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费用
有得必有失,有投入才能有产出。如要销售产品,必须先进行生产。要生产产品,则会消耗各种料、工、费,行政管理部门要支付各种管理费用,拓展市场要发生销售费用,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要支付利息。此外,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也是一项费用……总之,费用的名目多种多样。
(一)何为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费用的三个特征:
第一,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销售成本(营业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第二,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发生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损耗。鉴于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与日常经营中为了获取收入而发生的耗费不同,应当将其排除在费用的定义之外。
第三,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一般而言,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相反,费用的增加会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购买原材料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但此时并未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是两种资产之间的相互转化,从银行存款转化成了原材料。所有者权益减少也不一定都列入费用,如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显然减少了所有者权益,但不能归入费用。
可见,平时我们所说的支出与费用不是等同的概念。企业发生的支出泛指各种经济利益流出,只要有了资金支付,就可以认为发生了支出,有些支出会形成费用,而有些支出可能是购买资产、偿还债务或者分红。费用也不一定有着直接对应的支出,比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入费用,但其支出可能在往期早已发生,也可能是约定在一段时间后再支付。
(二)五花八门的费用
费用是为了收入的“得”而产生的一种“失”,是为获取收入发生的资产流出或资源牺牲,实质上是已经耗用的资产。从不同分类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费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1、按经济内容来分,费用可以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及动力、工资薪酬、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费用等。
这个分类方式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生产费用、金额是多少,便于分析各个期间的费用构成情况和支出水平,有利于考核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费用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关联,与企业所发生的具体的经济事项相联系,企业发生的费用,有许多内容是相同的,如大部分企业都有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职工薪酬、税费等费用发生。但由于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发生的费用性质和内容往往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制造业有材料费、人工费、机器折旧费,金融企业有资金成本费,进出口企业有报关费,准备上市的企业有上市包装辅导费,房地产企业有销售代理费,发生诉讼的企业会有诉讼费、律师费等,这些费用都与其主营业务、行业特点或者企业所发生的某项经济业务有必然的关联。
2、按费用的经济用途来分,费用则可以分为对象化的费用和期间费用。
对象化的费用常常称之为成本,它能够计入具体的成本对象,比如生产一套家具,构成家具的木材、胶水、油漆、生产工人的工资都会计入家具的生产成本。当这套家具卖出去后,它就不再为家具厂所有,其承载的价值也一并流出了企业,从而形成营业成本。这个“营业成本”是由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转化而来,这些经济利益的流出都有具体的承载对象。
生产成本的发生虽然表现为某种经济利益的流出,比如支付货款给供货商,但是,在产品未销售出去之前这类经济利益流出并不属于“费用”,而是以另外一种资产形式存在,比如车间的在产品、仓库的产成品等,一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存货,只有当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这种经济利益流出才转换为“费用”,此时它在利润表中以“营业成本”列示。
期间费用是不能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不能计入具体产品对象,比如,我们可以说2018年管理费用发生1000万元,这个“2018年”就是“期间”。高管人员薪酬不能具体追溯到是哪一件产品所引发,即不能“对象化”,只需要将其直接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即可。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能够清楚反应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组织管理经营活动、销售产品分别发生的支出情况,有利于了解整个企业的费用计划、预算等的执行情况。我们平常关注的毛利率与对象化的费用有很大关系,在售价既定的情况下,产品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反之则越低。毛利率减去期间费用后,就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只有毛利润足够高,才能覆盖各类期间费用,才能产生利润。
生产成本管理的目的即是为企业争取更大的毛利润空间,而期间费用管理的目的则在于在毛利润基础上争取营业利润。
3、按照费用与业务规模的关系划分,可以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类。
固定费用是指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或变动极小的费用。当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这类费用一般不变。但是,就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费用来说,却是和业务量的变化成反向关系,业务量越大,单位业务量负担的费用越小。如,机器设备折旧、高管人员工资等基本属于固定费用。“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就是指在既定付出的情况下(比如,请了一个放羊人并按月计薪),放一只羊和放两只羊没有太大区别,这个“既定付出”就是固定费用。
变动费用是指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业务量越大,费用总额越大。但是,就单位业务量所对应的费用来说却是不变的,如生产某一型号的桌子所用的木材、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等,就属于变动费用。
区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有利于企业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一般而言,产品成本通常是变动费用,但期间费用变动幅度一般不会很大。期间费用若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往往预示着有比较重大事项发生,例如,销售费用的剧增,意味着公司销售政策的变化或是某种新产品推广的需要;财务费用的大幅变化,意味企业大额筹资的发生或偿还;管理费用的变化,可能是薪酬政策调整所致。对于期间费用的变化,我们需要考虑其与营业收入的配比程度。
4、按费用能否为某一责任单位控制划分,可以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
可控费用是指在某一责任单位的权责范围内能够直接控制的费用,不可控费用是指在某一责任单位的权责范围内不能直接控制的费用。
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是相对的,是对于某一责任单位而言的,在某一范围内不可控费用,对另一责任单位而言则可能是可控的。一个家具车间无法决定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但对于家具公司而言则属于可控范围。基于这样一个费用的可控情况,产品研发费用就不应计入车间的业绩考核,但可以计入公司管理层的业绩考核。
按责任单位的控制程度对费用进行分类,有利于确定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和正确评价其经营绩效。有句话叫做“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实际上也暗含了这种可控与不可控的区分。一个责任主体应该在可改变的范围内对费用的发生进行干预,而对于不能改变的,就不要花费太多心思和精力去设计策略。
费用的分类还有很多形式,在各种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形下,会发生形形色色的费用,但在会计上最常见的划分就是对象化的费用和期间化的费用,这种划分方式在会计报表上有着直接的体现。
二、费用发生了么
某项经济利益流出符合费用的定义,和这项流出能否作为费用入账是两回事。符合费用概念的经济利益流出,只是说明可以划入费用这个会计要素,但能不能入账则是会计确认的问题,它要解决的是符合费用概念的经济利益流出在哪个时间和标准下进行确认。例如,按照费用的定义来判断,办公房屋装修支出应该属于费用,如果只是简单粉刷,这个支出可以马上确认为费用,但如果这项装修工程较大,花费较多,则应该在一定年限内进行摊销,不能马上全部确认为当期费用。
费用确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单位在特定期间内的盈亏情况,对利润表有着立竿见影的影响,因此,费用确认也是很多企业大做文章的地方。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至少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通过猎头引入一名高级员工,约定年薪100万元,这100万元能否在员工入职时确认为费用呢?答案是不能。员工入职时双方只是签订了合同,员工并未提供服务,企业也不负有向其支付100万元的义务,不符合费用确认的第一个条件。到了年底,由于该员工表现良好,老板当众承诺给其发一笔可观的年终奖。假设老板一言九鼎,言而有信,那么该项年终奖支出很可能会发生,并且会带来企业资金这项资产的减少,但是,由于老板没有说明具体金额,不能可靠计量,这笔年终奖就不能确认为费用。
费用的实质是资产的耗费,但并不是所有的资产耗费都是费用。由于发生费用的目的是取得收入,那么费用的确认就应当与收入确认相联系。因此,确认费用应遵循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如果某项支出的效益延续几个会计年度,该项支出应予以资本化,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如果某项支出仅对当年产生影响,则应在当年确认为费用。
这一原则对费用的确认给定了一个时间上的界限,一笔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还是分为几年计入各期费用,对损益的影响明显是不同的。一笔300万的办公室装修支出全部计入装修发生当年,可能让一家盈利状况不太好的企业直接陷入亏损,而如果按照租期5年进行分摊,每年计入费用60万元,则可能会让该企业实现盈利。正确地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保证了正确地计量资产的价值和正确地计算各期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损益。
2、权责发生制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只是为费用的确认作出时间上的大致区分,而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定了具体在什么时点上确认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
如果约定,企业300万元的装修费用在一年质保期过后支付,在按5年分摊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下,即使没有发生支付,第一年仍然要确认60万费用。如果企业在年底预付了100万元装修费,但是并没有动工,虽然款项已经部分支付,但当年不能确认任何费用。
3、配比原则
为产生当期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应当确认为该期的费用。配比原则的基本含义在于,当收入已经实现时,某些资产(如原材料)已被消耗或已被出售(如产成品),某些劳务已经提供(如家政业务),已被耗用的这些资产和劳务的成本,应当在确认有关收入的期间予以确认。如果收入要到未来期间实现,相应的费用也应递延分配于未来的实际受益期间。费用的确认,要根据费用与收入的相关程度,确定哪些资产耗费或负债的增加应从本期收入中扣减。
企业的收入造假经常也伴随着费用造假。费用造假的手法无非是根据需要在应该确认为费用的时候不确认为费用,或者在不该确认为费用的时候又故意确认为费用。
三、肉包子打狗
费用的第一个特征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而日常活动的直接目的往往是产生收入。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这类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属于有投入没有回报,正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尽管“肉包子打狗”常用来描述损失发生的状况,不过,仅就“肉包子打狗”这个场景来看,却不一定必然对应着损失。“肉包子打狗”在财务上如何看待,要取决于更为具体的业务背景。
一个狗养殖场的饲养员用肉包子打狗,实际上是为狗提供了食物,有利于狗的生长,财务观点看来属于生产成本,将增加狗这个存货的价值,当把狗卖出去后,这部分价值随着狗的出售而形成费用;如果这只狗不是准备售卖,而是养殖场用于看家护院,那么这只狗不会通过售卖形成收入,肉包子这项支出无法对象化,只能看作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具体费用项目可能是诸如“管理费用—保卫费”之类;如果这只狗是幼小的种狗,那么打出去的肉包子将增加小种狗的价值,成为种狗这种长期资产的一部分,会让养殖场在较长时间内受益,并在未来若干年度内通过摊销进入费用;如果肉包子打的狗不是养殖场的,而是流浪过来的野狗,那么肉包子打出去不会给养殖场带来任何好处,就形成了损失。
打狗的肉包子这项经济利益流出可能形成长期资产、存货、费用、损失等多种情况。一个经济单位在发生经济利益流出时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就是这项支出到底对应着什么,是在构建一项长期资产,还是在形成一件短期存货,抑或是为了正常运转而发生的费用,或者是无法产生任何收入的损失。
传统说法中的“养儿防老”,是把养育儿子的支出看作了在构建一项长期资产,期待着儿子在未来给予的长期回报,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则强调了养育女儿的损失特征。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养儿防老”的观点已经大为弱化,子女生养被很多人看作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养育孩子是为了体验这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养育支出费用特征更为明显。
一项支出归于何种会计项目,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这项支出的意愿和持久程度。“超生游击队”为了生儿子可以到处颠沛流离,其必然是把儿子看作了长期资产,而丁克一族能顶住父母和亲朋的各种压力,坚持不生孩子,必然是把孩子看作了损失。
与此类似,生活中的任何一项支出,在财务视角下都有其特定的去向和归类。一个把房子支出看作构建资产的人会努力创造条件购买房产,以期获取长久和高额的回报,而把房子支出看作费用的人则对买房不会有太大兴趣,在他们眼中买房支出和租房支出是类似的,都是解决住的问题,都是居住费用而已。
资产视角下的支出让人们意愿强烈而痴迷,费用视角下的支出让人们愿意为之承受一定压力,而损失视角下的支出则让人避之不及。一项支出到底是构建了长期资产、形成了短期资产,还是一种必要费用,抑或是无谓损失?每一笔支出发生时人们都在潜意识里问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一旦做出,将决定这笔支出将以什么样的特征发生。
误判费用、损失为资产或者将资产看作费用、损失都会出现不利后果。“鹊巢鸠占”中的喜鹊误把杜鹃的蛋来孵化,并喂养破壳而出的小杜鹃,就属于把损失看作了资产,而过去十年只看到房子居住功能的人则是把资产看作了费用。
四、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英国的一句谚语,中文表达则更精炼,即覆水难收,是说已经发生的错误、产生的费用、改变不了的事实就随他去吧,不要为此懊悔不迭。财务上对“打翻的牛奶”、“覆水”有个专门的词语叫做“沉没成本”。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有段时间他喜欢上了羽毛球,为此决定买双专门的羽毛球鞋。到商场逛了一下午,眼看临近晚饭时间,再不买整个下午就白逛了,仓促之下买了一只鲜红的球鞋。当时感觉鲜红的鞋子比较有特色,也显得喜庆,而且宣传册上的模特也是这么穿的。朋友第一次穿着这双鞋去打羽毛球,就觉得在颜色不太适合自己,整个打球过程都为这事感到别扭。想到这双鞋价钱不菲,不穿可惜,后来又穿着这双鞋去打了几次球,可每次都觉得别人看自己鞋子的眼光有点异样,于是终于决定不再穿了。这件事里面,朋友在沉没成本上犯了两次错误:因为逛了一下午所以买了球鞋,因为花了大价钱所以强迫自己穿。“逛了一下午”、“花了大价钱”都属于沉没成本,在做新的决策时不应该再加以考虑。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决策无法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一种不相关成本。人们进行决策时,有一种常见错误就是混淆了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比如,有的人对东西特别爱惜,坏了的水果也舍不得扔掉,结果吃完后让身体生了毛病,还要花一笔看病的费用。买水果花的钱已经是沉没成本,跟吃不吃这个问题是不相关的,选择吃或者不吃只需要考虑相关成本(比如,吃坏了的水果会生病)就可以了。再如,一对恋人本来性情、三观均不合适,双方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由于已经恋爱几年了所以选择结婚,后来又因为婚姻生活的种种问题选择离婚。对于这对恋人来讲,过去的恋爱时间已经是沉没成本,属于不相关成本,在考虑是否结婚时不应作为重要因素。
不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没有关联的成本,不随决策的改变而改变。它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或者是虽未发生,但在各种替代方案下数额相同,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此在决策分析中可以不考虑。不相关成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沉没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缓成本、共同成本等。
不可避免成本是指通过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譬如约束性固定成本就属此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组织机构一旦确立,约束性固定成本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其发生的数额也不是企业的短期经营决策所能改变的。企业现有厂房等固定资产的年折旧费、孩子出生后的养育成本也属于不可避免成本。
不可延缓成本是相对于可延缓成本而言的,它是指即使财力有限也必须在计划期内发生的成本,否则就会影响大局。例如,旧厂房因暴雨冲击而发生大的裂痕,必须在计划期内大修,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这个大修费用就属于不可延缓成本。人得了急症,必须送医院救治,否则就有性命危险,这个医疗费用也属于不可延缓成本。
共同成本是指那些需由几种、几批或有关部门共同分担的成本。企业的管理人员工资、车间的照明费以及需由各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等都是。
而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它随着决策的改变而改变。相关成本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上文提到的变动成本就属此类,另外还有差量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延缓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等。
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另一个方案提供收益的机会,实行本方案时,失去所放弃方案的潜在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称为本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现实成本,不是一种支出和费用,而是在选择过程中失去的收益,是辩证的概念。当我们把钱用于买股票时,就放弃了买房子的收益;当我们选择做公务员时,就放弃了创业和做职业经理人的收益;当我们选择去某地旅游时,就放弃了去其他地方旅游的收益;当我们选择了某人做配偶时,就放弃了找到其他更为合适配偶的可能收益......每一项选择背后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要求我们在决策时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便为既定有限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些看似很有机会成本理念的行为却往往带来不利的结果。在婚恋问题上,有的朋友深知一旦和某人结婚就很难再有机会选择更加匹配的人,认为结婚的机会成本太大,寻寻觅觅之下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直到有一天成为了剩男剩女,在婚恋市场上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其实,这样的朋友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谁都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同样具有机会成本,那就是一次次错过可能合适的人。
重置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上购置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也可以称之为现时成本或现行成本,它带有现实估计的性质,与重置成本直接对应的概念是账面成本,即一项资产在账簿中所记录的成本。重置成本是一种更现实的成本。在房价上涨时期,我们常听到这类说法,“我这个房子100万买的,现在值150万,有点想卖掉,但是担心卖了就买不回来了。”这个100万买价是账面成本,能够再买一套类似房产的价格是重置成本。有时候人们劝一位闹分手的姑娘会说,“不要分,分了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小伙子了”。言外之意是说,这样的小伙子重置成本太高。
付现成本是指需要在将来或者最近期间支付现金的成本,是一种未来成本。付现成本是在某项决策需要付现但又要全面衡量该项决策在经济上是否真正有利时,应予认真考虑的,尤其是在资金紧张的时候更应慎重对待。在实际中,企业往往宁愿采纳总成本高而付现成本较低的方案,而不是采纳总成本较低而付现成本较高的方案。商家在对商品定价时,也会考虑对方的付现成本,针对不同的付款方式给予不同的价格政策。
可避免成本是指当方案或者决策变化时,这项成本可以避免或其数额会发生变化,酌量性固定成本就属于此类。例如,通过改变劳动组织的办法去代替原先增加人员的方案节省下来的人工支出,就是可避免成本。
可延缓成本是指已经选定、但可以延期实施而不会影响大局的某方案相关联的成本。例如,两人原定在2018年买房结婚,但看到房价上涨了太多,双方都同意先结婚再买房,这个买房成本就是可延缓成本。但如果双方认为必须先买房再结婚,而结婚又一定要在2018年,那么这个买房成本就是不可延缓成本。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某种、某批或某个部门的成本。例如,专门生产某种零件而专用的厂房、机器的折旧费,某种物资的保险费,为结婚买的戒指,为孩子报的培训班等。专属成本为专门对象而发生,自然属于相关成本。
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数,也叫差别成本或差额成本。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一般可通过差量成本的计算明显地反映出来。比如,某零件预期自制单位成本为48元,而外购单位价格为52元,后者与前者比较,有差量成本4元,自制优于外购。
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相关成本,将不相关成本纳入决策考虑范畴会带来错误结论和不利行为后果。明确区分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可以让决策者避免把精力耗费在收集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和资料上,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机械地进行分类。为了出行方便,家里考虑买一辆汽车,这时汽车的购买成本属于相关成本,是一种变动成本;汽车买了以后,在考虑要不要开出去的时候,购买成本就变成了沉没成本,属于不相关成本,但汽油费、维修费属于相关成本;在汽车开出去后,对车上坐的人来说,汽油费是一种联合成本,坐两个人或三个人汽油费几乎没有差别,如果路上遇到熟人想搭个便车,一般情况下也会欣然答应。
五、共享经济的财务原理
随着手机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在近年迅速火热起来。有人称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为“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就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2018年共享单车问题频发,尤其是OFO小黄车的押金难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共享单车整体一片颓势,似乎给共享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其他领域的共享经济仍在蓬勃发展,例如,共享汽车正逐渐成长为一支新秀,成为新的风口。
我国的共享汽车起源于2011年,开始只是提供类似于传统的汽车租赁服务,到2015年下半年,这种服务逐渐和移动互联网巧妙结合在了一起,服务主要通过手机终端来完成。目前,共享汽车企业有些已经初具规模,比如GoFun、神州iCAR、EVCARD等。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和资本的力量,共享经济仍具发展潜力。《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比上年增长47.2%,预计未来5年内仍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除现有领域外,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是共享经济未来发展的“处女地”。
共享经济近几年才进入人们眼帘,主要是新技术的发展使这种商业模式具备了现实可能,其背后的核心财务原理却是一直存在,只不过借助技术发展的春风梨花盛开而已。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共享”,对于客户来讲,他们共享了一件物品,比如自行车、电动车、汽车、充电宝、健身器材、唱歌机等,对于商家来讲,购置这些物品需要投入一笔资金,并随着时间产生折旧,在商家眼里共享经济是让客户共享了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例如,人员固定工资、财产保险等。对于共享汽车企业来讲,他们的一项主要固定成本就是汽车的折旧费用。这部分费用一旦发生,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发生变化。投入一辆汽车后,这辆汽车的年折旧费基本就确定了,无论一人使用还是千人使用,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使用频次和里程越高,企业得到的收入越多,收益也会越大。所有已经出现的共享经济行业都是在利用固定成本的这一特征。基于这一特征,也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即业务量的变动是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比如,一个城市投入了既定数量的共享汽车,在这些汽车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折旧费用是不变的,然而,如果共享汽车用户增多,原有汽车已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决定投入更多车辆,这时候折旧费也会发生变动。我们把能够使固定成本保持稳定的特定的业务量范围,称为“相关范围”。另外,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按照实际磨损程度来看,不同行驶里程和使用人员下的汽车磨损程度肯定不完全一样。
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成本总额而言的。比如,投入一辆共享汽车,按10年摊销,那么在会计上其年度折旧总额是确定的,但如果从单位服务来看,服务量越大,单位服务分摊的固定成本越小。如果共享汽车全年只用了一次,那么年度折旧将全部计入这次服务上面,无疑将是亏损的。如果全年用了一千次,每次使用时间相同,那么年度折旧额就会平均计入这一千次服务,单次服务分摊的固定费用就会大幅降低,单次服务的收益就会增加。
共享汽车,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名字叫“分时租赁”,其实就是按时间计费的汽车租赁。共享汽车与传统汽车租赁的区别仅在于实现形式不同。共享汽车是用户自助在线上完成,而传统汽车租赁则是在线下完成,但是,其背后的财务原理却是完全一样的。由汽车租赁推广开来,我们会发现所有租赁行业的商家都是在利用同样的财务原理,比如住房租赁、礼服租赁、建筑扣件租赁、飞机租赁等等。甚至可以说,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的稳定性特征催生了整个租赁行业。
再由租赁行业推广开来,我们又发现,几乎所有行业、所有经济单位为了实现更多收益,都会对固定成本的相对稳定性加以利用:工厂在产品市场允许的情况下,会增加生产设备的运转时间;出租车运营者为了让车辆充分使用会安排司机倒班;餐饮企业通过增加翻台次数来降低单位服务成本;培训企业希望在固定的教学场所内完成更多的教学课时;电信公司在设备已经投入的情况下通过送手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客户;鱼塘挖好后希望更多人来钓鱼......随着业务量的增大,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逐渐减少,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则会增加。
进一步我们还会发现,很多社会公益性的产品、服务以及个体的利他行为都与固定成本的相对稳定特征有关。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能否发生足够的业务量。一条公路如果只有小规模人车使用,那么这条公路大概率不会修建。个体的利他行为很多都是建立在“于己无害,于人有利”的基础上,“于己无害”是指实施利他行为不额外增加或者增加很少自己的成本,在固定成本已然产生的情况下,顺便帮别人一把通常是于己无害的,“举手之劳”、“搭便车”都隐含了这样的意思。
有些成本则是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正比例变动,比如生产手机的屏幕、计件工资、销售提成等。这类成本直接受产量的影响,两者保持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稳定,这个比例系数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单位成本的稳定性也是有条件的,即业务量的变动是在特定的相关范围内,比如,某产品的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一般是不变的,但当产量超出机器负荷,可能会造成废品增加,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就会增大。
变动成本可能是由技术或设计关系所决定的,比如,一辆汽车搭配四个轮子,这种成本是技术性变动成本,或者约束性变动成本。有些单位变动成本则是由经理人员决定的,比如销售产品的佣金,这类成本称为酌量性变动成本。有些地方的彩礼就是一种约束性变动成本,这是由当地风俗所“设计”的,假如一份彩礼为10万元,那么两个儿子结婚就需要彩礼20万元。请客吃自助餐是一种酌量性变动成本,因为自助餐厅的档次可以由主人自行决定。
也有一些成本既不是固定成本,也不是变动成本,它随着业务量增长而增加,但又与业务量不呈正比例关系,这类成本称之为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综合体,兼有固定和变动的成分。对混合成本的管理和利用应注意观察其固定和变动的特征,以采取有利的策略。
六、5千与6千大有不同
费用管理是企业关注的重要事项之一,但费用并不能无限压缩,否则将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费用控制的极限是维持其基本运营的支出水平,低于这个水平,企业将难以为继,高于这个水平,则尚存削减的空间。当然,有些企业在效益较好的情况下,也会有意让费用支出相对松弛,将其视作员工激励的一种手段。
家庭的费用支出也有着类似特征。网上常见到这样的文章—《月薪×万,我活的像条狗》,但也有另外一类文章——《我和老公都是工薪族,已经买了三套房》。月薪数万的人可以生活得一副落魄,而收入并不那么高的人却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正常的生活费用到底多少才合适呢?
对于个人来讲,生活费用的最低标准就是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所谓劳动力再生产,是指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恢复和更新,它包括劳动者自身劳动能力的维持和恢复、劳动技能的积累和传授,以及新的劳动力的繁衍、培育和补充。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工人得到的工资就是资本家按照能够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支付的。如果生活费用达不到这个水平,就会带来营养不良、健康恶化、劳动技能退化、新劳动力无法补充等问题。有时候我们问一个人收入情况如何,他可能会谦虚地说“能让生活打得走”,这个“打得走”,即是说能够满足日常开支,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假设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费用是每月5000元,那么月薪5000元的人就会是月光一族,而月薪6000元的人,如果按照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进行开支,则每月会有1000元的结余。有了这1000元,就可以用来做其他有着更长期影响的事情,比如学习、投资理财等,而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再生产,从而提高未来获取更多收益的可能。可以预见,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在没有其他外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月薪5000元的人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日子,月薪6000元的人则有着改善的希望。是否能够对未来有所期待,这就是两个人的本质区别。
很多家庭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贫穷,并看似形成了代际遗传,其实跟他们获取的收入始终停留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一位著名的媒体评论人曾在脱口秀节目讲到:“‘穷人思维’的说法特别过分,过分在哪儿呢?人穷本身资源就少,他的眼界就窄,这几乎是一定的,它不是你嘲笑他的理由,‘穷人思维’有很大程度上是瞧不起穷人。你想,你给穷人一对兔子让他养,他得买饲料吧!他饲料钱从哪儿来?他得搭个兔子圈吧!这兔子圈怎么搭?他什么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这兔子在手怎么办?他只能把它吃掉,那还能怎么办?所以,‘穷人思维’它好多东西不是思维的问题,而是确确实实他没有办法。”
当一个家庭的收入长期维持在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上,如果这个家庭不想方设法去实现一些突破,或者通过压缩开支来形成结余,并投入到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事情上,这样的家庭就看不到财富改善的希望。
话说有一个穷人,天天抱怨上天不公,为什么我干活最多、最累,却只能得到一点,而富人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却拥有的比我还多。后来穷人就拉着富人来到了上帝面前,质问上帝,为什么富人整天不用干活,拥有的东西比我多,吃的住的比我好,开豪车,住豪宅,享美食美色,为什么我天天辛苦干活,却只能住最差的房子,我不服,我要求把他们的东西平均分配!
上帝说,那好,现在我就把你们变成一样的穷人,看看最后的结果。
上帝把富人也变得和穷人一样,分给他们每人一座矿山,并对他们说,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看你们谁挖的矿多,赚的钱多。穷人和富人都答应了。这时穷人很高兴,心想我天天干体力活,身体结实,肯定我挖得更快更多。
第一天,穷人很卖力地挖矿,并拿到集市去卖掉,赚了一些钱,晚上买了很多美食回去跟家人一起享用。而富人第一天干苦力活,总是干一会儿停一会儿,一天下来累得半死,矿没挖多少,也没卖几个钱。到了晚上,富人买了几个馒头填饱肚子,把剩下的钱拿去请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来帮他挖矿。
穷人每天都自己拼命挖,而富人把每天赚来的钱都留出一些用来请更多的人。一个月过后,穷人的那座山,只挖了一点点,而富人却已经把他的那座山挖完了,赚了很多钱,家人的生活也早已做了改善。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看那位媒体评论人对“穷人思维”这个说法的批判,似乎就不那么有道理了。主要是他把生活费用看成了刚性,忽视了其弹性。当把一对兔子交给穷人的时候,他不一定要买饲料,找点野草喂它也是可以的;他不一定要盖标准的兔子圈,捡点废弃木板随便给兔子搭个窝,能遮风挡雨也是行的。就像故事中的穷人和富人,每顿饭不一定都非要四菜一汤,短时间内只吃馒头稀饭也是能生存的。当然,当一个人能够支配的钱财低到极点的时候,再让他每月留出一部分结余做长期资产构建可能确实有些苛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具备对费用开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配置的可能,能够为自己创造投资长期资产的条件,不然,有些拾荒老人能够多年坚持捐款行善是怎么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