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比完美重要
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讲了一个故事。
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看如何?”
富和尚问:“你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
富和尚说:“去南海来回好几千里,路上艰难险阻无数。我几年前就准备去的,但我还没有准备好充足的物资,所以计划就一直搁浅着。而你就凭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还想去南海?”
可是第二年,穷和尚已经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是没有做好他的准备工作。
富和尚为什么反倒去不成南海呢?他只想考虑得周全一点,他有错吗?富和尚表示很委屈。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出现这种情况,好条件往往成了劣势,完美主义者有时反倒变成了落后者,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可能反而会成为制约我们前进的障碍。
因为觉得准备还不够充足,对心仪已久的工作,迟迟不去申请;因为觉得自己还不够帅气,对暗恋已久的女孩,始终没采取行动;因为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发酵已久的梦想,进度也一直停留在0%。
总想着万事俱备,十全十美,很多事不敢干,很多路不敢走,最终连第一步都没踏出,你的期待就死在了计划里,最终导致梦想的支离破碎。
这,就是拖延症的症结所在。
走在大学校园里,恐怕每10个人中就有5个自认为是拖延症患者,5个中4个都是完美主义者。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始着手写论文,希望用一个惊艳的开头吸引眼球,可无论怎么修改,瑕疵一直存在着,于是就不断地自我否定,等到截稿日期都快到了,还没有写出一个完美的开头,而文章主体仍然空空荡荡。
追求完美为什么反而成了弊端?
第一,执着于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往往会弱化我们的大局观。写论文时,我们过于关注于开头,却忘记了我们该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完整的内容,而不是用精致的局部喧宾夺主。没有大局观的完美主义,自然就成了吹毛求疵。
第二,我们的内在认知和外在环境每天都在飞速更迭,永远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完美计划。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前期的准备再充分,也会遇到很多不可控因素和未知事项。没有行动,就发现不了问题,也就无法形成可行的应对策略。
罗振宇曾说:“如果一个错误的认知,能点燃一个人的希望,让他开始行动,放长远来看,其实是一件莫大的幸运。”
一个不完美的计划与开始,并不意味着得不到完美的结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绝对完美的布局,只有随机应变的策略。勇敢实践与积极行动,远比想象中的完美计划重要得多。
小目标比大志向更可靠
我身边(包括我自己)许多人患有拖延症。我将拖延症初步分为以下三种程度,各位可酌情体察自身的拖延症:
拖延症初期:因为事情没完成产生挫败感,变得焦虑且慌乱。但工作还得完成,只好通宵怒赶。
拖延症中期:为了逃避焦虑感,采取分散注意力法,如暴食、玩游戏,从而暂时忘却烦恼。然而暂时的欢乐又将引发更多的拖延,如此不断恶性循环。
拖延症晚期:养成迷茫和不自信的人格,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甚至没有兴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喜怒没有动力,趋于“脱尘绝世”。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拖延症的起因都是没完成任务形成的实际影响和心理阴影,而症状的加深是多个没完成的复利式积累。
没完成的原因很多:缺乏意志力,效率低下,工作模式不合理等。没有在该开始的时间开始,没有达到该达到的效率,最终导致了没有在该完成的时间完成。一次任务的延时完成,很有可能干扰到下一项任务;多个任务没有及时完成,人的心里就可能产生挫败感,甚至加剧“病情”,使人失去斗志。
为了治疗拖延症,我们必须要先着手做一件事,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
拖延症从产生到治疗就是意志力摧毁与重建的过程。
如何重建?秘诀就是:每天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然后按计划做事,不拖延、不超时,不必过于照顾质量,只要顺利完成。
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定明确时间。
没有安排明确时间的计划就是空谈。否则,哪怕你一天给自己安排了八件事,但因为没有分配每件事的时长,很有可能到了深夜,第一件事还没做完。
在治疗拖延症初期,给每一项任务分配的时间,宁多勿少。完成任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形成一个积极的反馈机制——如果第一项任务按时完成了,那么第二项任务按时完成的概率也会提高。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给一项具体的任务安排固定的时间,以增强仪式感。例如每天晚上8点是固定的写作时间,在这之前,可以先放一首喜欢的音乐,让心灵归于平静;或者闭目冥想,体味一下大赛开始前的肃然。这样做,可以给自己内心一些要集中精力、抛掉杂念的心理暗示,长久坚持会形成条件反射,每到接近8点,就会自然地静下心来,精力开始集中。
第二,对大型工作进行拆分。
对于较难做的事情,有一个很高效的方法,就是将工作计划尽量划分得很小,小到没法抵制、没法拖延,小到不需要用意志力去强迫自己做这件事。
这个策略的有效性,体现在拖延症不容易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可执行率高,避免拖延症患者的抗拒感。而且,每当一件小事完成了,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挑战自己,希望下一次用同等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慢慢地,任务就会以递增的效率被完成。
利用及时完成的任务形成工作闭环。
这个工作的闭环,由开始和结束两个触点构成。从开始到结束这个环节,以及从结束到开始这个环节,分别有一个促进完成的妙计。
从开始到结束:为计划安排明确的截止时间。这有助于我们在截止时间迫近前加快自己的速度,就像长跑最后的冲刺一般,利用紧迫感增加工作效率,加快从开始到结束的步伐。
从结束到开始:按时完成工作后,给自己一定的鼓励。对自己说句“你真棒”也好,吃一顿美食也罢,这样做可以给自己制造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和成就感,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渐渐让工作变成愿意主动去做的事。这样,每一次结束之后,都会期待下一次的开始。
这样,每个小计划的开始和结束就形成了一个小闭环。通过这个闭环,我们不仅能一项接着一项完成工作,更能完成一次与拖延抗争、高效做事的心理重构——经过自己一次次按计划完成计划,不断加强心理上的自我认可,对于下一次计划的完成,又能起到良好的鼓励促进作用。
每天的一小步,就是未来的一大步。在小步前进的过程中,自信心、意志力也会不断得到恢复与提升。
拖延症与意志力是天生的敌人,二者此消彼长。所以当意志力强大的时候,拖延症就会变得弱小。
第三,20%比80%重要。
我们有时会因身处繁杂的困境而变得拖延,其实这并非是自身的心理原因,而是因为工作实在是太多了!堆积成山的任务量,让人无从下手,结果时间就在我们选择到底该优先处理哪一件的时候流逝了。
到底应该如何分配100件工作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配比呢?
“二八原则”告诉我们,工作中20%的事,具有80%的重要性。例如,周末计划中包括备考、修水管、看电影、读书、跑步几件事,很明显,备考是其中最紧要的一项。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大部分时间分配在复习考试上,其他几项安排较短的时间,或者干脆不去做。
在时间分配上,我们也应该按照“二八原则”分出轻重缓急。
集中80%的主要精力,处理那20%的重要事情;而那80%不太重要的事,就可以在时间表上稍微往后顺延一下,稍后再找时间去完成。只有加强自己对工作的宏观掌控,才能在处理每一件具体事务时高效明确,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动态比静态更有效。
我们经常会高估一个完美计划的作用,也会低估趁早出发的重要性。
但尽快行动并不意味着莽莽撞撞,而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动态地修改自己最初的计划,让它更贴合目前的状态与进度。
我有一些朋友很忌讳做计划列表。因为一旦有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就会影响接下来的几项任务开展,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降低效率。但事实上,一份灵活的计划可以大大提升工作完成度。这就要求我们边工作边思考,不断寻求更完善的方案。
所以,治愈拖延症的关键,在于付诸行动;而令行动臻于完美的关键,在于不断思考。
行动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没了行动,思考就会成为空想,就会在犹疑不决间持续拖延;没了思考,行动就会鲁莽,即使按时完成,工作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
行动是为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去实现原有的计划;思考是为了在问题中找到答案,以修正原有的计划。
总之,思考与行动,分别是不完美与拖延症的治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