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杜聿明将军 > 第一章 生在平凡之家

第一章 生在平凡之家



米脂县杜家湾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一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世代居住米脂县东区吕家签杜家湾,距县城五十余里。

      杜聿明的祖辈是当地封建地主。父亲杜良奎,字斗垣,是清末举人。祖父生有三子,长子良辅,良奎居二,三子早年病故。于是良奎秉父命婚娶两妻,按当时封建习俗,一子顶两房,以为三弟子承祧。

      杜聿明的生身母亲叫高兰庭,出身贫寒家庭。聿明有四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名聿德。伯父良辅也生有四个女儿、三个儿子。加上祖父母及所雇长工六人,是一个二十余口人的大家庭。

      杜家除宅院外,拥有土地一百余垧(一垧为四亩),三分之二的土地出租,其余雇长工耕种。伯父良辅当家,颇善经营,比如日常所需衣食用品,都是他在每逢五天一次的集市上亲自购置的,很少发生缺东短西的情况。

      杜聿明的祖父雅好诗文,家中专门辟了一个房间用来藏书。杜良奎从小受到乃父的熏陶,也很勤奋向学,省试居然得中举人。良垒还很喜爱武术,拳棒刀剑,样样都练,每在大庭广众热闹场所中献艺一番,博得几声喝彩。他还学习医药偏方,欣赏气功治病,常为人义务诊治,不择贫富。因此与社会各界人土交游甚广,加上他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所以,在乡里中颇有一点豪侠的名气。

      良奎一生不屑于仕进,中举后清政府派为即补县知事,他没有应命履新,而是到西安长安大学堂教书去了。当时,全国各地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继而又出现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秘密会社组织,风声所播,遐迩瞩目。西安这座绾西北交通冲要的古都,外埠一切新思潮,很快就流传而至,杜良奎不能不受影响,后来参加了同盟会。在辛亥革命时期,杜良奎响应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号召,数度回米脂,鼓动县里的民团赶走了清政府官吏,后来又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有过几桩革命义举。但他也曾率领木脂民团,镇压过白朗农民起义。

      这时,杜聿明还年幼不懂事,辛亥革命在他童年的头脑里,只是印下了一些刀光剑影。他开始喜爱玩弄枪枝,曾经偷偷把枪拿到野外去打山鸡,偶有猎获就感到从未有过的乐趣。然而,杜良奎并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一介武夫”。因此,他在榆林镇边学校教书时,就把杜聿明带在身边同住了几年,十二岁时送回米脂,在李鼎铭(李鼎铭,陕北的开明士绅,曾被选力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毛泽东同志所写《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过他。)办的成家岔小学读书。李是杜聿明二姑的儿子,是杜的表哥,比杜年长二十多岁。杜住在二姑家里,不仅在生活上受到照顾,学习上也得到了表哥这位严师的指点。

      不久,杜的家庭发生变故,使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原来,杜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后,当家的伯父不久也病故了,家务无人管理,全家生活顿时陷于混乱。杜的舅父虽曾代为管家,但因经营不善,家业亏损,不久就卖了一部分土地,杜家只好把他辞退了。杜良奎一直在外教书,素来不问家务,唯有让自己的儿子放下书本,回来承担管家的重担了。杜聿明虽是少年当家,表现得却比他舅舅高明。例如,他学伯父在世时管家的办法,每逢赶集,就把家中所需的物品开列清单,照单采购,很少发生差错。他学到的算术知识也派上了用场,所结帐目,准确无误。他还经常和雇工一道干活,勤劳持家,居然很快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可是,杜聿明的学业,特别是国文和英语则基本上荒废了。杜十六岁时,其父良奎由榆林回家,对杜进行了一次学业测试,除算术尚能及格外,其他科目几乎都交了白卷。杜良奎大为失望,便将家务交给侄儿杜聿成管理,把杜聿明带到榆林中学继续读书去了。那是一九二○年夏天的事情。

      在榆林中学

      当时,杜聿明的父亲任榆林中学的国文教员。这所中学的校长叫杜斌丞(杜斌丞,陕西米脂人,生于1888年。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陕北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前民盟中央常务委员兼民盟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1947年3月胡宗南部采取裁赃诬陷手段,逮捕了杜斌丞,同年10月杀害于西安玉祥门外。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的朋友”。周恩来同志评价他是“鲁迅式的共产党员”。),是杜良奎的侄子。斌丞具有炽烈的民主爱国思想,常常登台向学生宣传“教育救国论”,对杜聿明多少有些影响。但是,杜在中学期间,却重武轻文,尤其爱好体育,加上校长杜斌丞请来一位擅长各种体育运动和武术的体育教师,杜很佩服这位教师,亟想从他的身上学一些本领,因而在每周两堂体育课中学习特别专心,并且很快学会了步枪射击瞄准等要领,使他对军事知识和技术更加发生兴趣。

      杜聿明在榆林中学读书期间,正好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涎生之时,青年学生要求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民主爱国运动风靡全国,新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潮也开始传播,榆林中学图书馆里也引进了一些进步刊物,如《新青年》等。在时代推动和环境影响下,杜聿明立下了这样的志向:要么学好英语,能够出洋去看一看世界强国,学一学它们的富国强兵的方法;要么投笔从戎,能够自己训练出一支保家卫国的精兵。杜对英语确曾下过一番功夫,可是由于发音不准,会话困难,毕业考试时成绩不佳,以致对出洋丧失了信心,但却增强了投笔从戎、做一个爱国军人的决心。

      九二三年,刚满十九岁的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同年八月,杜与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结了婚。曹也是米脂县人,父亲是米脂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她原先在家中学习诗文绘画,婚后才到榆林女子师范学校去读书。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外则列强侵凌,丧权辱国;内则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反帝反封建的共同要求,促成革命势力的联合,一九二四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作为合作的产物之一,是在广州黄埔岛办起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以下简称黄埔军校)。正当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后急于觅求出路的时候,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与此同时,又从报纸上看到了吴佩孚办的洛阳军官学校招生的新闻。杜聿明决心当个军人的志向是肯定的,现实也在召唤。但究竟是当革命新军人还是步旧军阀的后尘,他可以有两种选择。由于革命思潮的影响和杜斌丞的熏陶,杜聿明经过慎重考虑,决心走革命军人这条道路,毅然选择投考黄埔军校。他宁肯舍弃近在咫尺的洛阳,而奔赴万里迢迢的广州。

      毅然投考黄埔军校

      杜聿明要远离家乡、万里从军的主意,受到了家庭的坚决反对。杜良奎是同盟会会员,虽然同意儿子趋附孙中山,但他也存在“好铁不力钉,好男不当兵”的旧意识,根本反对儿子弃文习武,投笔从戎。何况杜聿明是他四十二岁上晚生的长子,素所钟爱,因此坚不放行。杜聿明大闹了几次,父子顶牛达两个月之久,双方仍相持不下,眼看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北方招生的限期已不多了,杜聿明转念一想,不如先摆脱家庭的羁绊再说,便请求到北京升学。杜良奎勉强同意他赴北京投考大学。

      杜到北京后,同时报考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准备功课期间,通过伯父良辅之子杜聿鑫的介绍,认识了一批在京的陕西籍青年,他们是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马志超、马励武、马思恭、杨耀、雷云孚等,人。这时,北洋军阀僭窃国柄,政局混乱,不得人心,受到全国人民的唾骂。孙中山先生揭橥三民主义,在广州成立临时大元帅府,改组国民党,力求刷新政治,重振中华,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爱国青年纷纷前往投效。有一天,阎揆要偶然在《新青年》上,看见载着黄埔军校仍在招生的消息,当即告知马思恭,马又奔走转告各同乡青年。杜聿明正为考大学而昼夜刻苦备课,尤其对他平素就不喜欢攻读的国文,啃起来更伤脑筋,本来考大学的劲头就不足,一听到黄埔仍在招生的消息,精神为之一爽,首先响应同乡青年去广东考黄埔军校的倡议。杜投军意志非常坚决,这一回又有同乡结伴而行,可以放胆南下。何况还有个姑表兄高明洲,在粤军总司令部所属修舰所当所长,有亲戚在广州,好歹总有个依靠。于是,杜聿明打消了投考大学的念头,毅然成行,奔向革命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