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创造利润是不道德的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不佳。因此,利润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其存在的首要目标是创造利润,只有利润不断增加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生存下去,一家不断亏损的企业最终会被淘汰,失去作为企业的资格。资本市场上也有着类似的法则,亏损达到一定条件的上市公司会被“披星戴帽”甚至强制退市。所以说,创造利润既是企业的首要目标,也是其天职所在。如果企业不能创造利润,就相当于没有完成其设立的基本目标,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道德”的。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和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这样来描述资本的贪婪,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资本的使命和对利润的孜孜以求。
其他经济单位也有类似特征。一个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其首要目标往往都是获取利润。一家饭店营业,目标不是为了取得更多营业收入,而是在营业收入扣减各类费用后获得更多利润。学而思这类培训学校的目标不是招更多的学生,而是收取学费并扣减开支后赚更多利润。一个经济单位如果不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获取利润,即使营业额再大,顾客再多,门口再热闹,他也会停止这项经营活动,不会一直去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的“利”,就是指利润。
从数值上看,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加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都是利润的构成部分,都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让投资人的财富实现增长。
但是,这两种利润有着不同的特征,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与企业设定的主要经营内容相关,一般具有持续性和可预见性。而非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与企业预先设定的经营内容无关或者关系不大,不属于主要经营范围,具有偶发性和不可持续性。对于华为公司来说,生产和销售通信设备产生的利润属于日常活动,出售使用过的机器设备带来的利润则属于非日常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来讲也是类似的,一个人通过打工、做生意赚取的利润属于日常活动,通过中奖得到的利润是非日常活动。
区分一个经济单位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我们更客观评估利润的实现质量和未来的持续性。
当人们谈论利润大小的时候,必须给定时间范畴。比如,两家企业同样在三年内实现了1000万元利润,但第一家是在第一年实现的,第二家是在第三年实现的,这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利润的比较还要考虑资本投入的多少,两家企业同样获取了1000万元利润,但是一家投入的资本是2000万元,另一家投入的资本是5000万元,很明显第一家盈利性更好。另外,利润与现金是不同的,获取1000万元利润并不代表这些利润已经流入银行账户,而可能仍有部分以赊销款的形式存在。有些做工程的朋友会说,这些年做了不少工程,账面上也赚了钱,但很多都是没收回的账款。这些“没收回的账款”往往在收回时会打折扣。
因此,评判利润多少应是在同样取得时间、同样资本投入、同样风险特征的前提下进行。或者说,我们在看到利润数据时,还要从时间、资本投入、风险特征几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只看一个利润数据。
什么时候算是实现了利润呢?由于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即,当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确认后,利润自然而然地就确定了。
二、撞树的兔子
利润中有一项构成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它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简单说来就是,不是通过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或负利润),比如,农夫捡到一只撞树的兔子。
任何理性的经济单位都应该追求通过日常活动赚取更多利润,利得只能是锦上添花,损失则应尽量避免。农夫的日常活动为田间耕种,为了获取多的利润,他应该开垦更多的土地,对农作物进行更为精心的照顾,而不是荒废耕种,每天在树桩下等待撞树的野兔。当然,如果在耕作之余,能够时常捡到野兔,也是一件乐事。
日常活动产生的利润等于收入减去费用,这意味着要赚取利润,就要不断的取得收入,同时还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由于是“日常活动”,这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远不如利得带来的利润那样轻松。当一个经济单位苦于“日常活动”,而热衷于“利得”时,就会出现类似守株待兔的侥幸行为,比如,不去工作,开始痴迷于买彩票、赌博。这种过于追求利得的做法既不可持续,还可能让自己丧失工作技能甚至违法犯罪。不过,如果能将利得进行培育并转化为日常收入,则另当别论。一个朋友多年前偶然投资了一家企业获利匪浅,自此与投资结缘,后来干脆辞去工作,走上了职业投资人的道路,如今做得风生水起。投资对他来说已经成了日常活动,投资收益不再是利得,而是收入了。
有的企业为了获得账面利润,也常常会利用利得。例如,董事会对经理层下达了年度净利润指标,到了12月总经理发现通过日常经营无法完成,于是灵机一动,将厂区的几十株百年香樟树卖掉,一举完成了净利润指标,顺利拿到了年度绩效工资。
上市公司通过利得扭亏更是常见。2015年和2016年,非经常性损益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1%、10%,有30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利得助力业绩盈利。两面针2016年年报显示净利润2690万元,其中出售中信证券股票实现投资收益约1.6亿元,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实际亏损约1亿多元。珠江控股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2016年实现净利润7330万元,原因之一便是转让三亚万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三栋别墅房产,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际亏损1.35亿元。
上市公司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利得来“扭亏为盈”:一是政府补助,有些地方甚至会配合上市公司做此类交易安排;二是投资收益,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收益,有的上市公司早早投资了各种金融产品,在公司亏损的时候通过操作投资收益来弥补亏损;三是出售股权,通过减持股票、股权扭亏为盈;四是卖各类长期资产,比如卖房、卖地、甚至卖字画。
企业通过利得对利润进行粉饰,一般都有其特定目的,属于权宜之计。正常情况下,若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还是要依靠日常经营形成的利润。在看待一个经济单位的利润数据时,必须同时考察其质量,充分关注其风险性、持续性、稳定性和抗击意外冲击的能力,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以更加全面的了解经营业绩。
一个姑娘如果因为男方在旧城改造中获取了几百万补偿就嫁过去,而不在意对方是无业游民,整天吃喝玩乐,这个家庭将来的经济状况极有可能会恶化,好日子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三、利润大家族
人们常说的“利润”一词,其实是笼统的说法。翻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会发现并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项目叫做“利润”,利润其实是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包括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毛利润,俗称毛利,是指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毛利润反映的是商品或服务经过一个经济单位加工转换之后增值的那一部分,增值越大毛利润就越多,说明这个产品的附加值越大。比如,馒头的售价减去面粉、水等材料成本和蒸馒头师傅的工资后就是毛利润。毛利润的公式是: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毛利润可以按单品、商品大类、行业、区域、经济组织等进行计算和考量。产品的毛利润与其科技含量、营销推广、品牌效应、技术工艺、生命周期、运营管理等均有关系,而个人所从事活动的毛利润则与其掌控的资源、平台、见识、经验等有着重要关联。苹果公司的毛利润高于富士康,茅台这类白酒企业的毛利润高于一般机械制造业,投行从业人员的劳动毛利润高于建筑工人。
毛利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利润,只有足够多毛利润,才有可能为费用开支留足空间,从而产生较高营业利润。就像一间房子的空高足够高,在吊顶之后才可能仍然留下较高的空间。提升毛利润的关键在于提高售价和降低成本,如果产品售价因市场竞争而无调整可能,那么降低成本就是唯一途径。一些黑心厂商在材料上大做文章,首先产生的结果就是提高了产品的毛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式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损失)。
营业利润的公式看起来相对复杂一些。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对一般企业来讲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可以把营业利润简单看为毛利润减去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之差。一个馒头店的毛利润减去店铺租金、机器折旧、卖馒头工人的工资后大致就得到营业利润。若想获取更多营业利润,期间费用的管理就非常重要,例如选择租金较低的店铺、对卖馒头的员工实行提成制工资等。
利润总额包括的内容则有所增加,除了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利润外,还包括进了非日常活动带来的利得和损失,其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或损失)。
假如流浪狗偷吃了几个馒头,馒头店就会出现“营业外支出”,当日的利润总额就等于营业利润减去被偷吃的馒头的成本。一个人如果除了工资收入还中奖10万元,那么他当年的利润总额中也应该包括这10万元钱。
利润总额并不能被经济单位全部拿到,还应拿出一部分所得税上缴国家,剩下的才是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
在既定条件下,人们追求的是利润家族中的净利润,而不是其他利润,其他利润只是过程,不是结果。因此,所得税的高低也是一个经济单位的重点关注对象,企业关注企业所得税,个人则关注个人所得税。
广义上讲,边际贡献也可以看作一种利润,它是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表达式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则是指一个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等于产品的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其公式为: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以企业为例,边际贡献是产品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它可以用来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后如果还有剩余则形成收益,反之则产生亏损。单位变动成本在一定区间内保持不变,只要产品售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分担一些固定成本,从而在总体上增加企业盈利。如果一件产品售价低于其变动产品,这样的产品生产越多,亏损越大,若要继续生产,则应该有其他安排进行补偿。
近年来很多互联网企业为占领市场,都以烧钱为基本开局套路,动不动就烧掉几十上百亿,这种情况下产品边际贡献很低甚至为负。这类“不划算”的事情往往是为了长期收益或者在其他方面变现,甚至可以通过特定的商业模式,改变传统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规律,形成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银行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是由于银行从这类账户获取的收入太低,甚至不足以弥补对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变动成本,于是需要通过收取账户管理费来增加一点儿收入。
四、人为什么会吃饱
吃饱饭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讲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人为什么会吃饱呢?恐怕这个问题少有人思考了。百度汉语对“吃饱”的解释是这样的:吃足,无饥饿感,跟“饿” 相反。《说文》解释为“饱,厌也”,《广雅》解释为“饱,满也”。这些解释的大概意思都是说“不饿了,吃不下了”,只是说明了饱的状态,但没有说“为什么”这个问题。
吃饭是要花钱的,会形成一笔支出,产生一项费用。如果是企业负责员工餐,这笔吃饭的费用将记入职工福利费,如果是自己买单,吃饭的花费则形成生活费用。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常常是与收入相匹配的,吃饭的钱花了,产生了什么收入呢?吃饭产生的直接“收入”是我们生理上的满足感,是一种更广义的“收入”。开始进食时,生理满足感最大,随着食物不断进入肠胃,生理满足感这种“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食物摄入则会让肠胃感到不适,出现一项新的“肠胃不适费用”,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会结束用餐。而有些吃货则会为了满足味蕾而继续摄入食物,直到肠胃发出强烈抗议方肯罢休。
我们讨论“为什么会吃饱”,前提是人们有条件吃饱,不存在吃不起饭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吃饭的“费用”主要是肠胃过饱后的不适,而“收入”则包括味蕾和身体的满足感。当我们吃进某一口饭菜时,通过味蕾获取了“收入”,如果肠胃不适这笔“费用”增加的数量与“收入”相当,我们就会停止饮食,此时就会“吃饱”。也即,“吃饭费用”发生后,不能带来比之更多“吃饭收入”时,人们就吃饱了。
在考虑更多的条件时,仍然能够得到类似结论。比如,我们可以在“吃饭费用”中加上金钱花费,在“吃饭收入”中加上营养摄取,当然也可以考虑进其他因素,但不论如何,人们吃饱的那一刹那,都是最后一口饭带来的收入与费用相当。
用财务术语来讲,当吃饭的单位边际贡献等于零的时候人们就吃饱了。在吃饭的场景下,单位收入是每吃一口饭带来的满足感,单位变动成本是每吃一口饭增加的费用。单位边际贡献强调关注新增一个业务量(行为、决策)所带来的收入和费用,当新增一单位业务量带来的收入与费用持平时,人们就不会有动力采取进一步行动。边际贡献思维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人们爬山到一定高度就不爬了,身高长到一定高度就不长了,外出游玩的人过一段时间就会想着回家,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就不想再看了,一个工作做久了萌生离职想法......这些都是边际贡献思维在起作用。
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行为所组成,而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受边际贡献思维支配。当边际贡献大于零的时候,人们就会做这个行为,反之则不做。同时出现几个边际贡献大于零的事情,人们则选择最大的来做。无论是日常生活琐碎,还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人们都是在使用边际贡献思维进行决策,只是日用而不知。可以说,边际贡献思维是驱动人类行为的基本思维模型之一。
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动物。我们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只猫吃饱喝足之后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你把一块猫粮丢过去,它连闻都懒得闻一下,因为吃猫粮的边际贡献已经不再大于零了。东非动物大迁徙的时候,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跋涉3000多公里,途中要穿越狮子、豹埋伏的草原,提防随时有可能出没的豺狗以及在河畔聚集的鳄鱼。这些动物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壮举,是因为在它们眼中这件事边际贡献很大。
边际贡献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对一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人或某类资产来讲,其产生价值也是从边际贡献大于零开始的。一个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如果工资收入能够覆盖日常开支,那么这个年轻人对家庭的边际贡献就大于零了,普通工薪家庭的父母会因此有一种释负的感觉。相反,如果这个年轻人入不敷出,经常需要父母接济,则说明他的边际贡献还小于零,对家庭在经济上还是一种负担。将投资的一套房产出租出去,如果租金收入大于银行按揭贷款,在资金流上来讲这个房产的边际贡献就是大于零了,它已经能够“养活”自己,投资者不用每月再投入资金,并且还能回收一部分。
很多经济活动的终止往往是从边际贡献小于零开始的。边际贡献小于零,意味着还要为这项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投入,如果没有更多的资源,这项活动将难以为继;边际贡献大于零,则意味着这项经济活动已经能够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不再是经济资源的“漏斗”,即使已经没有了更多资源,这项活动也能够维持下去,并且将来可能迎来转机。
将边际贡献的这一特征推广开来,我们会发现其他领域很多也是如此,比如,一个生命通过生存活动吸收的能量(收入)如果不够维持其日常生存基本消耗(变动成本),这个生命将会走向衰亡,如果其吸收的能量大于其维持生命的基本消耗,则这个生命就具备从事更广泛活动的可能,比如生长、跑、跳、学习技能、开枝散叶、繁育后代等。
五、吃饵的鱼
对利润的追求是趋利避害生存法则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动物的决策也依赖于对利润的判断。我们常看到钓鱼的场景,想象一下,那些吃饵的鱼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对于吃了饵料而没有被钓住的鱼来讲,或许可以说是赚了,但对于吃了饵料后被钓上岸的鱼来讲,无疑是亏了。问题在于,鱼在吃饵之前,又怎么知道会不会被钓走呢?正像我们观察到的那样,鱼在吃饵之前,一般会对饵料进行反复试探,进行风险管理,在确定风险可控后才会吃掉饵料。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鱼会被钓走。
有一次与几名在乡镇做公务员的亲戚聊天。一位亲戚说,当个镇长的话一年至少能收几十万。另外一位亲戚则说,收别人钱风险挺大的,被抓了就不值了!前一位亲戚又说,前几年县里是抓了不少人,但据计算,近三年被抓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比例是很低的!人比鱼更能计算损益吗?
在不考虑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利润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当收入和费用可以确定的时候,利润就是一个小学生也会计算的减法问题了。所以,计算利润的关键在于确认收入和费用。
为了避免企业有意或无意的算错账,会计核算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保持必要的谨慎,不能高估收入,也不能压低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要加以合理估计。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也给出了一定的限制条件。收入该不该确认,费用需不需计提,常常是会计们的犯难之处,也是与审计师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利润之所以被给予如此多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它非常重要。它既是一个经济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目的,也是其经营成果的具体体现。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者会努力追求利润的实现和增大,一项交易或投资能不能做,往往也取决于利润的多寡。
对于企业来讲,对利润的测算有着相应的原则和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但对个人等其他经济单位来讲,却常常是通过本能进行判断,并据此做出决策。一件事情决策错误,其原因就是错估了收入和费用,造成最终的利润与预期不符。如果对收入和费用的估计发生了偏差,两者的减法计算再准确也是枉然。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对利润计算不够准确的现象。有的人新装修了房子舍不得出租,不顾装修污染非要自己搬过去先住半年,名曰“享受”,然后再出租出去;有的人看到美食拼命大吃大喝,享受舌尖上的美味,直接胃病发作或埋下隐患;有的人在干部选举中接受小恩小惠为他人投票,对方当选后又来侵犯其利益......一件事情收入是多少,费用是多少,收入费用相较后利润又是多少?很多时候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平时对将士们爱护有加。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脓液,你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多数母亲听说将军替自己儿子吸吮毒疮,都会认为将军能够体恤下属,或者非常赏识自己的儿子,儿子获得了“利润”,做母亲的高兴还来不及,哪有哭的道理,但其实是忽略了背后的“费用”。显然,这位士兵的母亲对利润的计算更加准确。
六、是分还是留
利润是各个经济主体的财富来源,没有利润积累就不会实现财富积累和财富增值。在国民经济统计上,有个重要的指标叫做“工业增加值”,这个指标有着与利润近似的含义。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自不必说,很多个人也有计算或盘算每年能存下多少钱的习惯,“每年存下的钱”就是个人的当年利润。
通常来讲,利润是属于经济单位的所有者的。企业的利润属于投资者,个人的利润属于个人和家庭。有些企业的投资者是能够明确区分和清晰界定的。张三和李四投资了一家咨询公司,那么张三和李四就是投资者,咨询公司所赚取的利润就属于张三和李四。但有些企业的投资者却不是那么容易辨认,国有企业的最终投资者理论上是全体人民,每个人都是投资者,但行使投资者权利的往往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投资公司等,人们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国有企业中尚有一部分利润属于自己,而且他也不能做任何支配,当然更不能用这部分利润交学费、买房子。
投资者对利润的权利是否完整,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态度和关注程度。一家民营企业的投资者会非常关心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作为国有企业最终投资者的全体人民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则不会那么热心。
企业的利润有两个使用途径,一个是留存在企业用于后续经营,另一个则是作为红利向投资者进行分配。《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公司法》中所说的提取公积金、利润弥补亏损都是利润留存企业的形式,利润留存的更主要形式是向股东分红后的未分配利润。
投资者的权利行使情况、企业性质会影响到利润的使用安排,现实中利润是留存还是分配一般是由投资者或其代理人决定。但多数企业的投资者往往不只一方,各方对利润是否分配以及分配多少会有不同意见,谁来决定利润的处理方式呢?这就涉及到表决权的设定问题。
对于人合性质的企业,如合伙企业,投资者对利润的分配有合伙协议约定、协商、按出资比例、平均分配等多种形式。对于兼具人合及资合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则由股东会决定,《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资合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事项同样由股东会决定,《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这意味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虽然都由股东会决定是否分配利润,但《公司法》对投资者的表决权设定有所不同,股份有限公司只能同股同权,有限责任公司则可以由章程另行约定表决权比例。也就是说,在有限责任公司,一个持股比例只有1%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章程约定他可以决定是否分配利润,而股份有限公司则不行。
有位朋友前几年看到一家建筑装饰公司生意红火,于是投了一笔钱进去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希望每年可以分得一些红利用于生活开支。资金投进去后,公司生意一如既往的红火,每年利润也不错,但大股东认为公司正处于发展期,应该把所有利润都用于扩大规模。几年过去了,公司一次红利也未分配。这与朋友当初的设想完全不符,同时资金还被占用,流动性大打折扣。去年,朋友又好说歹说,让大股东同意他退出了股份,只是在股份价格上象征性的考虑了一些利润,远低于当初预期。
现实中朋友的这种情况很常见,都是属于对利润分配事项没有事先安排,结果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投资初衷。不过,如果各方过于强调自己的利润分配意见,互不妥协,也可能会无法把握时机,错失赚取利润的机会。就像“兄弟争雁”中的两兄弟,在大雁尚未射取之时对大雁的吃法争论不休,直至请教社伯之后才得到了双方满意的吃法,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但此时大雁早已飞远。
由于牵涉利益较多,利润分配是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投资者在企业中的收益可以来自于分红和资本利得两个方面,利润分配的核心在于当期分红收益与未来资本利得之间的权衡。企业当期支付的红利较高,用来发展的留存资金就会减少,未来资本利得可能降低,当期支付的红利较低,则用于发展企业的留存资金会增加,未来的资本利得有可能提高。
股东对利润分配的观点差异可能来自于其对未来的判断和自身财务状况,也可能是来自于在企业中的不同决策地位。利润留存在企业虽然有可能带来远期更多收益,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投资者会认为眼前的现金红利比未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所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对于平时收入较少的投资者来讲,及时的利润分配可以补充日常开支或其他花销。另外,很多企业都存在控制权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大股东手里的情况,企业的管理层也往往由大股东直接出任或委派,所有权集中使控股股东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侵害小股东利益。对大股东来讲,利润一旦分配到投资者手中,则不再由自己支配,如果留在企业,则有机会进行各种腾挪,因此往往不愿意分配太多利润,中国很多上市企业都有这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