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美国经济奇迹是表面现象,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只不过是媒体炒作的结果。事实正好是奇迹的反面,从今天看来就是无法阻挡地走向灾难。
美国经济既没有特别的增长,也没有高盈利,既没有生产力增长,也没有公共财政的好转。那不是经济奇迹,而是假消息,从方式上看与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相似。20世纪前20年是“新时代”,最后20年又是“新经济”。懒得动笔的记者们可以把《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上当年的头条新闻直接拿来用。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每个较长的时段做比较,根本没有比以前阶段更为强大。20世纪90年代所表现出的增长率不仅仅是美国,其他地方也一样。
即使那些不算特别突出的数据,要是搞清事实的话,也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正。如果真的有人去做,那么将会得到这样的结论,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实际上差不多是零增长,其中也由于受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投资疲软的影响。
出现增长的只有在两个领域,一个增长领域是金融领域,但以一种早期就可以看出不可持续的方式增长。这些增长还造成了资源投放的严重错误,又导致今天不得不要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大量重组,而且还远远没有结束。
另一个增长领域是计算机行业以及相关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一方面是这个领域的产值还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也远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重要;另一方面这个增长率是通过所谓的享乐价格指数[1]严重夸大了的,在有的年份里甚至最大达到20倍的泡沫。
世界上没有另一个国家是采用这种统计方式的。结果是,美国统计出来的是美化了的数字,而其他国家拿出来的是实际数字,两种数据没有可比性。目前有关当局在开始把数据向下修正,对此自然已经没有人去关注了。
采用享乐价格指数虽然得到了好看的统计结果,但却是一种糟糕的经济思维。由于计算机行业的价格持续下跌,而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提高,有人认为把这些产品像通行的做法那样把销售价格作为产值来计算,那么这个行业的贡献没有得到正确反映。有人认为,必须把数据再加上一个表达技术贡献的系数向上修正。结果就是:美国产业界1995~2000年对计算机行业的投资上升了230亿美元,达到了870亿美元。再通过享乐价格指数的花招,又把230亿美元的数据扩大到了2400亿美元。当然这仅仅是统计学上的数字,实际并没有因此多增添1美元。
假如德国也这么计算,那么最近10年里对信息行业的投资就不是像公布的每年增长6%,而是了不起的27.5%了。这样德国就一下子从信息行业的发展中国家一举成为超级高科技领袖了,这样就没有人会认为,德国在技术上排在美国之后了。
还有一个导致虚假的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的统计效果是这么来的,美国人决定计算机软件不再作为经营消耗来处理,而是看作资本和投资。这样在1995~2000年间在统计上就得到了1100亿美元的增长。在德国没有人会想到这种奇怪的主意。
若扣除上述统计人为达到的效果,那么正如前面讲的,实际的经济增长率是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拿德国和美国来做比较,所以德国要比人们在讨论中认为的要好得多,在一些重要方面明显领先于美国。
除了计算机制造业这样的小规模产业以外,美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生产力增长的奇迹。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教授罗伯特·戈登是少数几位看清了公布出来的生产力数据的分析家之一。他几年来指出,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数字上的证据支持所谓生产力总体上升的说法。误认为的生产力进步是由于采用的享乐价格指数后把国内生产总值抬得太高。
美国经济不仅没有出现值得重视的增长,统计出来的投资高潮假象发挥了抬升股市的作用,掩盖了相反的真相,即惊人的投资疲软。净商业固定投资达到了战后的最低水平。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利润下降,这种现象在2001年就在美国显现出来了,但开始得还要更早。
所公布出来的看似美妙的美国经济增长状况主要应当归功于财会部门的创造性工作,资产负债表的美化以及虚假信息的艺术加工,但绝对不是真实的经济成就。这种结果的产生第一是通过值得质疑的股票期权不计账,另外从收入方面则又记入与此相关的税收优惠;第二是软件开支计入资产又不算折旧;第三是通过股票期权方式人为降低的工资成本;第四是通过大大提高超出实际的企业商业价值,有的直接算作毫无意义的商业价值的出售价格,但表现的是完全非生产性的虚假资产;第五是通过金融市场的操纵,包括股票回购计划。
目前看到许多企业的盈利超出了正常的程度,被“加工到”超出了合法盈利的界限了,有的包括通过对租赁业务明显的财务加工。除了其他花招以外,还有如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公司2001年向公众公布盈利180亿美元,而同样这些公司在美国证监会(SEC)的报道中却亏损820亿美元。全世界都相信媒体报道的数据,美国证监会文件则没人去看。
由于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以达到表面美化每股利润要付出真正的现金,公司为了达到自己造成的股市期望值,只能贷款。美国企业负债目前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156%的历史最高,比10年以前几乎高了50%。
美国股市的繁荣不像世界媒体所宣传的那样靠真正的价值创造来支撑,而是像每次大规模的牛市一样靠贪婪和负债来托起,而这次又是那些联合了华尔街金融业的企业加上一批学业未精的经济学家队伍(实际上是部分华尔街的销售人员),在学术自由的外衣下对公众进行的全面误导。
那种所谓的新模式并不像人们所宣称的那样使经济变得更透明,而正好相反。在一味追求更高股指这种自我造成的压力下,一再公布新的所谓“备考盈利指数”,其目的只是在漏洞百出的理由下消除开支项目。
这一切现象不仅被顺从的会计师、腐败的分析师和股市大师们掩盖住了,而且还在那些大胆的创意下得到发展。目前谁都知道,这些都成了检察院和证监会的调查对象,就连总统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了,因为这里潜藏着民众的愤怒将带来政治上的危险。
对股市盲目乐观的结果是美国人把储蓄的钱和两代人的养老金储备纷纷“投资”到了充满风险的证券市场,光是2001年就失去了50000亿美元,整整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这很有可能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早在1997年这本书的第1版时就在谈到“有效的企业监事会”99中指出,因为当时就知道,资本主义的真正敌人不是自己公开宣布的已知的对手,而是叫得最响的支持者。
除了企业的债务以外,美国经济奇迹的另一个现象是所有其他经济领域也有巨额的债务,尤其是消费者的债务。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民储蓄率还在8%,到了20世纪末则到了0以下。
还有那个被引以为豪的财政预算奇迹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美国的公共债务依然在上升,今天已经超过了历史的最高点。1998年来一直让全世界仰慕的美国联邦预算盈余也就像企业的盈利一样是财务部门的花招,根本不是真正的成绩。自1998年以来,根本没有如被公布出来的7100亿美元盈余,实际上却积累了16440亿美元的赤字,总的误差达到了23650亿美元。这里还根本没有算上各州和地方的债务,以及外贸赤字。
2001年的国民收入上升了1780亿美元,债务却增加了2万亿美元,其中非金融领域1.1万亿美元,债务上升比国民生产总值快了10倍。
美国过高的信贷增长流入到3个不产生国民总收入、不产生生产性投资的领域:商品进口,靠企业并购和收购实现没有效益的企业扩张战略,还有金融投机。
最近5年的大多数美国经济数据或者是错的,或者就是被误解的,又得到媒体的有效宣传。公众的行为被引向错误的方向,结果又导致了资金的错误投放。当经济会永远向上增长的幻想破灭以后,金融市场上出现的第一轮灾难需要克服,这时需要的大幅调整就要耗费时间和资源了。
因此没有理由要把美国作为标准来衡量德国经济的弱点。有事实值得注意,有人钦佩和美化美国经济,即使有经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拿美国的经济奇迹来比较,以尽可能清楚地看到德国的糟糕情况。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些危险现象,有人多么幼稚地去仿效美国的企业管理、美国的教育、美国企业的管理理念,还有听从美国顾问的建议,认为这就是经济奇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