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里勒相关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他总是从引导和控制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他向我们展示了控制论体系的引导和调控机制,其核心在于抓住了各要素控制与预先控制的关系,这对于保证企业的生存能力以及企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一开始,格莱里勒就明确表示,他的研究着重针对的是如何让企业健康发展,以及企业的生存能力。出于理论的要求,另外也基于他本人在大型工业企业的多年从业经验,格莱里勒同时也指出,只有利润和增长是不够的。他清楚地看到,企业未来遭受失败的可能性(比如企业可能会倒闭,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可能性也都会变成现实),恰恰萌芽于高利润和高增长之中。
和其他支持系统导向性及控制论管理的伟大学者斯塔福德·比尔、汉斯·乌尔里希还有弗雷德里克·威斯特一样,格莱里勒的理论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历史发展的脚步落后于他们的远见卓识,直到今天才迎来了真正大放异彩的时代。
企业战略能解决哪些问题
格莱里勒认为,企业战略指的是在所有行动开始之前,必须先彻底、系统地想清楚,为了能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取得成功,有哪些事情是从一开始就必须做的?根据格莱里勒的观点(德鲁克也是相同的看法),企业战略的时间界限是开放性的。德鲁克认为,战略并不是未来的决策,而就是未来本身,是今天的决策对未来的影响,还有那些人们无法做出的决策,因此企业战略时间范畴必须是开放的。假如有人把战略限定在未来10年内,那只能说明他还没有理解战略的本质。战略的本质在于创造未来,雕塑未来,而不是根据未来做出反应,因为未来完全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另外,虽然利润及其最大化,以及其他的财务数据对于战略的制定非常重要,但是战略并不以这些概念为目标。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概念也没有出现在战略的定义中。很显然,战略的目标并不在此。
为了能够正确评判格莱里勒提出的战略管理控制系统和其他战略管理方案的区别,找出其中包含的进步因素,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战略规划和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果弄不清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无法把精华和糟粕区分开来。
核心问题是,从战略上讲,以财务数据和资产负债表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必然产生系统性的错误。这种观点的影响范围甚广,意味着惯常理解企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都是需要质疑的。事实上,一个企业能盈利,远远不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健康的。可能恰恰相反,或许它正面临倒闭的危险。借助企业经济学手段,我们只能对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控制,而对于它的战略部分则无能为力。这也是以盈利为导向的管理活动无法达标的,也是无法及时发现企业衰退的主要原因,因此也无法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这种类型的管理将迫使人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沦落到危机管理的境地。从路特时代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到许多国家电信公司的崩溃,再到瑞士航空公司的没落,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已经足够多了。
从这种意义上说,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并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是在目标-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偏差现象并对其加以修正,其真实目的在于为预期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现实条件,防止出现预期之外的、危险的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发生。
无论体系怎样扩展,企业经济学的利润表(即以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核算为基础)意义上的目标-实际-分析都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的。原因很简单:当看到一定的行动信号后,我们才会采取纠正措施,而这个信号总是姗姗来迟。即使知道了这个原因,我们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确定基准,根据基准的真实内容(而不是想象和推测)允许其涵盖较长的时间范围。由此产生的主要影响在于为识别和引入确保企业生存安全乃至成功的机制与措施赢得时间。
这相当于越高级的生物体,其感官的功能越强大,从而能更好地辨认方向。从这种意义上讲,格莱里勒对于企业管理的贡献可以看作是进化性质的飞跃。企业战略不是狭义上的某个计划、提纲。我们当然不能把已知领域的计划应用到对未知领域的开发中。未知领域的开发有其特殊的规则和基准。按照格莱里勒的逻辑,这种规则应当是怎样的?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基准?这些都将借助下面马上要讨论的战略与绩效分析,进行详细说明和量化。战略是一种方向上的探索和尝试,是一种进化。在生物学上我们所说的进化战略,也同样适用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