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刮起的一股正面的、言过其实的评论风,针对的是美国经济巨大的盈利能力。如果对数据进行仔细分析,那么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非金融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盈利增长率很可怜,前几十年的盈利增长率要明显高得多,这在完全公开的数据中就能看出(见图A-5)。
如果仔细看看盈利的来源,那么事情就有意思了,这里显示出用来报道美国经济的放肆和幼稚程度。它们的盈利基本上依靠的是特殊影响和财务部门的创造性工作,并非依靠真正的经营业绩,真正的经营业绩背后还应在生产力话题上反映出来。
图 A-5
资料来源:The Bank Credit Analyst,November 2000.
把盈利尽可能打扮得好看,并把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诱惑也许从来没有像最近几十年里这么大。很清楚,画出一张尽可能好看的统计图,对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们都有着切身的利益。事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收入,关系到提拔的机会,关系到团体中的威望和名誉。这些利益也与金融行业的利益相一致,还与大部分媒体的利益也相一致,例如CNBC(全美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和N-TV(德国商业电视台)这些电视台,以及《商业周刊》《财富》《经济周刊》等杂志。
只要用数字的表现可以使股票指数上升,那么这也符合股民的利益,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真相难免要在某个时候大白于天下。
股票期权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支付企业经理和员工们的报酬,特别是在那些所谓的“新经济企业”里,用这种做法来表明盈利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样一来就把人员开支降到很低,盈利就提高了。只要股市在上升,那么这一招还有用,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期权上的获利来补偿不满意的工资,他们感到自己是盈利者,人人都成了企业家,资本主义让大家发财,而他们也是得到这种承诺的。如果股市不再上升,反而下降了,那么员工们就成了受害者,时间一长就不干了,或者就要求支付更多的报酬。要么全体走人,要么盈利消失。亚马逊公司员工的罢工威胁可不是让我们听着玩的。
另一种做法是回购自己的股票。市场和金融分析师主要关注股票的每股收益,回购了自家的股票就减少了流通股的数量,这样就在计算上提高了每股收益。IBM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之一,这家公司在1995年回购了500万股自己的股票,1996年又回购了整整600万股,这样就让股指在1996年上升了30%,这一年的流通资本为220亿美元,比1990年减少了40%。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无非是利用一种杠杆效果,让每股效益看起来更好一点。
第三种做法是大多数企业通过股市交易获得财政收入。财务经理们都知道,通过一定时间的股票交易可以比真正的营业更加轻松地获得利润。因此《华尔街日报》也在前段时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英特尔和微软公司通过对自己公司的期权交易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当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