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莫扎特教育风暴 > 第15章

第15章



他4岁时才开口说话,上学后也没有变得聪明起来,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满分是5分的考试,他总是拿1分,最好也只是2分。学校的老师和校长都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到最后,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少见的笨孩子",就像邻居和长辈们说的那样。

他对这些众口一词的结论感到既惶恐又沮丧,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也没有信心,甚至想退学算了。不过他的父亲--一名机电工程师从来没有指责或抱怨过自己的孩子,反而千方百计地鼓励他,让他重新恢复信心,即使那个时候,大家都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自认为很笨。有一次,父亲给他买了一盒积木做游戏。当他搭积木的时候,父亲安排全家人都坐在他身边,每搭好一层大家就开始鼓掌,掌声热烈而真诚,并大声喝彩:

"真棒啊!"

"搭得实在太好了!"

"这孩子真是能干啊!"

他的自信就在这些掌声与喝彩声中逐渐重新凝聚起来了。

接着,他的父亲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他父亲虽然是个业余的小提琴演奏家,不过他拉得很好。他对爱因斯坦说,能够治疗人生的伤痛和绝望的最佳良药就是音乐,只要有了音乐,暗淡的人生会重新充满光亮,悲观的人也会重新焕发活力。爱因斯坦在父亲的培养下很快显现了自身的音乐才能,他的小提琴拉得十分出色,并开始经常登台表演。这时,大家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夸奖之词就像雨点一样扑面而来。这时候,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啊,其实你非常优秀。不管何时何地,你都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爱因斯坦的父亲终于将自己的孩子造就成一位科学巨匠,他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夸奖教育法"。如今,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只要我一想起这些往事,一想起爱因斯坦先生的恩惠,心里就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从他的恩惠中体会到了夸奖和鼓励的重要性,现在我作为一名老师,也会将同样的恩惠给予我的学生,让他们可以生长在温暖的阳光之下。

反反复复的乐趣??

?

?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培养孩子的能力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和人类的发育过程一样,它也需要逐步提高。不管多么复杂的事情,只要先选择最简单的事情,然后不断地进行反复训练,并逐渐加大难度,时间长了,孩子总会有所进步的。这个简单的道理是我从古书中总结出来的。我在阅读"日本的忍术修行法"时发现,他们就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训练的,其中以跳高的训练方法为例:"在地里播下一粒大麻的种子,在它自然生长的过程中,练习者必须每天坚持从它上面跳过。"这种方法非常简单,谁都可以采用,而且能够培养非凡的能力,我认为,在进行早期教育时,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只要大家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了。原因在于,大麻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植物,但是,如果你能够每天看见它,那么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生长。但事实上,大麻是随时随地都在生长着。如果你每天都从大麻上跳跃而过,由于它的生长速度并不明显,所以你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异常。其实,你自身的跳跃能力随着大麻的快速生长也会不知不觉地得到很大的提高。

最后,当时间过去一两个月,只要你测量一下大麻生长高度就会大吃一惊:"天啊!我居然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跳这么高,实在不可思议!"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大家有所不知,如果换成一个没用这种方法训练跳跃能力的人,他即便想跳也不可能轻易地跳过去。只有那些利用大麻的生长每天训练的人才能自然而然、易如反掌地跳过去。可见,那些对自己悲观失望的人实在是无知!就拿我们自己来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倾听和说话,自然而然就培养出了表述能力,也就是熟练地运用日语说话,它同样属于一种非凡的才能。但是,没有人觉得学说话是一件困难的事,原因就在于我们学习说话的方式和前面的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从大麻发芽那天起,每天从它上面跳过,日复一日,也不会觉得困难。这些都是反复训练带来的惊人效果,而且它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简单易行,同时也恰好符合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喜欢重复练习的特性。

当我的女儿樱子长到两岁多时,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游戏室里玩耍,一玩就是很长时间,而且玩得过分投入,压根儿就不知道我进了房间。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想知道她到底在玩什么,于是我走到她身边看了看。结果我发现,她连续不断地将一些圆柱形积木塞进有洞的积木里,这些圆柱形积木的面积正好和洞口相等,就像热水瓶上的软木塞子塞住瓶口一样。但是,她把圆柱形积木塞进去之后,马上又取了出来,过一会儿又重新塞进去。看起来,樱子非常专心地重复塞入和取出这两个动作,几乎进入了浑然忘我的境地,她没有看我,因为她完全没有察觉我在她的身边。我很少见她如此专心地做一件事,也想不通她这么做的用意,于是也呆在那里一直留神观察她。在此期间,就算有其他人跑进来玩耍或搬东西也没有给樱子造成干扰,她始终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工作。我轻轻地抬起樱子坐着的小椅子,将它放在桌子上,想以此给她制造一些外界的干扰。但是,当我抬起小椅子时,樱子迅速地抓起正在玩的积木放在膝盖上,然后继续重复同样的事情。这时我开始在心里默念,数她重复这个动作的次数。

樱子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活动,仿佛刚从梦中苏醒过来,我算了一下,她一共重复了42遍。这时樱子愉快地微笑着抬起头,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环顾四周,突然她发现了我,便诧异地叫起来。"爸爸,你什么时候来的?"一开始,我以为只有樱子才喜欢玩这种反复的游戏,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所有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行为,而且时常在他们进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这种现象就是我后来所说的"重复练习"。它的出现并不存在任何外在原因,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自我完善的需要,"重复练习"的过程也就是接近正常化的过程。另外,如果教给孩子一项细节特别详尽的练习,他们就极有可能将它作为没完没了、反复练习的对象。一个孩子如果刚刚经历了这种体验,他们的表现就和那些经过了休整的人一样,浑身充满了活力,好像刚刚感受了某种极大的喜悦。所以,对幼儿来说,重复训练所带来的帮助极大,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潜力,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练习。

由此可见,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非常简单易行的事情,所以,那些没有用心培养自身能力的人就不要再哀叹自己无能了。只要我们像孩子那样有毅力就可以做到,如果没有达到效果,也不能怪罪别人或上天。我们用手举个例子。比如,你的右手的能力比左手要强得多,这是否是天生的呢?每个人都知道,原因是因为左手缺乏锻炼。双手中由于一只手得到锻炼,而另一只很少使用,所以就出现了能力上的差异。那么,个人的能力也是同样如此,那些总认为自己天生无能而不想锻炼的人实在是愚昧极了。还是用手举例吧。从你出生开始,两手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能力差别,但最后,右手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左手,这种能力正是自己所培养,而不是天生的。那么,右手的非凡能力又是如何来的呢?正是反复训练得来的。我们在每天的生活或工作中都会使用右手,不管是吃饭、拿东西还是写字都是如此,这样反复练习、坚持训练,右手很快就产生了感觉和力量,能力也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反复训练法,就能取得不凡的能力。这种方法总结出来就是,将已经学会的东西做第二遍就更熟练,做第三遍时就运用自如,做第四遍时就熟能生巧,类推下去就是,反复地练习就能逐渐掌握出色的能力。在这方面,我自己深有体会。小时候,我的字写得很不好,书法课的成绩也很差,原因就是害怕书法练习。就这样,越是害怕上书法课,字就越来越差。我父亲总是对我说:"字写得这样差劲,简直不像话。不过,只能怪你自己!"事实也的确如此。后来我当了老师,就无法再姑息自己的这个缺点,于是我开始练字。为了鼓励自己更加用功,我决定将自己的"生命成长于音乐的无形之中"这句座右铭写1500张诗笺,并将这些诗笺送给学生们。由于这些东西要送给学生,所以字不能写得太马虎、太差,否则就拿不出手了。于是我开始了反复的练习。由于白天的工作太忙,我只好采取晚睡或早起的方式来写,妻子看了觉得不忍心,劝我不要太辛苦了。其实,我并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愉快,同时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

既然开始练字,当然希望写得好,每一次我都认真地研墨,然后用心一遍一遍地写这句话,每一张都写得很仔细。每写一张,我都会不断地嘟囔:"再写好一点,再写好一点。"

我没学过绘画,以前的基础又很差,因此要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是相当难的。但即便如此,每当我完成一张字,就会增添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就这样,我苦练了三个月,终于我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