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思维
和珅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他那中国第一大贪官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了。但实际上,这个可爱的反派角色却做过一件表面很混蛋,实际却很机智的事。
一个地方遭灾,于是政府办了粥厂赈灾。和珅命令手下往粮食里掺了些沙土,纪晓岚很生气地问和珅,你这是干什么?和珅回答,真正的灾民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而那些生活富足、只想蹭吃蹭喝的人就不会来了。这样,才能让最饥饿的人活下来。
粥里放入泥沙虽然降低了灾民的食用体验,却起到了阻断浑水摸鱼者的作用,提高了粮食供给的靶向性。反观历史,通常是救济粮被层层克扣,真正有需求的百姓却得不到救济,反而便宜了各层利益盘剥者。
一身正气的纪晓岚只看到了济贫的表象,一肚子坏水的和珅却看到了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他知晓官场利益与百姓存亡的矛盾关系,利用巧妙的“价格阶梯”经济学思维,以降低商品质量的手段来筛选价格敏感的人群,极大提高了分配效率,从而保证更多有需求的贫苦百姓能填饱肚皮。
相比于纪晓岚“爱他就是要给他最好的”的耿直思路,和珅的脑回路更加迂回——他看清了表象背后的错综复杂,并切换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从小就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然而当我们卷入繁杂纷乱的世事当中,直线思维就不再适用了。这时候,和珅这种非同寻常的曲线思维,才是集宏观视角与微观辩证为一身的大智慧。
逆推思维
鲁国有一人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善织绸缎,二人准备一起到越国做生意。有人劝告他说:“你不要去,不然一定会失败的。你善编鞋,而越人习惯于赤足走路;你妻子善织做帽子的绸缎,可越人习惯披头散发,从不戴帽子。你们擅长的技术,在越国根本派不上用场。”可鲁人并没有改变初衷,几年后,他不但没有失败,反倒生意兴隆,富甲一方。
在我们的固有认知里,做鞋帽生意,当然得去有鞋帽需求的地区。但鲁人打破了这种思维方式——正因为越人不穿鞋不戴帽,那里才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销售潜力。只要改变了越人的生活习惯,越国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庞大的鞋帽市场。与正常人的脑回路不同,鲁人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发掘到了更多商机。
现在我们重新梳理一下这两种逻辑。第一种:因为有市场,才去做生意。第二种:因为有商品,所以可以创造市场。鲁人采用倒推式的思维观测局势,反而开发出了巨大的市场,比前者更容易获利。
我们总是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从结论往回倒推已知条件更加适宜。有时,逆推式思考,反而会使问题简单化,甚至会因此有新发现,不经意间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这,就是逆推思维的魅力。
版图思维
福特公司把汽车从富人专属品的神坛带到了大众的生活中。但是,即便T型车上市初期大受欢迎,截至1922年,整个美国有车一族的占比仍然只有10%,并且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为了让汽车销量跨过瓶颈期,斯隆为通用公司制定了一个恢宏而曲折的计划。他先鼓励人们乘坐公共汽车,然后在人们逐渐习惯了乘坐公共汽车后再鼓励人们乘坐小汽车。
为此,通用公司与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凡士通轮胎公司以及另外两家公司合作,成立了“美国城市干线”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开辟公共汽车线路,逐步解构人们的固有出行体系。
在汽车普及之前,城市的规模大小都以步行距离为基础,城市的人口分布紧密围绕着工厂和学校,人们的购物和娱乐也仅限于很小的半径范围内。而在全美的道路条件大幅改善后,公共汽车线路越来越四通八达,人们工作、生活、购物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城市规模迅速向外延伸,人们越来越习惯和依赖交通工具。美国终于真正走进了汽车时代。
斯隆这一盘大棋,并非只着眼于自家汽车的销售额,而是把自己的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他没有采取疯狂推销、花式促销、拼命打价格战的惯用模式,而是通过布局一张宏观版图,一手培养出一整片交通产业。从布局城市系统开始,培养人们的出行习惯,再进一步普及买车意识……看上去费尽周折,实际上是从根源上打破了人们思维上的局限,从而摆脱了销售额的瓶颈。
版图思维,说到底就是大局意识加全面布盘。以斯隆看来,汽车产业与公交产业直接的关系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生游戏。建设一个宏观而全面的版图,对二者皆有裨益。正是意识到了普通人没有看到的关键,他才会做出最英明的决策。人站的高度不同,思维角度不同,视野与策略也将大相径庭。
反向思维
彼得·考夫曼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了反向思维。他看问题总是习惯反着来:要想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得先研究人生如何变得痛苦;要想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得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走向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上投资成功,查理最关心的则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投资失败。而对于失败的总结,往往才是比直奔主题更能高效实现目标的方式。
在数学证明题中,我们对反向思维不陌生。要想证明此不等式成立,可以先证明反向不等式不成立,而这样往往会简化解题思路,复杂的证明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这个思路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都学过的逆否命题。若一个事件的逆否命题成立,那么它本身也一定成立。譬如小明不是女生不成立,那么她就一定是女生。同样,若做这件事一定会失败,那么不做这件事就有可能成功。当做出足够多次对失败的揣测(设失败概率为P,尝试次数为n),成功的概率就可以大幅提高直到趋近于1(=1-P^n)。
我特别喜欢一句谚语:“我只想知道自己未来将死在哪里,这样我就不去那个地方了。”这句因果颠倒的悖论式逻辑,其实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启示。对于那些我们可以主观改写的答案,预知了错误就可以更快地走入正途,未尝不是一种投机取巧。懂得活用逆否思维,一定会在这充斥着概率的世界中大受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