能力、阿里巴巴的影响力、石油公司对资源的垄断。无法直接用货币计量的资源被排除在了财务报表之外,而这类资源有时候又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财务报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企业有时候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充相关信息,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我国于2002年6月22日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中首次使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并于2005年12月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中做了充实和有效地修改。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虽然是对财务报表有益的、不可缺少的信息补充,但由于其统一规范性远不如财务报表,不同企业之间很难进行比较分析。即使对于某一家企业来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提供的信息仍然是有限的,报告使用者对于一些关键资源情况仍然无法得出直截了当的结论。从目前财务学发展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或许永远无法完美解决。财务报告使用者唯一能做的就是除了阅读财务报告,还应该更广泛、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比如,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当年营业收入很低,净利润几乎为0,但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该企业通过市场拓展,已经为下一年签订了10倍于上年营业收入的合同,并且在一年内即可履行完成。这种情况下,我们只看报表就做出“这家企业经营较差”的结论是武断的。

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打开了一扇窗,却也为很多重要资源的记录关上了一道门。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下,研发、技术、人才、商业模式、流量、市场地位、经营管理水平等越来越重要,但这些都不能直接用货币精确记录。在正式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中当然要严格遵守货币计量的要求,但我们在做选择和决策时一方面要关注能够直接用货币计量的事项,同时也要考虑那些不能直接用货币计量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恰恰可能是影响决策效果的关键所在。


五、权责发生制

有了货币这个计量单位后,会计核算还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进行收入和费用的记录。是收到钱记录收入还是交付完产品记录收入?是支付了款项记录费用还是消耗了物品、服务后记录费用?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权责发生制”在汉语里本身并不存在,而是现代西方会计传入我国之后会计界创造出来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权责发生制是由收付实现制发展而来的。收付实现制核算程序比较简单,适用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或者比较简单的经济组织,比如,很多个体工商户和家庭是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记账,学校一个班级的班费也是用收入实现制记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信用制度的产生,商业活动越来越复杂,形式越来越多样,收付实现制计算当期收入、费用的准确度大为降低,因而,逐渐被权责发生制取代。

采用权责发生制,不仅能正确核算出当期的损益,还能提供过去发生的关于现金收付的事项、即将支付现金的义务以及未来将要收到的现金等信息。为了更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的适用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家游乐场有两种价格,一种是每次购票后进场游玩,门票价格是50元;另一种是365元办理年卡,全年每天均可入场游玩一次。张三采用第一种方式,李四采用第二种方式。

对张三来讲,花50元购买门票后,就取得了进场游玩的“权”,但同时也承担了支付50元的“责”,权责发生与现金支付和游玩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情况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记录并没有差别,都是在游玩后记录50元的费用。

对李四来讲,花费365元办理年卡后,就取得了365次进场游玩的“权”,每次进场或者每过一天都会扣减一次机会,相当于从年卡中扣减了1元,扣减1元就是每次游玩或每天的“责”。将李四作为会计主体,如果用收付实现制的方法记录,李四办理年卡时应记录365元的费用;如果用权责发生制的方法记录,办理年卡时只是一笔预付款,并不记录为费用,而是每天记录1元费用,直到365天后确认完毕。

权责发生制提示我们要全面地理解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不能因为一项责任还未发生支付,就忽略该责任的存在;同样,也不能因为一项已经具备的权利尚未产生收入,就认为收入没有实现,这都会形成错误的损益计算结果,并影响判断和决策。


六、最真的话

一家企业招聘会计,老板问了一个问题:“一加一等于几?”

第一个会计说:“很简单,等于二。”

第二个会计说:“由于存在误差,不一定恰好等于二,有时候少一点,有时候多一点。”

第三个会计说:“这取决于您的希望,您想等于几就等于几!”

第三个会计被录用了。

看了这个段子后很多朋友都会心一笑,仿佛老板与会计的密室之谋跃然眼前。第三个会计的表现符合很多人对会计的印象,似乎不造假的会计就是不合格的会计,甚至是无法谋生的会计。其实这是人们对会计最大的误会。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经济活动呈现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与自然语言类似,它是一种社会工具,受特定的规则限制。但是,自然语言的规则限制主要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组织关系,即语法形式,而对于表意准确、感情色彩、措辞恰当等则没有过多要求。哪怕是内容真实这一基本要求,也只是在道德层面要求“诚实”,而没有强制要求。

为了满足道德规范对诚实的这点要求,人们还常常狡猾地施展“技巧”来应对一些尴尬的情形。比如,有的语言技巧告诉人们:对于一些不好的事情,你不可以把它说成好的,但你可以什么都不说。这样做仿佛人们就没有突破道德上对诚实的要求,从而换来了心安。甚至有些法庭也认可这样的做法,我们在影视剧中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法庭对语言的要求尚且如此,在其他场合下,语言更是充满了诡诈。女人抱怨“男人用最真诚的语气说着最不可靠的情话”,投资者痛恨贾跃亭们“张开双手喊出为梦想窒息”,家长们颇有微词地述说着家长群里“擅长语言表演的戏精”......人们早就发现了语言是如此的不可捉摸,于是总结出了“锣鼓听音,说话听声”这类俗语。

自然语言的这些问题,到了会计语言这里,极大的消除了。会计语言不仅要遵循语法的规则,还要遵循质量要求,而且上升到了法律和规章层面——《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传递信息的质量都有相应要求,而且,《企业会计准则》还从不同维度做了细致地说明。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会计们学习会计时首先要学的就是这些要求,已经成为会计入门必读。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个要求类似于自然语言里面的“说话要诚实”。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在会计语言里面,回避中心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是不被允许的。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做到说实话、说相关内容还不够,还要求说得清楚明了,让人容易明白。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会计语言让人看明白了也不够,还要求方便读者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张三说,我生了一场大病,连续打了七天针;李四说,我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三个月不能起来,在张三和李四口里,“大病”的标准差异很大。这种表述在自然语言里非常常见,但是在会计语言里则是不符合要求的,否则读者将无法比较和得出结论。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意味着不允许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伪饰,即使有些业务在表面批了一层马甲,也要求会计能够穿透伪装,反映实质内容。比如,当企业给予顾客太长的账期时,会被要求将收入拆分为产品销售收入和资金利息收入。而自然语言通过描述表面现象来掩盖事情本质的情况则比比皆是。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自然语言里面对重要事项保持缄默的手法在会计上是行不通的。

谨慎性要求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会计来说,吹牛也是犯戒的。会计人员平常所表现出来的谨小慎微也许就得于此条规则的教导。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发生了经济业务,拖着不说也是不行的。

除了在政府规章层面对会计信息质量制定若干规则外,人们还专门为会计发明了一个职业——审计,审计们对会计是否遵循了这些规则进行检查并出具意见。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语言,会计有着最多的规范和最高的要求,可以说,会计是世界上最真的话。

至于那些实施造假行为的会计,则属于违反了相关规定,是严厉禁止的,一旦发现会被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处罚;另一方面,他们在会计语言上所犯的错误,其实恰恰是自然语言行为中的不良习惯在会计上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