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小怜齐称“言重”道:“自家好姊妹,何出此言。”又叫玉梅摆上点心,劝小黛吃过。
众人在房内讲讲说说,日色已暮。穆氏悄悄的到前进窥探,见小黛与二人有说有笑,不是先前那样光景,只当女儿被他们劝回了心,好不喜欢。心内着实感激小风、小怜,也不敢惊动他们,仍回后面去了。这里众人闲话到二鼓以后,小黛不肯回房,同小凤歇宿。次早,穆氏借着别事,进房问长问短,小黛全不理他。过了一日,小黛忽然病倒。小风请了穆氏过来商议,仍将小黛搬回自己房内,延请名医诊视。医生说是气恼伤肝,须要安心调治,不可触忌,若再气恼,即成不治之症。反把穆氏吓得要死,日夜当心服侍,把逼他另行接人的话,半个字也不敢提起。
原来小黛装病之时,小风先暗地叫人嘱托医生,要如何说法,当重重酬谢。试问穆氏如何晓得?小凤又叫人去知会二郎,小黛病是假的,是他们设的个计策。二郎听了也自欢喜,才把穆氏与他怄气的话,告诉众人。
梅仙起先见二郎回来,杜门不出,又见他终日短叹长吁,愁眉不展,明知在小黛家出了事情,却不知因何起见,又不好去问他。此时听二郎说了,方才明白。梅仙笑道:“我只当什么大事,原来是受了丈母的气,要做人家女婿,都要受丈母气的。大凡做丈母的,十个就有九个嫌贫爱富,我劝你罢了。不看丈母的情分,还要看他女儿的情分才是。”二郎笑着打了梅仙一下,道:“你这个骚东西,人家受了怄气,正没处发泄,你还开心打趣我。但愿你日后有了丈母,磨死你,我方快活。”梅仙道:“闲话少说,既然翠颦装病,免他母亲哕嗦。但是只可免得一时,终久都非良策。你一时又没得许多银钱去结识他,深恐穆氏旧念复萌,翠颦仍然不免此难。”
二郎听了,又愁上心来,沉吟了半会,毫无主见,反求计于梅仙道:“小臞此言一丝不错,你有何良策,好代翠颦设个出牢笼的法则?”梅仙道:“闻得伯青等人不日就回,那时大家商议个万全之策,救出翠颦。好在穆氏暂时只愁他女儿的病,还想不到别的心事。在我看,就在小黛这一场病上生发出文字来做最妙。”二郎连声称善,又暗地里到小凤处访问消息,知道穆氏为小黛的病,很为着急,把逼他的话,一字都不敢提。二郎才算放心,专盼祝。王等人回来计议。
那小黛的病或轻或重,请了医生来皆是一样的话,把个穆氏弄得昏天黑地。自己反懊悔起来,不该一时过于激烈,逼走了姓冯的。如今女儿又病倒了,眼见性命不知怎样,倘然有点参差,我家钱树子倒了,将来依靠何人?我该缓缓设法拆开了姓冯的,我女儿也不致如此。此时若说再把姓冯找了来,一则姓冯的前日既受了我那一场恶气,必不肯来的:二则再把这穷鬼招进了门,日后又难退送,叫我里外皆难。惟有背地托小凤。小怜劝他女儿安心调理,“俟他病好,定见把二郎请了来,那时将他招赘在家,或嫁与姓冯的,都随他心意。只要将病医好了,做娘的都好说话”。
小凤,小怜明知穆氏一派虚言哄骗小黛,口内却答应他。又叫人将这些话说与二郎,嘱咐他赶紧趁此机会,大有可图。二郎得信,又来与梅仙计较。梅仙道:“虽然是好机会,你却不可性急,索性把穆氏那老东西磨够了,那时发手,不怕不入我彀中。大乔布青等人明后日都要回来,闻得小儒同来拜制台的寿,最妙叫小儒那边转出个人来,一谋即成。此时却不便明说,临时再定章程。俗云:定法不是法。还要同他们斟酌尽善而行。你可知道,穆氏是个老奸巨滑,不容易骗他呢!前日小儒有封信来,甚不放心你,深恐你迷恋小黛,误了功名。此刻与小儒说明,若得了小黛回来,可以永好齐眉,再无他念,小儒也乐于作成。”
二郎听了,喜得手舞足蹈,恨不得小儒等人立刻来省,今日去说,明日就将小黛接了家来。那一天愁闷,都抛入东洋大海去了。又想到倘若穆氏执意不行,他女儿天下人都不嫁,要留在家中做摇钱树子,岂不是大众忙了一场,仍属空谈,心内又分外愁烦起来。弄得二郎愁一会喜一会,或独坐大笑,或抚膺浩叹,如着了魔一般。梅仙见他如此光景,又好气又好笑,只得借东说西劝他,宽慰他的愁肠。
好容易这一日打听小儒等人船已抵泊码头,二郎欢喜异常,也不待从龙回来,竟自坐马带了两名跟随来会伯青、小儒。又叫人先到小风家里,给他们一个喜信。又恐小儒上了岸,会他不着,不如到伯青那边问定他的住落,再与伯青计议定了,见了小儒也好说项。小儒是个拘谨人,说得不好,惹他回个“不”字,任凭你再说的天花乱坠,也不中用了。自己拿定主意,一径来会伯青。未知与伯青商议出一条什么计策来去骗穆氏,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智以绐贪犹烦撮合 散而复聚顿解相思
却说祝伯青等人到了南京码头,泊定船只,众人分头各回私第。云从龙回至公馆,梅仙迎接入内。从龙问及二郎,梅仙把他与穆氏如何淘气的话,细说一番。“他适才听得你们回来,忙忙的坐了马,说寻伯青去了。我看他受了这一场气,心内也明白过来,只要小黛嫁了他,如了他的愿,可以从此回心转意。巴干功名”。从龙点首道:“若是大家商议去赚穆氏,不怕他三头六臂,始终是个女流,而且他不过贪的是财,都可成就楚卿与小黛因缘。”从龙起身脱去大衣,外面早摆了饭上来,与梅仙吃毕,散坐闲谈。
单说伯青到了府中,进去请了父母的安。祝公细问扬州光景,又说到小儒官声甚着。祝公叹息道:“小儒为人本来纯粹,心地极有见识,却不肯自炫其才聪明外露,所谓大智若愚是也。将来小儒断不止于一令,都要火用的。你们一班同年中,我所取者只小儒耳。汝等切不可以迂目之,当法其所为,不患不成纯粹之士。就是日后,你们都有倚赖他的所在。”伯青唯唯听训,又说了一回,方才退出。到了自己书房,汉槎早已得信,来看伯青。
二人正对坐闲话,连儿来回道:“冯老爷过来了。”早听得二郎一路招呼着进来,二人起身迎入书房坐下。茶罢,略叙寒暄,二郎即把穆氏的话从头至尾细说一遍,“故特来求计诸兄,要救小黛出脱牢笼。不然他若被穆氏逼死了,小弟惟有相从于地下而已”。说着,纷纷泪落。伯青见二郎如此光景,也觉可悯,又想到“小黛现在度日如年,死多生少,况他与二郎已结身缘,又是个有志的女子,必不肯再适他人。他与畹秀是同时的人,若一比较起来,真有霄壤之分。我等既与二郎至好,岂可置之不问”。向二郎道:“楚卿不用性急,小臞的算计颇好,非如此做法不得成功。明日待小儒来,与他商议,缓缓的去圈套穆氏,都可入我彀中。这几日小儒要去拜制台寿,却没有闲暇。好在小黛暂时也无妨碍,明日瞩小儒那边先打发个人去,试探穆氏口气再作计较。”二郎谢了又谢,又与汉槎叙了几句,起身作辞。
回至寓内,见了从龙把伯青允他的话说知众人。梅仙笑道:“我看你今日才算放下心来,省得你终日笑一阵哭一阵,我也不懂你是怎样心思,吓得我又不敢多问你。我不怕别的,只怕你弄疯了,那才是闹出大乱子。托天庇佑,有了陈小儒、祝伯青这几个撮合山,满口应允,你这件事真真十拿九稳。明日倒要先去给个信与林姑娘,遥想他在家装假病,又要哼又要吃苦水,那日子也不甚好过。加以心内愁烦,拿不定就成功,不要你放了心,他又在家愁疯了。”引得从龙大笑起来。二郎指着梅仙道:“你这促寿的痨病鬼,专会刻薄人。你不要愁我疯,我倒愁你寿不永。”梅仙道:“阿弥陀佛,好良心!我为你费尽心机,想出一条尽善尽美的良策,你不感激我,反诅5巳起我来。记不得作揖请安,望着我设法的时候了。”三人谈谈说说,吃了晚饭,各自安歇。
次日,小儒去察见过制军下来,到了祝府。伯青接入书房,小儒说要去会二郎。伯青道:“他正有件事要来求你。”遂将小黛的话一一说明,“托你打发个面生的人,去试探消息,再作计较”。小儒道:“果然成全了他们因缘,楚卿由此转念巴干正务,我也乐从。但是打发去的人,要口角伶俐,露不得一丝破绽,若说翻了,那就难了。”低头沉吟半会道:“我船上有个随身家丁王喜,此人年纪虽轻,却极能办事,现在派在衙门里当外差。明早叫他去走一遭,还不致误事。”伯青连称使得。小儒即作辞起身,又至江王二府拜会过了,也不去会二郎。回到船中,叫过王喜从头至尾吩咐了一遍。
主喜答应退出,更换了一套新衣,带了两名三儿,摇摇摆摆向小黛家来。到了门首,先着三儿入内说声“这位王大老爷是由扬州来的,久仰你家姑娘大名,特来奉访,务必要面会谈谈的”。少顷,穆氏随了出来,抬头见王喜生得人材俊俏,衣服华丽,像位大老爷身分。忙上前请了安,垂手站在一旁道:“蒙大老爷光降,理应唤小女出来伺候,无奈染了重病在牀,有半月之久,万不能见人,要请大老爷原谅。”王喜故作惊讶道:“怎么有了病,这是怪我缘分浅,连一面都会不到。我也走乏了,借你家屋里歇一歇脚,可使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