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莫扎特教育风暴 > 第12章

第12章



不过有些人持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认为,小小的孩子头脑还没发育完全,这时就开始繁重的学习,着实非常可怜,不如等他们各方面都发育完善以后,具备了较强的承受力时再学习,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可惜非常遗憾,它完全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

一点不假,那些上学的孩子经常觉得疲惫不堪,父母们也觉得孩子还小,用不着对他们太严格,应该尽量保证他们睡觉、玩耍的时间,但是,不到6岁的孩子和他们的情况大不相同。这些小孩子不仅不会觉得认真学习很疲倦,反而兴趣越来越浓,因为婴幼儿和成人的大脑构造之间的区别较大,他们的精神力属于吸收型,而且力量大得让现在的研究者无法完全明白。比如,如果想让一个7岁以上的孩子准确地记住单词,必须反复数次他才能完全记住,三四岁的孩子则只需要一次就够了。这个时期的孩子最能以自然的方式接受教育,因此,这个时期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最特殊而敏感的时期。如果父母仅仅因为害怕孩子太辛苦而错过了这个可以让孩子高速成长的机会,那么当孩子更大一些时,他可能发挥出的才能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伸展的可能性,智商也不可能再提高。如果这时候让孩子努力学习,恐怕他们除了疲劳和辛苦之外,不会得到任何其他的效果。当然,早期教育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刚开始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进度没有提高。但是无论如何要记住,这个时候正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不泄气,继续坚持下去,就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樱子刚开始学习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她是我的女儿。?那时候,刚刚两岁半的樱子经常听我拉琴,并表现出兴趣浓厚的样子,因此我决定,让她进入学校开始小提琴的正式学习。当我做出决定以后,妻子仍然犹豫不决,她说:"樱子还小啊,是否行得通呢?"我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年龄越小越好。我17岁才开始学习小提琴已经太晚了,这已经成为我的终身遗憾!我可不希望孩子们和我有同样的感觉。"樱子是所有学琴的孩子中年纪最小的,除了年纪之外,她的个子也很小,根本拿不动正常的小提琴,我只好特意为她订做了一把儿童小提琴。小小的樱子站在孩子们的队伍末尾,非常严肃认真地拉着她那把特制的小号小提琴,那样子看上去实在是可爱极了!樱子刚开始学习时进度的确很慢,仅仅是让她掌握基本的指法就费了不少工夫,而且她人小,力气也小,因此不可能要求她像其他孩子一样长时间地练习。后来学习音阶与和声时,樱子所花的时间也比其他孩子长。最后,当其他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学曲子了,樱子还在练习和声。

就这样过了大约一年,樱子还不能完全演奏《小星星变奏曲》,和她同时开始学习的孩子都已经超越了她。就连进步最慢的也能当众演奏练习曲了,除了樱子一个人始终在练习《小星星变奏曲》,似乎没有一点进步。但是,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我从来不认为这种状况有什么问题,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个阶段是幼儿学习的必经之路。这时候,妻子开始着急了,尽管她一直没有干涉我的教学,从来不多说什么。直到有一天,她到教室接樱子回家,听到樱子还在没完没了地练习《小星星变奏曲》,她终于忍不住了,一到家就开始抱怨起来。"哎呀,我实在觉得很难为情,其他的孩子们都有不同的进步,只有樱子一个人永远在练习同一首曲子。不错,樱子非常聪明,不过,她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不如现在让她先停一段,等她大些再开始学习,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妻子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而且,现在的樱子还没小提琴高呢,每天还要不断地练琴,实在是太辛苦、太可怜了!"

对于母亲疼爱女儿的想法我当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思想同时也是错误的,必须根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立刻给妻子解释:?"你用不着不好意思,樱子怎么会没有丝毫进步呢?从前她压根儿就不知道小提琴是什么东西,现在不是已经会拉小提琴了吗?她不是已经学会了《小星星变奏曲》吗?难道这些不是进步吗?虽然她现在的进步很小,但总算没有停滞不前啊。中国人有句'欲速则不达'的古话,还有一个'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不要着急,如果父母急于求成,如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所以,你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可是,樱子小小的年纪却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我实在不忍心。"

我忍不住笑起来:"虽然你是个慈爱的母亲,但不是个好母亲。"妻子很生气,反问我:"此话怎讲?我哪一点配不上好母亲的称号?"?"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妈妈才算得上是好妈妈。你自认为樱子学琴很辛苦,其实樱子才没有这种感觉呢。真正辛苦的是教室里那些8、9岁的孩子,你也看见过他们学琴的情况,常常因为练琴而哭哭啼啼。难道你没发现,樱子在教室多么快乐?另外,她喜爱小提琴的程度已经到了连睡觉时都要抱着的地步。现在正是樱子学习的最佳时机,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也许是吧!"妻子有点明白了,"我们的樱子练琴时从来不哭,她还常对我说演奏小提琴是件好玩的事,她学得也很轻松。""情况就是这样。总之,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樱子继续到音乐教室,继续学习小提琴,哪怕是让她在这种环境中玩耍也行。""好吧!"妻子终于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这件事情过去后,我一直鼓励妻子把樱子继续带到教室里来。一个月后,樱子终于完全学会了《小星星变奏曲》,开始学习另一首曲子《蝴蝶》。樱子只用了5个月就学会了它,比以前快多了。接下来学习的《变奏曲》,樱子只用了3个月。虽然后来学的曲子越来越难,但樱子的学习进度越来越快,我深刻地明了,她在掌握一首首曲子的同时,心中隐藏的音乐幼芽也开始慢慢发展、慢慢壮大了。虽然樱子现在还只能作出一些粗糙简单的演奏,还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但她的发展已经迈出了快速的步伐。曾经和樱子同时学习的孩子尽管依旧遥遥领先,但现在,他们应该能够听到樱子尽力追赶的脚步声。

在那段时间内,当一些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被樱子追上的消息后,总是在我和妻子面前瞪着眼睛,发出讶异的感叹:"哎呀,樱子的进步太神速了!"樱子4岁时,第一次参加了汇报会上的登台表演。她演奏的是《加袄特舞曲》,一起学习、年纪比她大的孩子演奏的则是"瓦尔第的第三乐章"。当我在台下聆听他们演奏的优美乐曲时,真的觉得十分开心。我坚信,终有一天,樱子也会拉出这样的曲子,一旁的妻子则高兴得哭起来了。樱子接下来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当她超越以前那些比她强的孩子时,所有的人都会发出疑惑的感叹:"樱子现在的进步怎么这么快啊?"妻子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感动,也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她真心实意地给女儿道歉:"实在对不起,妈妈那时候差点害了你!"至此,?妻子终于完全明白了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成为这种教育方法的坚决拥护者,还经常向家长们宣传这种方法呢。樱子在小学二年级时开始学习莫扎特的第四乐章的练习曲目,这时的樱子已经是孩子们中的顶尖人物了。

每个学生的母亲都不断地夸奖我,她们说:"樱子实在太出色了!铃木老师,您是否有什么秘诀呢?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樱子一样出色,请您介绍一点经验吧!"

我笑着回答:"你们太过奖了,不过,我除了让她从小就开始了才能教育以外,并没有别的秘诀能够告诉你们。"的确如此,樱子取得神速进步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的起步时间非常早。如今的孩子从3岁开始进入音乐教室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2岁零6个月就进入音乐教室在当时确实是无法想像的事情。如果将孩子能力发展的进程用一条曲线来表示,那么结果是,学习的年纪越小,开始的成绩差不多都呈现平行状态,一旦出现上升曲线,它就会呈现急速上升的状态,最好的例子就是樱子学琴的过程。

循序渐进的梦二??

本书来自abada.cn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abada.cn

如果有人因为看了樱子的经历得出这个结论:只要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先行一步就能取得真正的进步,那么,他们的想法已经完全错误了。因为,只顾让孩子盲目地追求进步的速度,而不重视他们的基础,对孩子来说反而更有害。当孩子还未完全掌握一种能力,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时,如果家长急于进入更高的阶段,只会让好不容易才萌芽的能力慢慢丧失。这种骄傲自大的心理导致了急于求成的处事方法,家长们时常犯这种错误,当初,我妻子差点犯了这种错误,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我一向认为,教育应遵循这个原则--只有踏踏实实地培养和完善了一种能力,才能够迈向更高的阶段。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些进度慢,但有着扎实基础的人很快就会超越过去,因为他们的进步很稳当。可见,成功地培养能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进步速度的快慢无关,进步速度快未必有实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