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
从技术层面讲,唐纳德·格雷厄姆并非官方的巴菲特CEO,他不为伯克希尔的全资子公司工作。格雷厄姆并非巴菲特的下属,但俩人关系密切,经常讨论重要的管理问题。
不论是从私交还是从公事来看,唐纳德·格雷厄姆与沃伦·巴菲特早就熟识,因此与格雷厄姆交流可以了解巴菲特对其运营CEO的影响是否与对上市公司总裁的影响存在不同。例如,巴菲特对全资子公司的影响是否与对部分所有权子公司CEO的影响存在差异?与部分所有权子公司的CEO相比,他是否对全资子公司的CEO投入了更多的时间?
《华盛顿邮报》的唐纳德·格雷厄姆的身份比较独特,既是伯克希尔的局外人,也是其局内人,他对伯克希尔的看法非常独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是巴菲特的信徒和巴菲特的CEO。尽管《华盛顿邮报》的员工退休基金多年来买入了大量的伯克希尔股票,但格雷厄姆本人并不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华 盛顿邮报》公司也持有价值2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
每天乘地铁到公司后,格雷厄姆会经过他外祖父尤金·梅耶(Eugene Meyer)和父亲菲利普·格雷厄姆(Philip Graham)的巨幅油画肖像,走到他那位于角落的宽敞办公室里。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唐纳德·格雷厄姆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令人惊讶的是,从生活状态来看,他是一个相当普通的人。他了解出版、电视和媒体,他了解巴菲特、伯克希尔及其全资子公司和所有相关方。显然,在他认识的所有人中,沃伦·巴菲特是他最喜爱的人之一。一提到巴菲特的名字,他的脸上就绽放出笑容。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管理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华盛顿邮报》不分割股票。这家媒体公司提请人们注意养老金信贷或费用对其损益表的影响,其管理层不关注短期盈余。《华盛顿邮报》很少对管理层分派股票期权。除了唐纳德·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其他沃伦核心圈子的人还有丹恩·柏克(Dan Burke)[首都传媒公司(Cap Cities/ABC)前CEO,伯克希尔重要的投资对象]、唐·基奥(Don Keough,可口可乐前总裁),唐纳德近来过世的母亲凯伊(Kay)和比尔·鲁安(Bill Ruane)[红杉基金(Sequoia Fund)经理人,伯克希尔的大股东,也是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这些人就好像巴菲特选出来的董事会成员一样。
唐纳德·格雷厄姆的公司反映了巴菲特买入并持有的投资风格。与对其他经营单位一样,伯克希尔从未出售过对《华盛顿邮报》的所有权。除了格雷厄姆家族外,伯克希尔是其最大的股东,也是最早的股东之一。与伯克希尔的许多运营公司一样,《华盛顿邮报》长期以来由巴菲特的信徒管理。
有人可能会说,《华盛顿邮报》公司的CEO兼董事长唐纳德·E. 格雷厄姆靠的是祖上蒙荫,毕竟他的外祖父尤金·梅耶20世纪早期在华尔街赚了大钱,并利用一些钱在1933年买下了《华盛顿邮报》,成功地带领这家报社度过了大萧条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那才华横溢却有情感障碍的父亲在1946—1963年间担任报纸的发行人,在他的带领下,《华盛顿邮报》不仅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报纸[这部分归因于他曾担任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和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的顾问 ],而且还为日后经营其他业务、实现多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母亲凯瑟琳·梅耶·格雷厄姆(Katharine Meyer Graham)在他的父亲自杀后接管了公司,她是《财富》 500强企业中担任董事长的第一位女性。她领导公司近30年,在此期间,该公司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媒体集团之一。但唐纳德·格雷厄姆并不这样看。父母和外祖父的成功从来不会让他有压力,他也不觉得他必须证明自己。如果说家族的历史对他有影响的话,他认为影响是它导致其他人降低了对他的预期。在他成为发行人十几年后,他说:“成为发行人之子的一大好处是,你不可能像别人设想的那么愚蠢。”
卓越的出身与家族经历
但不大可能有人认为唐纳德·格雷厄姆是愚蠢的。他于1945年出生在巴黎,是4个孩子中的老二。他是个早熟的孩子, 3岁就自学读书。后来进入华盛顿特区圣奥尔本斯学校(St. Albans School)学习,在校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他还是学校摔跤队和网球队的成员,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新闻,因此他花在体育运动上的时间慢慢减少,投入到校报《圣奥尔本斯新闻》(the St. Albans News )的时间慢慢增多。 1962年,格雷厄姆进入哈佛大学,此时他的兴趣才真正开花结果。 4年后毕业时,他当选为学校日报《哈佛深红报》(Harvard Crimson )的发行人。
他的母亲希望他毕业后进入《华盛顿邮报》,但他被军队征召并被派往了越南。虽然他的家庭关系很可能使他避免服兵役,但与他的同代人不同,格雷厄姆并不反对美国在他上大学期间卷入战争。因此,他认为,被征召后他有责任上前线,后来他才认为这次战争是个错误。他在第一骑兵师(1st Cavalry Division)担任了一年的信息专家, 1968年回到家中。回到华盛顿后,他仍然拒绝进入《华盛顿邮报》报社。他说他想先了解了解这座城市,因此他加入了哥伦比亚特区的警察部队。凯瑟琳·格雷厄姆当然对他的决定很不高兴。然而,当《华盛顿邮报》负责警察类新闻的记者阿尔弗雷德·刘易斯(Alfred Lewis)对她说:“老板,我们可以阻止他。外面太危险了。”但凯瑟琳说:“不,不,我们不能那样做。”两年后,格雷厄姆解释说,当时,“警察的工作似乎很具挑战性,也很神秘,而且人们急需警察”。通过警察学院的入学考试后,他在警局服务了大约一年半。然而,在他26岁时,他去了《华盛顿邮报》做记者。
1971年,唐纳德·格雷厄姆加入《华盛顿邮报》时,这家公司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它成立于1877年,创始人是从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怀特菲尔德(Whitefield)来到华盛顿的斯蒂尔森·哈钦斯(Stilson Hutchins)。公司成立后曾多次被易手。 20世纪20年代末,格雷厄姆的外祖父尤金·梅耶已在金融界和政府部门颇有名声了,但他想拥有一份报纸来扩大他的影响力,因此想买下这份报纸。尽管《华盛顿邮报》是当时华盛顿地区排名第五的报纸,但当他出价500万美元时,他被拒绝了。随后股市发生崩盘,报社开始亏损。到了1933年,报社破产,梅耶在拍卖会上以82.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它。
他的外孙回忆说:“一切从这里开始了。这显然是我们完成的最棒的交易。回顾公司的历史便知,尽管自那以后我们也完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收购,但它们都无法与这次相媲美。”谈到他的外祖父,格雷厄姆解释说:“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就进入了联邦政府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曾担任多项公职。而且他是当时认为担任公职的人不应该持有私人公司股票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所以他把全部净资产都买了政府债券。正因为如此,当大萧条来袭时,他是少数几个没有赔光老本的人之一,因此有能力买下这家报社。”但是,即便梅耶买下了报社,它仍然是亏损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报社每年的亏损额都超过了100万美元。尽管如此,他仍然下定决心促使这份报纸走向成功,而且他愿意投入资金来支持它,直到它成功为止。幸运的是,正如格雷厄姆所解释的那样:“他的方法确实是正确的。他认为,只要报纸办得好,发行量就会增加,广告就会随之而来。但他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他认为三四年内可实现收支平衡。”事实证明,报社的亏损经营还会持续21年的时间。
虽然报社的经营没有如梅耶预想的那样快速发生变化,但他的家庭却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是,他的女儿凯瑟琳与菲利普·格雷厄姆结婚了。 格雷厄姆于1915年出生于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 1939年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为最高法院法官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Felix Frankfurter)担任书记员,后打算返乡从政。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之前,他遇到了凯瑟琳·梅耶,俩人于1940年完婚。尤金·梅耶与其他见过菲利普·格雷厄姆的所有人一样,对女婿的印象非常深刻。 1946年,当哈利·S. 杜鲁门(Harry S. Truman)请他担任世界银行的首位行长时,他把公司交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打理。两年后,梅耶将公司5 000股的投票股份转让给了他的女儿和女婿。凯瑟琳获得1 500股,格雷厄姆获得3 500股。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即使《华盛顿邮报》继续亏损,格雷厄姆也说服了他的岳父继续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事实已经很清楚了: 报社要维持下去,就必须与该市的其他早报合并。 1954年,当唐纳德·格雷厄姆8岁时,他的父亲买下了发行规模更大、更盈利的《时代先驱报》(Times-Herald )。此次收购的价格为1 000万美元,它挽救了濒危的《华盛顿邮报》,并且使它在被梅耶收购21年后首次盈利。此次收购还有另一个意义,用尤金·梅耶的话说就是:“这可以让唐尼安心拥有这家报社了。”但当时的唐纳德对此并无特别的兴趣。正如他多年后对《华盛顿人》(Washingtonian )的记者所说的,他对此次收购能记住的情节是,他的父亲当天中午很不寻常地回家了,并向他展示了《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刊发的漫画。年轻的格雷厄姆回忆说:“现在来看挺有意思的。”
收购《时代先驱报》只是格雷厄姆说服其岳父做出的许多有远见的举动之一。在他的提示下,尤金·梅耶同意收购华盛顿特区和佛罗里达州排名第一的电视台,而且在1961年完成了《华盛顿邮报》公司最重要的交易,买下《新闻周刊》。虽然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但菲利普·格雷厄姆的精神却每况愈下。1963年,在离开精神病诊所后的一个周末,他在弗吉尼亚州的家庭农场里自杀了。唐纳德·格雷厄姆当时18岁。
尤金·梅耶已经于1959年去世,所以当菲利普·格雷厄姆去世时,他的遗孀, 即唐纳德的母亲成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主要所有人。随后,她收到了许多优惠的报价,但她拒绝出售公司。即使没有任何经验,她也决定自己接手经营企业。 1963年,她成为公司的总裁。当唐纳德于8年后,即1971年加入公司时,她已经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一名精明的商人,而且她还担任了发行人之外的其他职务。同年,格雷厄姆夫人决定将公司以1 500万美元的价格上市。她仍然能够将公司的控制权保留在家族内部,因为公司在1947年就建立了两类股票,即拥有完整投票权的A类股票和具有有限投票权的B类股票。格雷厄姆夫人和她的4个孩子拥有所有的A类股票。
巴菲特的导师特质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1973年,发生了两起影响《华盛顿邮报》公司的重大事件。曾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的弗里茨·毕比(Fritz Beebe)去世了,因此凯瑟琳·格雷厄姆有了新头衔,也由此成为《财富》 500强企业中唯一的女性董事长。而且,沃伦·巴 菲特开始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事实上,巴菲特购买了该公司相当数量的股票,即大约12%的B类股,也就是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该公司价值1 060万美元的股票,是格雷厄姆家族之外的公司第二大股东。尽管格雷厄姆夫人曾在几年前见过巴菲特一次,但她已经记不清了。虽然B类股票的所有权并没有给巴菲特带来任何投票权,但他的股份如此多,格雷厄姆夫人对此感到非常紧张。
考虑到格雷厄姆夫人的担忧,巴菲特写信告诉她,自己曾是《华盛顿邮报》的报童,并向她保证,他无意接管公司。当格雷厄姆夫人把这封信展示给两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即拉扎德弗雷斯(Lazard Freres)的安德烈·梅耶(Andre Meyer)和芝加哥银行家罗伯特·阿伯德(Robert Abboud)时,他们建议她离巴菲特远一点。因为格雷厄姆夫人不太确信自己的想法,所以她比较信赖顾问的意见。然而这次,她忽略了他们的建议,而是写信给巴菲特,建议两人面谈。虽然在洛杉矶的会谈令人愉快,但巴菲特能够感受到格雷厄姆夫人的担忧,因此表示不会再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了。
尽管心存疑虑,但格雷厄姆夫人还是邀请巴菲特来东海岸的报社参观,巴菲特接受了她的邀请。不到一年,即在1974年秋,在首都传媒董事长汤姆·墨菲(Tom Murphy)的建议下,格雷厄姆夫人又邀请巴菲特加入《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巴菲特也接受了这一邀请,而且自此之后一直是其董事会成员,除了担任首都传媒(最后成为迪士尼 )大股东的那10年,因为联邦法律规定,同一人不得在同一城市的两家以上媒体公司担任董事会职务。几年后,谈及这次邀请时,唐纳德·格雷厄姆( 他与巴菲特同一年进入董事会 )告诉《纽约客》( New Yorker )的记者说:“聘请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为编辑是我母亲做出的最佳决策,让沃伦加入董事会也是不遑多让。”家族与巴菲特的联系显然对凯瑟琳·格雷厄姆、唐纳德·格雷厄姆和公司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对于格雷厄姆夫人来说,巴菲特不仅是一位亲密的朋友,也是一位导师。例如,巴菲特在去华盛顿时给她带来了年报,并对她逐行进行了解释。她越来越信任巴菲特,而且在回复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时习惯说:“这很有意思,我们问问沃伦的意见吧。”她的一些同事对巴菲特持谨慎态度,很担心她被操纵。她的看法是,巴菲特只是提供了建议和意见,从未告诉过她做什么,他非常乐于助人。她的儿子同意她对巴菲特的这一评价。事实上,唐纳德·格雷厄姆认为,巴菲特的意见和建议是他作为董事会成员做出的主要贡献之一。格雷厄姆在谈到他的母亲时说:“她在经营这家公司的时候,起初非常不自信,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即使有了沃伦的建议,她也是如此。但是,通过告诉她,她的判断是出色的,通过对她的支持,沃伦帮助她做出了今日的成就。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总裁,在她经营公司的28年里,公司的股价由6美元上涨至175美元,超过了当时99%的男性运营者。”
精彩的收购与回购建议
巴菲特也在其他方面影响了公司。唐纳德·格雷厄姆说:“如果沃伦这么多年来不是我们的董事和顾问,公司的表现会差得多。我们原本采用完全不同的收购策略,我不认为一切会运行得这么好。”格雷厄姆说,巴菲特自从成为董事会成员后,影响了他或他母亲(有时称她为凯伊 )的所有重大收购举措。他说:“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收购,我认为沃伦不会做。但是,在做出任何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的决策前,先是凯伊,然后是我,都会提前与巴菲特进行详细的评估。幸运的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他没有不赞成的”。格雷厄姆补充说:“但他确实影响了我们对评估的感觉。当他认为人们为报纸支付的价格过高时,他就会告诉凯伊,并会阻止我们继续收购,如果没有他,恐怕我们会继续下去。 他是正确的,事后那些支付了过高价格的公司都追悔莫及。”
巴菲特影响公司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敦促格雷厄姆回购公司股票。格雷厄姆说:“1976年,他让凯伊开始回购公司股票。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寻常的操作,没有公司这么做。幸运的是,凯伊听从了他的建议,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以每股不到25美元的价格回购了公司25%的股份。现在,这些股票的价值超过了500美元,总数是个天文数字。我们一直这么做,直到股票流通量由沃伦刚进入公司时的2 000万股减少至现在的940万股。我们虽然也做出过其他出色的投资,但对这部分资本的运用是我们做出的最出色的投资。”
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回购其股票的建议,使伯克希尔的投资从当时12%的所有权增加到目前的18.3%,而伯克希尔没有掏一分钱。伯克希尔在27年前投资的1 060万美元(每股6.14美元 )现已增加为10亿多美元,年回报率超过了18%。伯克希尔每年从《华盛顿邮报》公司获得900万美元的股利,这意味着一年就几乎可以收回当初的投资。
将全资收购与部分收购的汇报进行比较是有意义的。巴菲特于1977年以3 250万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布法罗新闻报》,这是比部分收购《华盛顿邮报》 更好的投资。伯克希尔为收购《华盛顿邮报》投入的资金是1 060万美元,每年的股利是900万美元,还有1800万美元的“透视盈余”(look through earnings), 2007年的总收益为2 700万美元。《布法罗新闻报》由于在短期发生亏损,巴菲特额外投入了4 450万美元,但第二年获得了5 200万美元的回报。更最重要的是, 《布法罗新闻报》给伯克希尔带来了超过7.5亿美元的累计税前收益,为其收购活动提供了资金。
如果说巴菲特对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华盛顿邮报》的影响堪称显著的话, 那么他对唐纳德·格雷厄姆的影响就称得上是深远了。格雷厄姆近来对《纽约客》的记者说,他初见巴菲特时,“问了他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并且“很快看出他是我此生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沃伦说话很清楚,从某种程度上说,他非常具有迷惑性。我们很多人都说自己受到了他的影响,但我们都知道他内心深处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这就好像说我的棋艺受到了加里·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的影响或者我的篮球技术受到了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的影响一样”。
为质量而非噱头花钱
事实上,巴菲特在很多方面都对格雷厄姆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格雷厄姆采用了巴菲特的这一理念:为质量而非噱头花钱。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例子包括,他禁止公司配车和《华盛顿邮报》的高管办公室铺设工业级别的地毯。结果,他像他的导师一样,因节俭而闻名。
其他人则认为,他这是站在所有者的立场上管理企业,就像他的导师一样,而且与众多的经理人不同,他从长期视角看待企业。他曾说:“我们真的不太考虑短期问题。我们不会关注季度业绩。”但是,他补充说:“我们不关注季度汇报,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盈利和企业的成功运营。董事会有非常严格的评估员,我们长期关注的是如何建立企业的价值,而这只能以净收入来衡量。”
毫不奇怪,当被问及心目中的英雄是谁时,唐纳德·格雷厄姆立即说:“就商业领域而言,没人能比得上沃伦。他周围10英里内的人都会这么说,包括不在他公司里工作的人,这实在是了不起。我知道有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像他,有许多优秀的商人,有许多优秀的投资者,还有其他我非常钦佩的人。但我不知道有谁能比得上沃伦。”为了解释他认为巴菲特与其他人如此不同的原因,他讲述了他的一位大学老同学的故事。“毕业后,这位同学成了《美国政治年鉴》(Almanac of American Politics )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政治统计学纲要,是一本杰出的参考书。令人惊讶的是,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这个人凭记忆写出来的。他记得国会议员或参议院所有人的名字,他不仅知道谁参与了1960年密苏里州的选举,他还知道每位候选人的实际得票数,而且不是百分数。当我问他是如何做到的时,他回答说,他只是用了一些脑细胞而已,而我平常是用这些脑细胞记华盛顿红皮队(Washington Redskins)替补右后卫的名字。沃伦也是如此,但他把这样的才能用在了商业上。”
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不是格雷厄姆称赞巴菲特的记忆,而是巴菲特称赞格雷厄姆的。正如芭芭拉·马图索(Barbara Matusow)在1992年的《华盛顿人》杂志上所解释的那样:人们很容易低估唐纳德·格雷厄姆,他如此谦虚低调,以至于当人们发现他实际上思维非常敏捷时都大感意外。有一次,几位《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一边等格雷厄姆来,一边在聊天,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打赌说,没有人知道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第一任副总统是谁,确实在座的没人知道。但沃伦·巴菲特下注5美元说唐纳德知道答案。果不其然,格雷厄姆来后说:“我当然知道,是汉尼拔·哈 姆林(Hannibal Hamlin)……”
巴菲特说:“唐非常聪明,记忆力更是超群。当我想引用年报中的内容时,我就会给他打电话询问。给他打电话要比我自己查阅更容易。”
巴菲特推崇唐纳德·格雷厄姆还有其他原因。《华盛顿邮报》公司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媒体组织,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净收入超过2.25亿美元。它也是一家多元化的公司,主营业务基本上可分为五类。就广播电视业来看,该公司在密歇根、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州拥有6家电视台。第二类业务是有线电视,总部设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凤凰城(Phoenix)的第一有限电视公司(Cable One)为18个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州的75万用户提供服务。第三个领域是杂志出版业务,除了《新闻周刊》的常规发行外,公司还发行了3本国际版杂志,一本青少年版杂志,一本双月旅游杂志,公司还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该公司的第四类业务由卡普兰公司(Kaplan, Inc.)运营,是领先的教育和职业服务 供应商。最后但也非常重要的业务是该公司的报纸发行业务。尽管这类业务中,《华盛顿邮报》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但该报纸还有在全国发行的特殊周刊版本,另外还有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其他几份报纸。
事实上,不论《华盛顿邮报》隶属于哪家公司,它都会成为该公司的明星。过去10年里,由于其他媒体的竞争,美国几乎所有的主要日报的发行量都在下降。例如,《洛杉矶时报》的日发行量下降了14.8%,《费城调查者报》下降了23.8%。但在此期间,《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仅下降了4%多一点。因此,尽管格雷厄姆将价格下调了25美分,该报仍然是非常盈利的。平心而论,这份报纸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一事实:它比绝大多数的晨报竞争对手要存活得长久。它的上一个竞争对手《星报》(the Star )已于1981年关门大吉了, 唯一剩下的晨报就是《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 )了,该报为文鲜明牧师(Reverend Sun N. Moon)的统一教(Unification Church)所有。但也许比发行稳定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华盛顿邮报》在市场中的渗透率。 2000年《华盛顿邮报》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工作日期间,华盛顿大都市区46%的家 庭阅读该报,周日这一比例为61%。《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 )也在规模类似的地区发行,但工作日的这一比例仅为 27%,周日为40%。即使是为更多读者服务的《纽约时报》(常被用作对比的参照 ),平日里市场渗透率仅为9%,周日为13%。
事实上,格雷厄姆认为这样的比较存在问题。他说:“人们老爱把我们跟《纽约时报》做对比,但从某些方面来看,这种比较是错误的。除了新闻报道外, 我们和《时报》没有竞争性。”正如他2000年对《纽约客》的记者解释的那样,“我们不是全国性的报纸,我们是地方性的报纸,我们的所在地恰好是美国的首都。我们的报纸内容既适合政府官员,也适合在政府部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正因如此,这份报纸对广告商极具吸引力。他对记者说:“《华盛顿邮报》是出色的商业媒体,如果它上面刊登了销售衬衫的广告,那么衬衫的销量就会大增。”为了维持甚至增加当地新闻的版面,《华盛顿邮报》在华盛顿地区设立了12个办事处,在全美设立了5个办事处,而且在海外设立了21个办事处。相比之下,《纽约时报》在范围更广的纽约地区只设立了10个办事处,在全国设立了11个,在海外设立了26个。
当然,管理这一切是艰巨的任务,但格雷厄姆早已证明了他应对挑战的能力。自1971年进入公司工作以来,他曾担任过《华盛顿邮报》和《商业周刊》的新闻和商业记者, 1976年被任命为该报纸的副总裁兼总经理。 1979年,他成为发行人, 1991年他接任其母成为首席执行官,时年45岁。据说当时沃伦·巴菲特对这项任命的评价是“再恰当不过了”,说这“一点都不意外”,而且还说“华尔街多年来一直预测唐纳德·格雷厄姆会成为公司总裁”。两年后,即1993年,格雷厄姆夫人成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唐纳德·格雷厄姆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由于原本与他分担公司经营职责的总裁艾伦·斯布恩(Alan Spoon)离职,他放弃了《华盛顿邮报》发行人的职务,集中精力管理整个公司的运营。他让报社的副总裁兼副发行人小鲍伊斯菲利特·琼斯(Boisfeuillet Jones)接替了他的发行人职务。
因此,格雷厄姆早已经习惯于行使权力了。也许是想与他的外祖父和他的父母有所区别,他的管理风格非常低调。如巴菲特一样,他放手让经理们自行决策,很少对员工直接发号施令。这种低调的风格甚至延伸到了报纸的编辑页面,人们通常认为报纸内容应该代表了发行人的立场。作为发行人,他的观点是公开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会与版面编辑的观点不同,此时他通常会说:“你自己决定吧。”然而,有一点他决不妥协,那就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以及维持低成本的经营,因为这样能维持《华盛顿邮报》公司的盈利水平。他坚持雇用和晋升女性和少数民族员工。事实上,员工发展是他最感兴趣的事项,他一直从内部提拔公司的经理人。
格雷厄姆已婚,已生儿育女。尽管是亿万富翁( 格雷厄姆身价为2亿美元 ),但他、妻子玛丽(Mary)和4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生活很节俭。格雷厄姆每天乘坐地铁上班,人们普遍认为他在办公室附近的折扣店买衣服( 但这不是事实 )。他去纽约的《新闻周刊》办公室时,喜欢乘火车而不是飞机。格雷厄姆很少从事工作以外的事情,他和妻子很少出去参加聚会,也很少出去旅行。
当我问格雷厄姆,如果他没有进入报业,可能会选择什么职业时。他回答说: “我真的不知道。我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棒球运动员,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想从事的职业。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特别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清楚自己是否会去《华盛顿邮报》工作。我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是 否进入家族企业犹豫不决,我当时就相当挣扎。但我在报纸环境里长大,而且我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如果我没有进入《华盛顿邮报》,我可能去别的报社 当记者,新闻行业就是这么有吸引力。当你在报社工作时,你不知道每天会碰到什么事 情,不知道人们会谈论什么事情。这真是令人兴奋。” 尽管他不再参与报社的日常运营,但他仍对报社网站Washingtonpost相当关注。他承认,就这一点来看,他与导师有所不同。格雷厄姆说:“你看看沃伦的业务就知道,他在投资时尽可能避免互联网的影响。他在过去5年投资的企业,比如乳品皇后、 公务飞机和珠宝公司,都是美国少数不受互联网影响的企业。”但格雷厄姆也意识到,报业并非如此。
事实上,他认为,“报业面临的长期问题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天的《华盛顿 邮报》是份好报纸,那是因为我们刊载的内容是人们真正愿意阅读的。它是一份高质量的报纸,人们觉得早上阅读它很重要。而且,在阅读它时,人们获得了衣食住行、工作等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华盛顿邮报》能促使商业交易发生。如果在网络上发布广告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吗?即人们是否会到打广告的赫西特公司(Hecht Company)去购买衬衫?我们还无法证明这一点。 所以这是报业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另一个是网络新闻采集的未来影响。如果有人知道它的答案,我希望他能告诉我。”
格雷厄姆不愿意等待答案,他正在努力建设《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为公司的未来布局。艾伦·斯布恩在离职之前就负责这项工作,而且1999年,他对《金融时报》的记者说,在线报纸Washingtonpost正成为全国版的《华盛顿邮报》。然而,正如《金融时报》指出的,“对于一份主要依赖当地零售业广告和分类广告的报纸而言,建立网站后也要把纸质报纸上的广告转移到网上,这一点至关重要”。即便如此,小鲍伊斯菲利特·琼斯强调:“网络上存在大量的机会,但大华盛顿区域永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请到运营网站的人时,我会打开一张华盛顿及其郊区的地图对他说:‘这是我们感兴趣的区域。’”
当被问及对《华盛顿邮报》的愿景时,格雷厄姆说:“我们不是一家以概念为导向的公司,但我的愿景是,我们将继续提供高质量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而且我们将比大多数竞争对手更重视内在价值的增长。” 关于一般报业的未来,格雷厄姆说:“报业的任何人都明白,行业存在竞争威胁,但我是个比较乐观的人。我认为过去5年内,报业已经显示出了惊人的竞争力,特别是考虑到我们面临的所有新竞争。所有的媒体业务都会受到技术的影响,它们都与乳品皇后公司不同。但我认为,我们经营的五大类业务以及网络的未来发展将非常令人关注。”
关于自己的未来生活,格雷厄姆说, 56岁时(写作本书时 ),他还没有退休计划。他说:“我的母亲一直在这里工作,直到84岁时去世。我们有正常的退休考虑,但我们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政策。”他不考虑退休,所以也没有考虑谁做他的接班人。他在1997年接受了前列腺癌的治疗,尽管治疗很成功,但也引发了家族企业继承人的问题。目前参与《华盛顿邮报》公司经营的家族下一代成员只有凯瑟琳·韦茅斯·斯卡利(Katharine Weymouth Scully)一人,她与凯瑟琳·格雷厄姆有相同的名字,且是后者孙子辈里的老大,她是拉利·格雷厄姆·韦茅斯(Lally Graham Weymouth)的女儿,唐纳德·格雷厄姆的外甥女。据说,家族内外的人都对她寄予厚望。她现年35岁(截至本书撰写时 ),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曾在报社的法律部门工作了两年,后被任命为《华盛顿邮报》网站和《商业周刊互动》(Newsweek Interactive )的助理律师和商业事务总监。斯卡利在面向未来的业务部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一事实可谓意义重大,但她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公开申明过她将接管家族企业。
当被问及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愿景时,唐纳德·格雷厄姆只是简单地说:“这完全取决于沃伦想要什么。”即便如此,他还是表示,他认为伯克希尔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家企业集团而不是保险公司,但他认为 “保险业在伯克希尔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他指出,“你已经看到了沃伦收购的业务,他显然非常愿意收购保险业以外的其他业务”。关于谁可能取代巴菲特成为伯克希 尔·哈撒韦公司的负责人,格雷厄姆说:“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做决定的该是沃伦。我认为他会尽全力安排妥当接班人事宜,我一点都不担心这一点。公司的价值就摆在那里。多年来经营它的人做出了独特而精明的判断,其中的一个必定就是对继任者的判断。我认为沃伦会选出非常出色的人。继任者上任后,公司会像沃伦在任时那样快速成长吗?不会。沃伦选择的人会使公司快速增长吗?是的。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值得担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排在许多问题的后面。”
唐纳德·格雷厄姆的商业信条:
监控成本,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让经理人做好自己的工作,除非绝对有必要,否则不要干涉他们。
发展员工,从内部提拔干部很重要。
增强员工的多样性,雇用和晋升妇女和少数民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