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想必你一定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在人们对明星实力进行评判时,总会有一些粉丝蹦出来,借努力之名为他们的偶像辩解。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努力并不能说明什么。
一个人所投入的努力,和他拥有的实力、预期的收益、获得的认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当然,努力仍然很重要;不过当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时候,它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前提,而非加分项。
努力之于农耕时代,和努力之于互联网时代,绝不可能是同一个概念。因为我相信你绝不会满足于靠种地、卖红薯发家致富,甚至不会满足于“985/211名校+公务员”这样稳妥的程序化生活(且不论这种生活单凭努力能否达到)。
如今,人类的劳动力已经可以被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机器取代,就连围棋天才柯洁都能被AlphaGo打败,那么只靠努力,我们究竟还能走多远?
努力当然是一件好事,在我的身边,努力之象蔚然成风。身边那些优秀得不能再优秀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在全力组织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疯狂争取实习机会,拼尽全力抛洒自己青春的热血。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包括曾经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透支身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这样做,只是因为身边的人这样做。
就像一只充满危机意识的蚂蚁,望着周围不敢懈怠的蚁群,自己也只好跟着手忙脚乱,但最终换来的不过是一丝“我没有掉队”的安全感,以及“我努力过所以我不弱”的心理暗示。细细想来,自我能力提升的跨度,绝对比不上所付出努力的量级。
“新的一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雄心勃勃地在朋友圈宣告这样的壮志之前,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你已经付出的努力,或者说你即将付出的努力,究竟是有效投资,还是一文不值?是理想中的厚积薄发,还是只能感动自己?
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
万千努力付诸东流,其根本在于没有找准方向。试问,有多少人知道自己为何要努力?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之前,会考虑做事的动机、目标、途径以形成具体的规划?现实中,90%的人只能看到大神在做什么,10%的人会观察大神怎么做,只有不到1%的人才会思考大神为什么这样做。
我相信,很多学霸对自己学习的进程,一定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及进度把控,并能够基于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制定最符合个人特质、最高效的宏观战略。而几点起床学习,几点休息运动这样具体的时间安排,不过是为战略量身打造的战术。战术这种东西,可以参考却不可照搬。他国的军事战术和具体部署,能适用于在规模、技术等方面都与其存在差异的本国吗?
也许你会说,对高三学生来说,战术比战略更加重要。因为高三学生的短期目标就是提分,无须思考原因,只要跟上老师安排的节奏就好。如果缺乏战略意识,也就意味着你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因此,驱动你去执行计划的,是被动的推力,而非主动的动力。而这种被动的姿态,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抵触,从而引发拖延症和效率低下。
归根结底,付出努力后一无所获,通常是源于努力的目的不够明确。若一个人对自己此时此刻手中正在处理的事务、短期内想要实现的目标,以及长期发展方向都能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那么他努力的方向基本不会有偏差。效率和成功这件事,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你的努力是否值得
学过经济学的朋友都非常清楚成本和效益两个概念:一个理性的人,只会去做效益高于成本的事。当然,效益不仅限于经济收益,也包括学识上的收获、才能上的长进、获得的愉悦感等,而成本也涵盖经济、体力和精力投入等多个方面。
因此,权衡成本与回报孰高孰低就变得非常重要。商人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成本与收益来制订生产策略;学生通过权衡玩耍的快感和被教导主任抓到的潜在风险考虑是否逃课。这种权衡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方说,放弃玩乐的时间去读书,就是一件效益高于成本的事。成本是放弃一时欢纵的愉悦感,而效益是更丰富的知识储备、资本积累及它们可能带给你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放弃休息的时间去干苦力,看上去就不够理性了,除非你认为自己的时间成本和体力只值20元。
看到这里,你就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努力”。如果成本高于收益,那么不如立即停下这种努力——把努力用错地方,比不努力还要吃亏。
你的努力能否变成竞争力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有另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叫作自我定位,它涵盖以下方面:
第一,对自身优劣的分析。“优劣”可分成两类:绝对优劣和相对优劣。绝对优势,即社会公认的具有竞争力的能力或特点,如勤奋。相应的,绝对劣势,如懒惰,则无可争议的是一种缺陷。而相对优劣,不能被绝对地判断为好或是坏,它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身上,往往会发挥出不同的功能,比如性格上的开朗或内向。
第二,对自己偏好的认知。你喜欢充满竞争抑或气氛相对平和的工作环境,你投资的风险偏好是高是低,你喜欢和家人共度周末还是更想一个人静静地喝酒……对自我内心意愿的充分认识,决定了你未来能否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而这种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随后就是“知彼”,我将“彼”这个字定义为除自身外的所有物质存在形式:
第一,竞争对手,这也是“知彼”最直接的含义。
第二,市场竞争情况。例如,学金融的朋友都想进投行,那么投行界的竞争就会比其他地方竞争激烈得多,投行公司对毕业生的筛选标准自然也就会相应提高。
第三,大环境。大环境一词是由成千上万行业所构建起的宏观体系、社会供给、社会需求、时代方向、文化环境,等等。
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曾理性地分析过自己,至于对宏观环境善于观察并有几分了悟的更是凤毛麟角。但这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是相当重要的,它对于你整个人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甚至超过了高考。
你的努力能否带来回报
很多人拼死拼活地学习,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成功之路。“那些成功的人学习都很厉害,如果我成绩很优异,一定也会像他们那样成功!”更可怕的想法是:“我如果辍学,说不定就是第二个乔布斯!”
很多人都会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把“存在关系”和“因果关系”画等号,以为学习好就一定工资高,放弃学业就一定能创业成功。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只是共享几个影响因素,压根儿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例如,我们设计这样一个简易的模型:
学习成绩Y=a1·X1+a2·X2+a3·X3;
成功指数W=b1·X1+b2·X2+b3·X3(在此处假设我们可以把“成功”量化);
X1定义为勤奋程度;
X2代表智商;
X3代表办事效率。
通过公式,我们当然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智商高,效率高,做事又勤奋的人,往往可以在学业上获得佳绩;同时,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也会在事业上更加成功,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学习成绩”和“成功”在某些程度上,是有一些关联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好就注定有更高的成就,考上重点大学就可以保证你走上人生巅峰。要知道,学习成绩优秀和成功指数高并没有因果关系。总而言之,学习成绩并非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它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参考因素之一。
当然,两种模型也许还包含“技巧”“情商”“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其他影响因素。由于教育程度是某些职位的进入门槛(例如公务员必须是名校毕业),学习成绩或许也是成功的影响因素之一。
甚至,也许这些模型压根不是线性的——某方面能力超常,没准也可以弥补其他短板,从而让你达成某些意义上的成功。这时你就会发现,基于一点点缺陷而否定自己的全部,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另外,你为之努力的事情也许并不能为你带来成功,而只是和成功共享一些影响因素罢了。
其实,努力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努力也不应成为你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起点。明白了努力的定义和性质,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利用精力,不让辛苦白费。愿读到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找准努力的方向,在人生路上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