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开局就要替太子进新房 > 第591章 不开杀戒却比开杀戒更恐怖

第591章 不开杀戒却比开杀戒更恐怖

在朝臣震骇时,被册立为贵妃的余素清自是连忙跪下,叩谢皇恩。
还异常的激奋,甚至满脸期待!
她告御状成功后,虽然早就知道,姜承运会册封她为妃,却没想过会直接册封她为贵妃。
而且,除了她的兄长被救回京师,陛下除了让她们兄妹在养心殿相见并有相关的交代后,基本也没理她。
今日她被他在朝堂册封为贵妃,也代表她正式成为了天子的女人啊!
姜承运让余素清平身,恭立到了他身后。
继续道:“跟余家惨案同类事件,虽然即相当于违背朕的旨意,也是置朕之政令如无物,但朕考虑到皇长子降生,依旧不会开杀戒。”
他紧接着的话,让朝臣都暗松了口气。
但后面的话又将他们好不容易才燃起的希望之火,给彻底的浇灭。
“所以,五大京卫也好,协助的兵马也罢,皆只有彻查及缉捕权,再无其他的权力。”
“但彻查必须要无限放大。”
“也就是说,要以余家惨案同类情况为基础,进行彻查的同时,还要彻查相关人员及他们家小,所有犯罪,乃至是为恶之实。”
“然后由五大京卫公开,依旧由当地百姓公审公决。”
“并要直言,如果要对罪当该诛之人有善心,要放过,他们曾经被这些人以权力迫害,被他们以势力凌辱,那就是他们活该,朕不仅会遵照他们的选择,放过这些人,还会给予他们特权,不管他们再犯任何罪过,就算把当地的百姓当成猪狗,随意的压榨,任意的屠杀,皆不问罪,朕要让这样的人为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自己及他们的子子孙孙,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代价。”
“同样的道理,若是百姓有血性,不论他们对这些人及他们的家小做出任何的事情,不仅无罪,朕更为视他们是龙汉好儿女,如果有人在这种时刻胆敢跳出来阻止,讲什么乡情或宗亲之情,亦可杀之且绝其满门。”
“毕竟,曾经的他们面对这些人的为非作歹,不跳出来,在这种时刻又要跳出来当理中客,讲什么大道理,就说明他们是伪君子,是畜生不如的杂碎,所谓的德高望众只是要因此而被问罪之人,给故意捧起来的。”
姜承运紧接着的话,不仅让朝臣更是震骇,甚至有人在狂冒冷汗。
因为若真这么做,出现的结果必然是,不开杀戒却比开杀戒更恐怖!
被他所杀,就是手段再凶残,多少还有人认为是他残暴,就算无人敢直言,但肯定还会有人在心中同情,甚至对这暴君不满。
可是他说出这番话,必然会刺激到百姓,让他们自己去弄死他想要弄死的人,不仅能完全避免这种无法避免的结果,还会让百姓仇恨相关人员及他们的家人,因此而衍生出来的恶果,也必然会无法想像。
“陛下,这如何使得?”
“您这分明是在引导举国人心向恶。”
“若真是如此,龙汉皇朝何人还敢当官?”
“无人敢当官,又如何让朝廷正常运转?”
“若您真要这么做,老臣请旨辞官致仕!”
即便姜承运的决定让朝臣深感恐惧,但他现在表现出来的节奏,依旧是因皇长子降生,不会开杀戒的不可置疑的态度,自然有人敢言。
一名老臣从朝班中走出,到了殿中便即激昂而语。
最后还重重地跪下,似乎真的因此而对为官绝望,要辞官致仕。
其话音落地,也有很多朝臣已经在蠢蠢欲动。
姜承运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因为还没有足够的人才可用时,他不会对朝臣大开杀戒。
“人心向恶,又能如何?”
“在朕看来,只要能明辨是非,分清黑白,身而为人,就应该比坏人更坏,比恶人更恶!”
“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惩恶扬善,也才符合真正的天道公理!”
“你既然反对朕的决定,想必心中必然有鬼,那朕也定要清查。”
姜承运寒声说完,就看向姜辅国吩咐道:“国姓爷,在按朕之旨意执行的同时,率先派人彻查他。”
“自其十五岁之后,要尽全力查清他过往的一切!”
吩咐完,他又看着那朝臣道:“你最好真的能够问心无愧。”
“若品行端正,一生无亏,朕会敬你重你,会考虑你的谏言,更会委你以重任。”
“如果品行不端,作奸犯科,先将查实之事公诸于众,由百姓公审公决,要是你的罪行,民众认为你不该死而放过你及你的家人,朕就将你及你的家人关押,当朕皇儿长到一定年岁,再行处决!”
“因为你若品行不端,作奸犯科,还敢出来乱吠,不仅是欺君罔上,还是将朕当成傻子,朕不仅要你惨死,还要你全家死绝!”
姜承运吩咐姜辅国,要彻查这老臣时,他都已经吓得浑身直颤。
后面的话更是让他吓得瘫软在地。
一看就知道,经不起查。
这自然也让其他蠢蠢欲动的朝臣,全都不敢再露头。
别说龙汉皇朝此前的朝政,在狗皇帝的霍霍下,已经腐朽至极。
就算真是明君圣主,身为朝臣,又有几个真的一生无亏,品行真能够绝对端正?
面对姜承运这暴君如此态度,基本就是必死之局不说,还定是惨死,甚至会连累满门,最多也就是多苟活几年,也完善的堵死了他们想要利用他因皇长子降生,暂时不会开杀戒的漏洞,自然不敢再跳出来。
“是,陛下!”
姜辅国连忙到御前,行礼后,恭敬地领命。
待姜辅国领命退到一旁后,姜承运冷冽如刀的双眼,环视向群臣。
“面对朕要继续塑造龙汉儿女血性,且要为天道张目,为公理壮胆,要让惩恶扬善不停留于口号,而是要落诸于实行的行为,诸卿是否还有异议?”
环视完群臣后,姜承运又寒声问道。
有了前车之鉴,别说敢言,大多数朝臣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自是无人敢出来,表示还有异议。
略等一阵,见无人出列后,姜承运这才道:“既无异议,即是赞同,那就应该当成共议后的定论,视作朕的新推行的政令,在你们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去竭力的保障,达到顺利实施的效果。”
“今日早朝,就此结束,散朝吧!”
说完,姜承运就毅然起身,带着随行的人离开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