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管理:技艺之精髓 > 债务压力成为经济驱动力:是愿望还是必须

债务压力成为经济驱动力:是愿望还是必须



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无误地解读那些每天发生的经济事件呢?因为大部分解读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赶超和取代,剩下一部分则与其他专家的观点相对立。所以为了在成千上万矛盾的评论和建议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偶尔回想一下经济以及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事实,确实很有必要。

人们为什么工作?为什么要从事经济活动?为什么要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从事经济活动?这些问题正如大多人所想,已经是无人不知的废话了吗?

心理因素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把工作和经济活动当成一种人类追求和意愿的特定形式来解释的,即为了满足需求,这是常常听到的说法。作为消费者,人追求的是效用,或者说是达成愿望;作为企业家,人追求的是利润、增长,或两者兼具;作为员工,工作是因为有工作的动机和诉求;而作为管理者,因为自己责任支持和鼓励创新。如果以上成立,那么所谓的经济驱动力,显而易见全部都是心理因素。

上面的话听上去很可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流行的观点。但是事实情况真是如此吗?意志、愿望、追求这些主观因素真的能解释经济生活中的全部负荷和压力吗?如果真是如此,那人们又为什么要承担这些压力而不逃脱呢?有人会说是因为竞争的存在。然而这就是真相的全部吗?

被迫从事经济活动

有一个常常被轻视甚至无视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工作、从事经济活动,并非他们想要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这么做。也就是说,他们是处于强制之下,被迫为之的。

那么这种强制性从何而来呢?事实就是,人和企业身上都背负着不得不偿还的“债务”,这些债务的数额和时限都是既定的。说得简单一点:他们都有债要还。强制性源于之前缔结的债务契约,由于债务契约没有得到履行而造成了追索、抵押,最终导致破产。毕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从自由人变成农奴的那段历史,并没有过去多少年。

人们自愿缔结的那一部分债务关系当然也可以有意识地避免。比如,可以通过分期付款或是信用卡消费的方式推迟还款或推迟购买行为。债务关系一旦成立,就必然会毫无悬念地生成强制偿还义务,债务人就必须全权承担起偿还债务的责任。要知道,需要偿还的不只有本金,还有相应的利息。

非自愿承担的债务关系和强制性额外偿付义务

绝大部分债务契约都是非自愿缔结的。在所有生产和工作之前,都必须进行预先融资。总是先有生产,再有顾客;先工作,再付报酬。在找到顾客之前,必须先贷款,确保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同样的道理,今天使用信用卡买了东西,到月底发薪水之前,都要背负着这笔债务。信用卡和以前赊销账的作用相同,只不过要昂贵得多。就是这种预先融资导致了强制性债务关系的缔结,并且随之产生了附加成本,即利息。

与经济理论中的相关观点不同,人不只是买方和卖方、消费者和生产者、雇用者和被雇用者,他们同时还是债权人和债务人。无论债务人有怎样的意志、愿望、动机,他都必须生产出与债务等同的价值,而假如没有这层债务关系的压力,他或许根本无法表现出这样的工作效率;此外,他还不得不额外多生产一些价值,以便能偿还债务关系附带的利息。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绝对债务和相对债务都达到最大化的地方,很少有人提到造成经济上忙碌局面和经济压力的根本原因。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经济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心理动机、目标、愿望、计划等完全没有关系。

所有债务关系的总和加上其附带产生的利息,等于为了避免失败或破产而必须履行的最低偿付义务之和。这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也是忙碌、压力大、为生存担忧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是绩效、生产力和创新力量的源泉。这个原因不取决于心理因素,但是心理因素(如追求利益、贪婪等)当然也能起到强化或加剧的作用。

如果债务人不能生产出必要的价值,则债务必须被清算。如果债务人无力偿付,债权人就有了一笔无法得到偿付因而不得不注销的坏账。因此在偿付之前把债务人逼迫到仅够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做法,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经济增长是之前产生债务的必然结果。如果增长回落或者出现负增长,不仅会造成国民生产总值和收入的大幅缩水,更加严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后果在于——资产负债表中将会出现价值调整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把市场简单地看作供给和需求集中交汇的场所了,市场存在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身负债务的生产者试图在此收集到足够清偿债务的必要手段(即资金)。在金融体系牢不可破的幻象崩塌之时,人们对这一点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因此,问题不是出在人们过于膨胀的消费需求上。其实这种需求特别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可以减少到很低的程度,只要人们受到减少需求的压力。与此相比,人们不能回避的是之前欠下的债务。伴随这些债务而来的利息和在复利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且这种增加并不取决于债务人的经济生产能力。

在这一点上,不论企业以及企业中的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工作是否富有成效(或者至少他们想成为这样的企业或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为债务关系是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义务,与其捆绑出现的利息也是如此。

不完整的循环

生产企业的直接成本以经营支出的形式重新流回到市场之中,表面看来,生产企业似乎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购买力和需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之前已经说过,所有生产企业,或者扩展到所有的经济体,都必须预先筹集资金。预先筹集的这笔资金虽然可以在宏观经济循环中体现出来,但从来不会提前存在。因此,总的来说,经济总是负债的。

从这一点上看,有时会被用来解释经济交易的复式会计(企业经济学角度),可能造成一种危险的误导。虽然预先融资的成本、风险、利润都会被估算并且记入账簿,但是在需求循环中它们并不存在。这些部分虽然看似是确凿存在的经济事实,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会计上的想象而已,成本的出现始终是由预先负债造成的。所以,生产企业从来没有像某些经济理论所说的那样创造过需求,而且永远也不会。

正如之前提到过的那样,自愿或非自愿形成的债务关系以及伴随其出现的利息偿还义务才是经济活动的关键动力和压力来源。这种观点的基础就是所谓的“债务经济学”。债务经济学的最先提出者是加纳·汉索翰,之后汉索翰和同事奥托·施泰格以及后来的保罗·马丁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发展和延伸,从中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从上面的角度出发,“资金”是一种可以循环的负债,这一点适用于资金的所有表现形式。以纸币为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纸币实际就是各国央行发行的债券证书。因此,我们孜孜以求的经济动力并不产生于经济政策中,而是来源于强制或自愿缔结的债务关系和不可撤销且关乎生存的服务义务,即消除债务以及偿还利息的义务。

和许多经济理论所持论调相反,经济发展的原因、方向和动力,并不是更多利润、福利,这些未来才有可能出现的东西,而是存在于过去,确切地说存在于之前产生的债务关系上。

从这层意思上看,并不是银行体系创造了货币,货币真正的创造者是个人购买力。一开始,购买并不需要支付,因此也不需要货币,它只需要借贷。银行体系使借贷和债务循环变得更简单。此外再加上国家这个似乎十分值得信赖的债务人,很快就会出现信贷过剩和经济繁荣时期,但如果对已经产生的债务没有偿还意愿,或者不存在偿还可能性,繁荣就必然会走向通货紧缩和萧条,这是不可避免的。1990年以来的日本经济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那时日本的经济泡沫,其产生的原因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过剩现象。从1993年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过剩,因此美国也很有可能陷入与日本相似甚至更糟糕的经济困境中。

膨胀和萧条

货币经济的活力不仅蕴藏在膨胀中,而且也会出现在其对立面收缩和萧条本身固有的危险中。资产负债表中每一美元的债务,都是另外一张资产负债表中的债权,反之亦然。但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一项债务衍生出了多项其他债务,结果导致债权无法收回。比如由于无法取得利息而只能通过新债务融资,本质上就属于这种情况。由此就导致了复利效应的产生,与之密切相连的赤字也开始随之出现了。

如此一来,经济增长就不再来源于价值创造,而是来源于能反映无法收回债权的会计流程中。借助所谓的“证券化”,这种事实的真实一面被掩盖了。只剩下建立在“博傻理论”[1]基础上的价值调整风险。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人们将某些债务人群体(譬如住房抵押贷款人)的债权集中起来,将它们分成适宜的份额并以证券形式确认下来,然后在交易所中出售。通过这种方式,债务转化成了有价证券。汇率有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不变化,这时人们任凭供求关系发挥作用。一旦汇率上升,一切都进入了正常轨道。不论是因为获得了汇兑利润或红利,还是因为把风险转移给了别人,所有参与者都赚到了钱。汇兑利润只是一种体现在纸上的利润,将其变为现实的方法只能依靠出售,也就是说,把它卖给愿意花更高价钱购买它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傻瓜必须找到更傻的傻瓜,更傻的傻瓜再去找比他还傻的傻瓜的过程。只有这样,游戏才能继续下去。

直到有一天,这个过程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再也找不到“更傻的傻瓜”,再也不存在新的偿债能力。此时,为了能够清偿债务,整个经济都处于由之前缔结的债务关系所造成的筹措流动性的逼迫和压力之下。其造成的后果通常是实物资产开始缩水。在此之前,实物资产价格攀升的绝大部分原因要归结到前期借贷的杠杆效应上,只有相当有限的一部分是由经济效益和价值创造带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追加款项义务和后期担保义务将膨胀到惊人的地步,这是因为实物资产或股票、投资证书等有价证券都不足以偿付债务或用于抵押担保。因此,越来越多的债务成了死账,越来越多的债权不得不被注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难逃破产的命运。

届时人们会发现,经济中没有价值,只有价格。一个商品的价值等于下个人为了得到该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倘若这个人出的钱比商品原所有人支付的价格高,则该商品的“价值”上升;反之,则“价值”下降,商品的价值与用“估价方法”估算出的结果完全没有关系。20世纪90年代,这种估价方法深受青睐,它在确定谈判基础价格时的确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与真正的“价值”没有一点儿关系,因为真正的价值根本不存在。

货币主义者会非常吃惊地看到,随着越来越多债务无法清偿,如果央行的政策不变,那么即使大规模下调利息,货币量的增长率以及贷款需求仍然会下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随着债务逐渐被清偿,“货币灭失”进程也拉开了序幕,其表现方式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在通货膨胀中,被摧毁的是货币的购买力,而在通货紧缩中被摧毁的是流通中可供使用的货币总量。在这种时候,清偿能力成了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稀缺的东西。与通货膨胀中货币失去价值不同,在通货紧缩时,货币的价值反而增加了。但是人们手头可用的货币量越来越少,因为从现在起,货币量的基础,即之前的循环债务,必须被强制清偿。与此同时,由于可用于新负债抵押的实物资产价格的下降,因此生成新负债的余地越来越小。

因此,经济发展的动力着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目前通用的理论,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心理因素无法解释的冲击力(经济政策无法对其加以引导和管理)。现在无论是追求利润、贪婪与否、是否能满足人类需求,都无关紧要。人们的行为既没有动机可循,也无法解释清楚,驱使人们这么做的就是债务的强制性影响。国家在负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支持性的干预力度越小,这种冲击力和必然性也就越大,因为在此之前一切都还运转正常的时候,为了人为地制造或维持某个富裕水平,国家的贷款空间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1] 在资本市场中(如股票、期货市场),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的傻瓜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傻瓜。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其游戏规则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后一棒都有利可图,做多者有利润可赚,做空者减少损失,只有接到最后一棒者倒霉。——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