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企业是否获得成功有六大关键要素。掌握并长期运用这六大要素,就能对企业运行情况形成全局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准确的,值得我们信赖。另外,这些衡量要素也正是管理者手中掌握的制胜法宝,它们构成了企业战略的核心因素。
有一个现象十分令人惊奇:虽然“平衡计分卡”这一概念既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它却迅速地为经济界所吸收。不可否认,在对抗股东价值中的简化主义时,“计时”能发挥积极作用。在平衡计分卡中,不仅股东价值一再受到质疑,其他补充的目标量也同样被建议重新考量。虽然这个建议不是新近才出现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就有了所谓“平衡的计时系统”,当时它是德国企业经济学理论的一项准则。真正的麻烦在于如何界定其具体内容所指。必须承认,人们需要的目标有很多,但是目标的内容是什么?开普勒和牛顿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说只找到了一小部分答案,而这仅有的一小部分质量也不高。质量更高的那部分出现在汉斯·乌尔里希和瓦格·克里格在1972年创建的圣加仑管理模式中。彼得·德鲁克相关理论的出发点也总是基于确定的目标内容。以下的论述正是以他的建议为基准的。
第一个关键要素是企业的市场地位,更确切地说,是企业在各自经营领域和行业的位置。遗憾的是,尚不存在一个能充分评判企业自身及其市场位置的指标。绝大多数时候用到的判断标准都是“市场份额”。但什么是市场份额呢?其划分依据是不同地域,不同目标群体,还是不同的销售渠道,产品的使用价值,抑或是直接顾客或最终消费者?我们是否知道可替代产品的市场份额?可替代产品的质量、顾客价值、认知度以及产品形象又是怎样的?每个企业都要认真想想,哪些因素能够完整、全面地描述自己的市场地位,然后创建相应的判断指标。把市场地位(而不是市场份额)视为一个整体加以完善,这才是企业战略的核心环节。这样一来,基本上就不会犯什么错误了。
第二个关键要素是创新。停止创新的企业将不可避免且无法逆转地跌入衰退的泥潭。创新的典型指标(但绝不是唯一指标)是上市时间、命中率、失误率以及新产品的销售份额。此外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也属于这个范畴,譬如持续更新系统、工作流程、方法、实践、结构和技术等。和市场地位相似的一点是,企业也必须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仔细考虑应该在哪些领域进行创新,创建相应的评判指标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实践中。创新力下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在其给企业造成实质性危害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就可以发现这个信号,一旦发现,就必须立即做出补救和改正,必须把持续创新作为企业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生产效率。这里至少需要三个评判指标:劳动生产率、资金、时间。当然,第四个评判标准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即知识生产率,虽然没有人能说清楚其真正的内涵所指。只有在价值创造范畴中,也就是在对每个员工(劳动生产率)每一单位时间(时间生产率)用每一单位投入的资金(资金生产率)创造的价值的考虑基础上,生产效率才是有说服力的。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持续发展壮大,但是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持续自我完善。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生产效率提高的极限。
第四个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这里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员工离开或入职(人员流动性)。如果优秀人才开始流失,或者企业无法招揽到这类人才,这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不论在任何层面上,优秀人才离职都应当被视为重大问题审慎对待。大多数情况下,离职时人们无须再有所保留,从而更加坦率,如果此时与他们交谈,那就给了我们一个了解他们真实想法和意愿的大好时机,这种谈话取得的结果是其他任何方式都达不到的。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任何财务报表、企业内部的数据和信息库里,哪怕是在万能的网络上,都是看不到的。
第五个关键要素是流动性。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企业长时间没有利润也能艰难度日,但缺少流动性则无法继续存活下去。建立在损害流动性基础上的利润增长是危险的,比如给予较长时间的支付期限以便获得更多利润就是这种情况。出现利润瓶颈时,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即及时放弃亏本的业务。但是碰到流动性瓶颈时,企业往往辨不清方向。这个时候应当放弃赚钱的业务,因为只有这些业务能在短时间内出售以便回笼资金,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
第六个关键要素是企业的盈利需要。这种需要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可以解释为利润,但是绝不能像财会行业那样把它简单地理解成财务数字。它更多的是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一个账单的最终数字。前面已经提到过,利润这种东西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以上六大关键要素用最简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了对下一章所要探讨的主题——正确的企业战略的表述。若要把这六个要素归结起来,我想有两点需要着重注意,即顾客价值和生产效率,它们构成了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对企业战略最简单的表述应当是顾客价值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这两个目标永远都不会出错。只要其他部分不犯原则性的重大错误,那么企业就能一直处于良性、健康的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