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绘芳录 > 第115章

第115章



洛珠道:“罢哟!你那里有这些话说,这不过是个玩意儿,那能应验到人身上去,可不是傻话么?快说罢,你若说不出,我代了你。”小怜笑了笑道:

落花犹似坠楼人。

即在果碟内拈起一个蜜渍杏子道:

这边恨落花犹似坠楼人,那边喜红杏枝头春意闹。

众夫人听了,称赞道:“未了这一句结得兴会,即不觉衰败了。”

时已三更半夜,各处灯烛已换了几遍。方夫人道:“我们也好散了,劳碌了一天,身子想都觉得乏了,明日再聚罢。”琼珍、小怜、素馨、婉容、小凤等五人,亦要回去。便大家进了点饮食,漱盥已毕。琼珍等即起身作辞,方夫人领着众夫人直送出园中,览余阁前看着琼珍等在币道上上了轿,又珍重数声,方回身入内。复由耳门来至正宅,各回住屋歇息。巴氏母女等人,也各回家去。园中有家人们收拾灯火,关锁门户,各处上宿等事。

过了一日,小儒请了从龙过来,复众人的席,自然仍是戏酒。从此伯青、汉槎或在园中小住几时,或回家去,行止听其自便。惟有从龙公余之暇,即来园中寻众人宴会取乐,皆是早至暮回。『里面众夫人亦有时接了琼珍、小怜、素馨、婉容,小风等五人,来耽搁几日,真乃无趣不搜,无乐不备。凡到园中四时花放之际,皆摆酒聚宴。甘誓闻得他们如此寻乐,小儒又将绘芳园的图样寄与他看。甘誓见了,着实羡慕,亦携装到南京来。小儒即将绢雪斋打扫出来,让甘老居住。

梅仙也与仙丈母巴太太商议,将巴氏接进园内,在东宅里绿野堂后,收拾了一处三间偏宅住下。这巴氏也粗知文墨,日随着方夫人等学,习吟咏,不上一月,倒也能做两句诗了;巴氏的母亲,亦不时过来陪伴女儿。梅仙即搬到半村亭去。

一日,小儒等人正在留看馆,大家品茗清淡。又请甘誓暇时作一篇《绘芳园记述》,好勒石以志我辈一时聚会之盛,甘誓答应了。说话间,忽见双福急急进来,回小儒的话道:“二太太来了。”小儒知弟妇已至,忙叫双福去禀报太太出外迎接。未知玉梅来此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为月老伶鬟相匹配 述风流莺燕互喧嗔

话说韩玉梅自于归陈仁寿,夫妇大为敬爱。后因仁寿入京供职,将他寄居云从龙处,玉梅倒也喜欢,可常与小凤相聚。如今小风见他出嫁陈氏,自然不比以前看待。又时同婉容闲话,说及。“玉梅幼年卖到我家,才八九岁,行止举动即与众不同。不怕太太笑,那时我尚未脱籍,往来人客都爱他娬媚,与他说笑,或有笑谑太过,他即拒绝不理。可见他日后有这一段好处。若以今时而论,他虽自幼服侍我数年,我反不如他的福分。真乃人生不可逆料”。

自是小风改口称呼他妹妹,那玉梅却不改初心。虽说小凤待他如此,他仍谨慎侍奉,似当日一般,从未称过小风一声姐姐,还以奶奶称之。甚至小风着急,立盟发誓的叫他改口,玉梅笑而不答。背后每说,“为人不可忘本,若富贵时忘了贫贱的情境,还算个人吗,况当日奶奶待我恩同父母。虽蒙云大人认作义女,又蒙陈大人不以卑贱见弃,倘彼时奶奶不放我出去,我又怎么呢?我今日的好处,皆系奶奶所赐。我岂敢放肆以姊妹相称,是断断不能行的”。小风闻说,也只得随他去了,惟有各尽其道而已。

过了些时,仁寿恩放江苏学政,便道袁浦来看玉梅。因学政系钦差之官,不便携带家眷,仍寄居于在田衙内。仁寿即按临各府考试去了。

一日,考至扬州府屈,有昭阳新进文生名韩光奎者,偶询其家世及先代名氏,却是玉梅共高祖的同堂兄弟。仁寿大喜,即将韩光奎召入私衙,钡说亲谊。韩光奎亦知有个族中妹子,自幼卖与人家作婢,后来绝无音耗,未卜存殁。今日听得仁寿说出原由,又见本省学台是他妹丈,好生喜悦,忙回家禀知父母,要去见见妹子。况韩光奎本是素丰之家,即雇了一号大船,带了许多礼物,同了父母来至清江。先去谒见从龙,细说来意。然后见了玉梅,抱头大哭。即来商之从龙,“欲接他回去居住,俟妹丈学差任满再作计较”。恰好从龙正奉到恩命,调补两江。况且又是玉梅的本家叔婶兄弟,仁寿又认过了亲,到他娘家住着,倒也合宜。只有小凤与他不忍分离,亦因玉梅既认出了娘家,哩当回去一行,硬着心肠让他去了。

玉梅回到昭阳,韩氏亲族都知道了,又见他是本省学政的夫人,都争来趋奉。这家请酒,那家请宴,忙个不了。过了半载,韩光奎忽想起前任制台是妹子的大伯,现致仕住在南京,何不去认认亲戚来往,也增光乡里。便来与玉梅商议,玉梅亦想去见大伯大姆与小风等人,正合心意,遂与光奎来至南京。泊了船,先着人上岸打听,知小儒现在移居桃叶渡口新宅子内。即坐轿进城,到绿野堂前下了轿。

方夫人早同众位夫人接了出来,进内见礼入座。适值祝江云三府的夫人们也在此地,各道别后情形。方夫人便问:“还是住几时仍回昭阳,还是就住在这里?”玉梅笑道:“你们这里热闹得很,我原是来赶热闹的。我的箱笼对象都带来了,还回去做什么呢?”小风拍手道:“你就是要回去,我也要留下你来住着。”方夫人即命人去打扫房屋。原来这宅子共有七进房子,第一进方夫人住了,二进是静仪,三进是小黛。每进皆有群屋套房,让丫头妇女们居住。其余四进,以备琼珍等人来住。即将第四进收拾了,安置玉梅带来的对象。

外面小儒早请了韩光奎过来相见,又摆酒唱戏,在园子里款待了几日。光奎见玉梅不愿回去,只得告辞。小儒亦转赠了许多

这日,伯青与小儒闲话,说到五官年纪大了,也该定门亲事,方是正理。梅仙在旁插嘴道:“老五的亲事,倒不容易说呢。我背后也曾问过,他说:『男女配合原系天定,然亦不可胡乱了事,必当择一可以配得自己的,且要性格温和,举止大雅。有这两件,就是模样儿欠缺些,也不妨的。如果人存了这个念头,纵然命中注定妻子是东施、嫫母,也可以人力挽回天意。若草草作成,不问妍媸,我情愿一世无妻,倒落得散涎逍遥,无牵无挂。』你们听听看,代他说亲事定然是磨牙的。”

小儒点首道:“却也难怪他,五官并非寻常流品,自然不肯草率。这一来,倒要我们见过的女儿,方可与他说亲。”沉吟了半会,忽笑向伯青道:“有了,你家锦筝那丫头,我看相貌既好,性情谅也不得批评的。何妨说绐五官,倒是一件美事。”伯青笑道:“果然锦筝可以配得他,这却不难,但是须要问明白了他方好。小臞明儿问一问他,看他意思如何?”梅仙答应了。一时吃过晚饭,各自回房。

梅仙来至丛桂山庄,五官正在灯下看书,见梅仙进来,忙起身让坐,叫小童送上茶来。梅仙道:“天气渐渐凉了,你也该叫人将外间这一带窗户糊上布去,不然晚间多坐一会,怕的风吹了身子。”五官道:“我昨日已吩咐过他们了。”两人谈说了半晌,梅仙即引到日间小儒、伯青说的亲事来。五官脸一红道:“这件事待过几年再议不迟。”梅仙笑道:“无论迟早,究竟伯青家的锦筝说了给你,你可愿意不愿意?”五官道:“你又呆气了,就是愿意,我此时不办这件事,说也无益。”梅仙瞧他口气是愿意的,即不朝下问,又说了几句别的话,便道:“我也去了,你早点睡罢。”说着,起身走出,五官送到院外方回。

次早,梅仙将五官的话,告诉了小儒。小儒即约了伯青,当面去问五官行止。五官起先仍是推托,后来被小儒,伯青逼着问他个实在,五官亦见过锦筝数面,虽说是个丫头,倒颇有两分姿色,强如娶那些小户人家女儿,见人羞手缩脚的,反不大雅,便应允了。伯青见五官已允,午后即回至府第,与素馨商量,素馨亦以为然。小儒便将第七进收拾做了新房,又将梅仙夫妇挪到后面,与他对房居住。所有置办各物,均是梅仙代五官经理。素馨因锦筝向来服侍勤谨,他今日出嫁,把体己赔了数百金。

转眼到了吉日,锦筝即由祝府这边嫁了过去,用一顶四人彩舆,两对宫灯,一班鼓乐。到了新宅内,便在绿野堂上参拜天地,又请众位夫人出来受拜。五官早定下一班小戏,备了几席酒,请小儒等人。云从龙闻得五官娶亲,是日也送了一分礼,并亲自过来作贺。厅上各处,多张挂灯彩。外面双福等众家人,亦有酒席。内外猜拳行令,饮至更深,席终戏止,将五官送入洞房,成就百年好事。伯青,汉槎因天色不早,即住在园内。惟有从龙一人回衙,婉容,小风等人也被方夫人留下。

次日清早,五官夫妇起身。素馨又派了两名小丫头过来,服侍锦筝开脸上头,重新出堂叩拜小儒等人与众位夫人,众人亦各有所赠。由是上下人等,皆以柳奶奶呼之。五官与锦筝倒也是一对郎才女貌,恩爱非常。

此时已是七月中旬天气,园内早桂正开,方夫人请了婉容、小风来赏桂。因五官不住丛桂山庄,那里空着,正好摆酒。便命贴身的大丫头红雯,带着一班粗使仆妇们去打扫。红雯即约了静仪房里的春梅,洛珠房里的玉鸾,小铺家的素月,与服侍兰姑的媚奴,及秋霞,四儿一干人间去玩耍。这班丫头们,无人不喜到园子里逛去,便借着去收拾,成群结队嘻嘻笑笑到园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