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德尔纳对“失败的逻辑”进行了与众不同的研究,他从反面来求证通往成功的道路,这是我在玛丽亚·普拉克纳的出版物里第一次读到的内容。
我没有使用这个好听的概念,但是考虑到了同样的实质问题,1976~1978年我为大学执教资格论文收集了掌握复杂性的经典原则和规则,这些都是在高度的迷茫中为辨别方向、做决策、搞管理经过千百年考验的原则。这里向最高领导层介绍一些重要内容,读者若要进一步了解,请参阅我的论文“复杂性系统的管理策略”(Strategie Des Managements Komplexer Systeme)。
在专业术语中,人们把这一类原则称作“决胜技巧”,这是一类特殊的原则,必须同另一类称作“步骤规则”的原则区别开来。例如在游戏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否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步骤规则”就是此类规则。游戏要靠这类规则来规定,例如下棋就有棋类规则。之所以称作“步骤规则”,是因为每一个时刻都有明确的规定,哪些步骤允许走,这种情况下需要遵守棋类规则。利用这些规则虽然可以下棋,但是靠这样的规则并不一定能赢棋。专业的棋手当然清楚地掌握“步骤规则”,但除此以外还掌握其他规则,这是一些赢棋的规则。采用了某规则后能够掌控局势,提高胜利的概率,这类规则被称为“决胜技巧”。
我在本书的开头讲到实质层面和系统层面的区别时提到过1948~1963年的苏联国际象棋大师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并且对象棋获胜规则有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每一步都要处在优势地位”的规则,有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在这种处境里,这是唯一明智的做法。我们要应对一个处境,比象棋所含的10 155步的复杂性还要多,全球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要比下棋复杂得多。
下面介绍的原则都是掌握复杂性处境时的经典策略原则,其中许多是古老的原则,这些原则经常被误解为达到和保持权力的策略,但实际上与权力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对各类复杂性情况指明重要的方向,有时人们对某些情况了解得太少,或者遇到某种情况的考验。[1]
权力不是熟练应对复杂性的前提条件,而是结果。运用这些决胜技巧中可以反映出,表面掌握大权的地方可能存在巨大的颓势,或者情况正相反。若无视这一点,那么许多原则就如跳出来的怪物。下面要提到的原则将表明,这些原则就其伦理意义来看也是最重要的,但可惜它们还不够,因为人类并非个个都是讲道德的……
下面要介绍的原则并非源自控制论,尽管有的原则从内容上看与控制论相一致。正如前面说过的,这些原则有许多是古老的,但显然具有控制论的性质,特别是其他手段不奏效的时候,这些原则还能起作用。
形势判断的原则
超系统的形势判断
这条原则涉及的内容已经在导言里提到:我们要仔细并有意识地区别实质问题和系统问题,不然在判断形势时遇到系统问题有可能就草率地偏离到实质问题的层面上去。其结果也已经提到,这样我们就会陷入大量的细节中,最终失去对全局的了解。一旦失去了内在的联系,那我们就几乎不可能找到实现有效自我控制的解决方法。
有人把系统问题和实质问题相混淆,或者从系统问题偏离到实质问题上。如把必要的领导素质和专业素质混淆起来就是典型的问题。一个大学里最好的科学家同时就是最有能力的校长吗?即使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让他来当校长,这样对学校是不是好事?这样的问题不能从实质层面,而是要从系统层面来解决。这位校长吸引了多少名高水平的研究者到学校?通过他的声望可以招揽哪些资金?由于校长的职务,他所在的研究所将遭受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质量的损失?这些都是要在系统层面上考虑的问题。这样一位研究者发表过哪些成果,数量多少,他的国际声望有多高,他的成果多少次被引用,被谁引用的,他在媒体上的出现次数等,这些都是实质层面上的问题,这些实质层面的问题虽然可以无休止地展开讨论,但是并不能回答他当校长是不是最合适的问题。
形势判断的完整性原则
形势判断的完整性原则涉及选择性感知的问题,与第一条原则有紧密关系。如果系统非常复杂,那么人们就不可能按照事物的本质来全面了解,所以这一条原则特别重要。
这条原则一方面说明,我们有免不了的“不知道”的事实。但更重要的是,这条形势判断的完整性原则特别涉及,不仅从自己个人的角度来判断形势,而是从其他相关方面的角度来判断。评价一个人如何判断形势还不够,同样还要考虑别人可能如何看、如何评价和对待形势。因此要求考虑到相关各方以及相互的关系。另外还要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被其他各方是如何看待和如何评价的。我们如何认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明白我们的措施吗?我们如何认为,竞争对手会不会想到我们正在观察他?我们如何认为,竞争对手会不会想到我们认为他在观察我们?以上是这里提出的问题类型。其重要性对于战胜竞争对手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忽略了形势的信息收集中必要的完整性,只是从自己个人的角度来观察形势,那就导致了对事实的盲目性。
许多人倾向于用一种老的世界观从因果关系来思考问题,经常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原因,甚至唯一的反应就是寻找原因。在社会关系中,通常就是寻找“过失者”。复杂环境里发生的事件不能用单项因果关系的思维来解释,这里都是大量的复杂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形势判断中必须考虑到,否则就有做出错误判断的危险。
简单的“原因—作用”式思维导致出现各种敌意和阴谋理论,这就更加显现出危险。许多人对一件事情得到了某种解释就觉得宽慰了,因为至少有了一种解释。抱有这种态度的人就不可能对形势做出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很快代表了一群人的看法,即成为“团体思维”现象,这一现象已经有很多研究,尽管如此还经常在最高领导层上发生,并导致了灾难。[2]
开放式系统的原则
开放式系统的原则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充满活力的复杂性系统里始终要估计到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这一事实必须在任何的形势判断中考虑进去。
在系统论里,一个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嵌入到更大的系统中、或者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不断地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的变量指标发生着变化,这样的变化将带来新事物、意外事物或无法想象的事物。例如在医院里人们早就对这类情况有准备,而在经济界却还没有。
优势对抗弱势原则
优势对抗弱势原则表明,每次形势判断都必须针对相对的优势和弱势的比例关系,干预措施也必须同样按照这个原则。这里也还要注意现实地评估均势。
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是,绝不要把对方看作比自己更笨。对方越是难以评价,那么就越是不可轻视。如果我们被对方认为比实际更笨或更弱,那么就越有好处。这样一方面需要考查是不是真正缺乏实力,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对方正确地地评估形势的条件和局限性在哪里。这种状况无论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都是有帮助的,在竞争关系下人们可以相应的做出调整,在合作关系下则知道哪方面必须向对方做解释。
目标选择的多含义原则
目标选择的多含义原则要求在选择干预措施时,就如多弹头导弹那样同时针对多个目标。这样可以利用复杂性提高作用力的多样性。采用这种多含义的目标也给对方在看透己方的战略中增加困难。
避免受信息影响的原则
避免受信息影响的原则要我们注意,在判断形势时防止被误导。这条原则保护缺乏经验的人以免做出幼稚的决策,他们虽然小心谨慎,采用看上去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但不考虑数据的特征和来源。
根据这项原则,形势的判断应当尽可能符合事实,这就要求考虑到所有各类欺骗、隐瞒和迷惑战术(不仅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也包括在竞争条件下,直至各类情报人员的虚假信息中)都属于复杂性系统的现实。这项原则同时还涉及预防错误的学说、过时不适用的理论,预防把“球体的事实”理解为“平面的圆”。
[1]请参阅约瑟夫·费尔德曼所著的“新闻是如何被利用和滥用的”(Nachrichten-wiemansie gebrauchtundmissbraucht),收录于《正确与最佳的管理:从系统到实践》(Richtigesund gutes Management:vom Systemzur Praxis)。
[2]芭芭拉·塔奇曼在“从特洛伊到越南,当局者的蠢事”中描述了一些历史上的事件,让人必然想起“9·11”事件、基地组织、反恐战争、伊拉克和许多此类例子。人们将学会欣赏这里介绍的决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