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曾国藩评传 > 第31章

第31章



遂立意隐庇,凡遇叛犯,概行开脱。顾(元恺)仰承意旨,将各犯发县看管,并未审讯,即令取保释放,此二十七年八月内事也。后郑祖琛获罪遣戍时,将穆彰阿原信送与赛尚阿等阅看,见者无不痛恨。”《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四),第354~355页。但此事不见于清宫档案,咸丰在罢黜穆彰阿时也没有提到此事,故此传闻只能作为参考。

45转引自李滨《中兴别记》卷二,《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二册(上),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19页。又参见《中国代史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316页。

46参见《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中华书局版,第395页。

47参见秦宝琦:《中国地下社会》,学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62~63页。

48同上,第3页。

49同上,第4页。

50《李进富供词》,《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19页。

51参见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第59~61页。

52参见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版,第43页。

53《天情道理书》,《中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一),第370页。

54民国九年《桂平县志》卷四十一,转引自《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中华书局版,第127页。

55《天情道理书》,《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一)第366页;又参见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上海书店版,第62~63页。

56同上,第371页。

57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一,《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三),第47页。

58《李秀成自述》,《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二),第788页。

59参见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上海书店版,第65~66页。

60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44页。

61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版,第52~53页。

62《石达开自述》,《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二),上海书店版,第780页。据《浔州府志》记载,“谓来人与土人械斗,败走桂平等处。会金田倡乱,来人无家可归者悉往从之”。时间在道光三十年九十月间。参见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册),第83页。

63张德坚:《贼情汇纂》,《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三),同上,第47页。

64《浔州府志》卷五十六,《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中华书局版,第128页。

65参见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第30页。

66《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第482~483页。

67光绪《贵县志》卷六,《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中华书局版,第136页。

68《都察院奏广西举人李宜用等呈控情形折》及附件,参见《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第56~60页。

69李滨:《中兴别记》卷一,《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二册(上),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14页。

70《周天爵奏广西情形及韦源玠起事缘由折》,《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87页。

71《骆秉章自注年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五辑之144种,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版,第50~51页。

72周天爵(1772~1853),字敬修,山东东阿人。嘉庆十六年进士,累官安徽怀远知县、宿州知州、庐州知府、陕西布政使、湖广总督、漕运总督等职。接任广西巡抚时,年龄已经78岁。

73鹯,音瞻,一种善于从空中扑击猎物的鹞鹰类猛禽。

74周天爵:《致周二难书》,《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第316页。

75王拯:《复前教授唐先生书》,同上,第330、333页。

76据清廷钦差大臣李星沅的奏报,“金田逆匪以二十五人为一旗,共二百八十五旗,亦有供称三百旗(约七千人)。”此情报得知于被俘的太平军俘虏,应属可信。所谓“旗”,以人数论,似应为“两司马”一级。

77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六人结为异姓兄弟,共奉上帝为天父,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为长兄,洪秀全为次兄(洪以上帝次子自居),冯云山行三,杨秀清行四,萧朝贵行五,韦昌辉行六,石达开行七,彼此以兄弟相称。而六姓合而为一,成一特殊宗族,被称作“国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参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第131~132页。洪等如李进富供词所述,“每人妻妾三十六口”。参见注50。

78参见同上,第204~205页。

79参见张德坚《贼情汇纂》卷四“伪军制上”。

80参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第141页。又参见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一。

81参见劳崇光、周天爵有关奏折,《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第80、87页。

82《周天爵奏广西情形及韦源玠起事缘由折》,同上,第88页。

83参见同上,第99页。

84太平天国与洪秀全建号的时间,简又文先生有详尽考证,笔者从之,不赘述。详见《太平天国全史》(上)第四章“金田起义记”。

85洪秀全建号称王十日后,有关金田拜上帝会起事的情况,才首次见诸李星沅、劳崇光与向荣的联衔会奏中:“桂平县之金田村贼首韦政、洪秀泉等结尚弟会,擅贴伪号伪示,招集游匪万余,肆行不法,……近日恃众抗拒,水陆嚣张,实为群盗之尤,必先厚集兵力,乃克一鼓作气,聚而歼之。”参见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第101页。

86《李星沅等奏金田首领洪泉即洪秀全情由片》,咸丰于四月初六日批阅,据此推算此片上奏日期当在三月。参见《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第106~107页。

87《乌兰泰奏驰抵武宣办理军务折》,同上,第118页。

88参见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第56~57页。

89参见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上),第105页。

90李秀成原名李以文,家居大黎屯。李家先已信奉拜上帝教,遂于此时加入,详情见《李秀成自述》。

91张德坚:《贼情汇纂》卷一,第44~45页。

92《天情道理书》,《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一),第368页。

93《乌兰泰奏独鳌山一战损将伤兵自请治罪折》,《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第173、175页。

94《赛尚阿奏拟先全力攻剿冯云山洪秀全再行分兵折》,同上,第209页。

95《邹鸣鹤奏广西吏治积弊已深折》,同上,第259页。

96江忠源:《答刘霞仙书》,邓瑶编《江忠烈公遗集》卷一,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印版,第57页。

97江忠源:《与徐仲绅制军书》,同上,第69~70页。

98同上,第62页。

99江忠源:《答刘霞仙书》,邓瑶编《江忠列公遗集》卷一,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版版,第54、58~59页。

100《咸丰三年正月癸丑谕内阁》,转引自王先谦《咸丰朝东华录》卷十九。

101曾国藩:《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折》,《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版,第44~45页。

102《王壮武公遗集·年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五辑之241种,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印版,第56页。书吏在征收赋税,办理案件等公事中,往往与衙役上下其手,沆瀣一气,为自身谋取利益,而浮收倍取的对象不仅是百姓,亦包括当地的有产者——士绅,这自然会侵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会反抗。而府县官员主要关心的是按时足额完成官方交办的任务(任务完成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其考绩升迁),故会放任下属。对此,瞿同祖先生在其《清代地方政府》第三章“书吏”中,有详尽的论证,有兴趣者可参看该书。

103《曾国藩全集·家书一》,岳麓书社版,第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