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屈子传 > 附录?屈原年谱

附录?屈原年谱





      一岁:

      〔历史纪年〕元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楚宣王三十年。

      〔有关史事〕秦孝公二十二年,卫鞅攻魏,大破魏军,俘公子n。秦以商於(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邑封卫鞅为商君,世称商鞅。楚宣王卒,在位三十年,子威王熊商立。齐、赵攻魏,魏势渐衰。

      〔有关屈原史事〕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秭归之乐平里(今湖北秭归县乐平里),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一周岁,居乐平里。

      案:屈原生年,持论多异。清人陈`《屈原生卒年月考》推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刘师培《古历管窥》推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郭沫若《屈原研究》推为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邹汉勋《屈原生卒年月考》推算与陈`同;姜亮夫《屈子年表》推与刘师培同;浦清江《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推为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胡念贻《屈原生年新考》推为公元前353年正月二十三日;任国瑞的《屈原年谱》推与胡念贻同。余从郭沫若说。

      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楚威王二年。

      〔有关史事〕秦孝公攻魏岸门(今山西河津南),俘其将魏错。是年秦孝公卒,在位二十四年,子惠文王驷立。公子虔等告商君谋反,遂车裂之并灭其家。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7年,周显王三十二年,楚威王三年。

      〔有关史事〕韩昭侯二十六年,其相申不害死。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6年,周显王三十三年,楚威王四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5年,周显王三十四年,楚威王五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三年,攻韩,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

      〔有关史事〕魏用相国惠施联齐之策,与齐威王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南),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亦承认魏惠王为王,史称“会徐州相王”。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七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

      〔有关史事〕赵肃侯十七年,攻魏黄城(今河南内黄西),不能下。赵以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为基础,筑南长城,以防齐、魏。楚威王七年,围齐徐州,败齐军。韩昭侯死,在位三十年。子宣惠王(威侯)立。燕文公死,在位二十九年。子易王立。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2年,周显王三十七年,楚威王八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六年,魏惠王后元三年,魏献阳晋给秦,秦改为宁秦。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楚威王九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七年,庶长操平定义渠内乱。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居乐平里。

      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十九年,楚威王十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八年,大良造公孙衍(犀首)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擒龙贾,魏献河西地于秦。

      〔有关屈原史事〕居乐平里。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前后。

      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9年,周显王四十年,楚威王十一年。

      〔有关史事〕魏人张仪入秦;公孙衍自秦赴魏。秦惠文王九年攻魏,取河东之汾阳(今山西万荣西南)、皮氏(今河津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曲沃(今三门峡市西南)。楚威王卒,在位十一年。子怀王熊槐立。魏惠王后元六年,闻楚丧,攻楚取陉山(今河南漯河市东)。

      〔有关屈原史事〕居乐平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书中所记,例证而已。

      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8年,周显王四十一年,楚怀王元年。

      〔有关史事〕楚怀王元年,张仪始相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十年,公子华(桑)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献上郡十五县(今陕西东北部)给秦。

      〔有关屈原史事〕读书于乐平里。

      十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楚怀王二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十一年,改少梁为夏阳,以所占之焦、曲沃还魏。

      〔有关屈原史事〕读书于乐平里。

      十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楚怀王三年。

      〔有关史事〕赵肃侯死,在位二十四年。子武灵王雍立。

      〔有关屈原史事〕读书于乐平里。

      十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楚怀王四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十三年,始称王。魏惠王后元十年,与韩宣王会于巫沙,尊韩为王。秦张仪取陕,出其人还魏。齐威王三十二年,攻赵,俘赵将韩举于平邑(今河南南乐东北)。

      〔有关屈原史事〕读书于乐平里。

      十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楚怀王五年。

      〔有关史事〕魏、韩二王会齐威王于平阿(今山东阳谷东北)。

      〔有关屈原史事〕读书于乐平里。

      〔屈原作品〕《九章・橘颂》。

      案:本篇王逸、林铭云、蒋骥、游国恩等以为是放逐江南之作,但绝大部分研究者都定为早年的作品。

      十七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楚怀王六年。

      〔有关史事〕魏惠王后元十二年,会齐威王于鄄(今山东鄄城北)。魏公孙衍倡议“五国(魏、韩、赵、燕、中山)相王”,赵、燕、中山始称王。楚使柱国昭和攻魏,破魏于襄陵(今山西平阳襄陵),得八邑。又移兵攻齐,齐患之。陈轸为齐说昭和,引兵去。秦使张仪与楚、齐、魏会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

      十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2年,周显王四十七年,楚怀王七年。

      〔有关史事〕魏惠王后元十三年,以惠施联齐之策无效,逐惠施,用张仪为相。张仪劝魏事秦,惠王不听。秦攻魏,取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介休西)。惠施至楚,后又至宋,与庄子论学。庄子名周,宋人,道家,楚威王曾请以为相,不出。

      〔有关屈原史事〕回故乡乐平里,与昭碧霞定亲。

      十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1年,周显王四十八年,楚怀王八年。

      〔有关史事〕周显王死,在位四十八年。子慎靓王定立。燕易王死,在位十二年。子哙立。

      〔有关屈原史事〕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二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楚怀王九年。

      〔有关史事〕齐威王死,在位三十七年。子宣王辟疆立。秦惠文王更元五年,攻义渠,取郁郅(今甘肃庆阳)。孟轲约于本年或公元前322年至魏见惠王。孟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游齐、梁间。时天下务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轲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不合。

      〔有关屈原史事〕仲春三月,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二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二年,楚怀王十年。

      〔有关史事〕魏惠王后元十六年,逐张仪回秦。公孙衍受齐、楚、燕、赵、韩支持为魏相。惠施回魏。魏惠王死,在位共五十一年。子襄王嗣立。孟轲约于襄王即位后赴魏,天下将“定于一”,即孟轲答襄王语。燕王哙三年“禅让”君位给相国之子。

      〔有关屈原史事〕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

      案:任国瑞《屈原年谱》认为屈原于公元前317年东使于齐,以结强党。

      二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十一年。

      〔有关史事〕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兵至函谷关而还。

      案:关于这次联兵攻秦的组织发动者,史书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苏秦,有的说是公孙衍,然屈原既为楚怀王左徒,主持楚之内政外交工作,很可能就是屈原,不然,何以会公推楚怀王为纵长呢?

      〔有关屈原史事〕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

      二十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7年,周慎靓王四年,楚怀王十二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齐宣王三年,联宋攻魏,破魏军于观泽(今河南清丰南)。

      〔有关屈原史事〕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

      二十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楚怀王十三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用司马错之策,遣张仪、司马错等攻蜀,破蜀军于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灭蜀。贬蜀王为侯,命陈庄相之。同年,秦又灭苴(今四川昭化东南)及巴(都今重庆嘉陵江北岸)。攻赵,取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西阳(一作中阳,今中阳)。

      〔有关屈原史事〕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屈原作品〕《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约作于本年。

      二十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5年,周慎靓王六年,楚怀王十四年。

      〔有关史事〕燕乱,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起兵攻子之。周慎靓王死,在位六年,子赧王延立。

      〔有关屈原史事〕深入进行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

      二十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4年,周赧王元年,楚怀王十五年。

      〔有关史事〕燕子之攻杀太子平、市被。齐宣王六年,遣匡章攻燕,五十日得全燕,杀子之及燕王哙。齐军残暴,燕人反齐,齐军被迫撤退。时孟轲为齐卿,劝宣王行仁政,勿俘杀燕民,为燕立君,宣王不听。赵送燕公子职入燕为王,是为燕昭王。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攻义渠,得二十五城;攻魏取曲沃,归其人;攻焦击降之。秦攻韩,攻之于岸门(今河南许昌西北)。韩太子仓入秦为质。秦封公子通于蜀,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张若在蜀,曾照咸阳格式建成都。〔有关屈原史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①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

      --------

      ①引自《史记・屈原列传》。

      二十七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3年,周赧王二年,楚怀王十六年。

      〔有关史事〕魏襄王六年,与秦惠文王会于临晋,接受秦国要求,立公子政为太子。秦攻赵,取蔺(今山西离石西)。张仪自秦赴楚,劝怀王亲秦绝齐,以割商於之地六百里的空言为饵,怀王信之。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力谏,不可轻信秦之谎言,怀王不听,命其不得参与朝政。

      〔屈原作品〕《九章・惜诵》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惜诵》一篇,大多认为作于怀王朝初谗见蔬之后。王夫之定为迁谪江南后。郭沫若定在顷襄王六、七年以后。蒋骥定在谗人交构、楚王造怒之际,即本年。夏大霖、游国恩、林云铭定为怀王十七年。陆侃如定在怀王二十四年。

      二十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七年。

      〔有关史事〕楚屈攻秦,秦大败之于丹阳(今豫西丹水之北),俘屈等将领七十余人,取楚之汉中。楚悉发兵反击,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大败。韩、魏袭楚至邓(今襄樊北),楚兵惧,自秦归。韩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子襄王仓立。孟轲约于本年离齐。孟轲主“性善”,劝齐宣王行仁政,劝滕文公行“井田”,均以迂阔难行,不受采纳。

      〔有关屈原史事〕怀王复起用屈原以使于齐,齐楚复交。

      〔屈原作品〕《九歌》约集成于本年夏天;一说集成于流浪汉北时。

      任国瑞案:《九歌》之名,古亦有之。王逸认为:“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①王逸以后向无异词,但王逸将《九歌》说成是放逐江南时的作品,却遭到了汉代另一位著名学者谷永的反对。谷永说:“楚怀王隆祀祭,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而兵挫地削,身辱国危,则原之《九歌》盖为作焉。”“却秦师”,事在本年。

      --------

      ①引自《楚辞章句・九歌序》。

      二十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楚怀王十八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取楚召陵(今河郾城东)。惠文王愿分汉中之半给楚,与楚结盟。楚怀王愿得张仪,不愿得地。仪赴楚,因厚赂靳尚,并得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得释归。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子武王荡立。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使齐,顾反,张仪已去,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弗及。

      三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楚怀王十九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元年。张仪素为武王所不满,离秦赴魏。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仍事怀王为三闾大夫。怀王悟为张仪所欺,起用屈原为齐使,盖一时权宜之计,故使齐返而仍被疏。

      三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9年,周赧王六年,楚怀王二十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犹豫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不能参与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三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8年,周赧王七年,楚怀王二十一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三年,甘茂取韩宜阳(今河南宜阳西)。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设坛教学。

      三十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7年,周赧王八年,楚怀王二十二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四年,攻韩,渡河,取北岸的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武王好勇,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折足死。异母弟昭王(昭襄王)稷立。昭王母楚人,号宣太后。以太后弟魏冉为将军。将军为官名,始见于此。赵武灵王十九年,攻中山至房子。令胡服骑射,得大臣肥义之支持。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办教育。

      三十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6年,周赧王九年,楚怀王二十三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元年,楚攻韩,秦甘茂救韩,楚兵退去。秦以武遂还韩。樗里疾、甘茂攻魏皮氏,未下。甘茂闻朝臣谗己,逃往齐国。樗里疾与魏议和而退。赵武灵王二十年,攻中山至宁葭(今河北石家庄西北),攻略胡地至榆中(今河套东北部)。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

      三十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5年,周赧王十年,楚怀王二十四年。

      〔有关史事〕楚背齐合秦,秦昭王初立,厚赂于楚,楚往迎妇。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中山献四邑而和。秦昭王二年,武王弟庶长壮谋争位,魏冉平乱,杀庶长壮与大臣、贵族多人,冉从此威震秦国。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

      三十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4年,周赧王十一年,楚怀王二十五年。

      〔有关史事〕秦、楚之君会于黄棘(今河南南阳南),秦以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还楚。

      〔有关屈原史事〕是年屈原流浪汉北。秦楚复合,与屈原谋划相反,而奸人必有谗言害之,避地汉北,当有不得已之情在,故《抽思》有欲归不得之意。

      〔屈原作品〕《九章・抽思》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多数研究者认为屈原在怀王朝汉北时作《抽思》。蒋骥定为怀王十八年。夏大霖定为怀王二十四年。游国恩所定与夏同。林云铭定为怀王二十六年。屈复与林同。汪瑗定为顷襄王二十一年。郭沫若定为顷襄王二十年。饶宗颐定为怀王入秦以后。姜亮夫定为怀王二十六年。“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说明是刚到汉北时作的。从全篇内容看,与史实和《列传》也正相符。

      三十七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3年,周赧王十二年,楚怀王二十六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四年,再取韩之武遂。攻魏,取蒲坂(今山西永济西)、晋阳、封陵(均永济西南)。齐宣王十七年,与魏、韩攻楚。楚太子入秦为质,秦救楚。

      〔有关屈原史事〕居汉北。

      〔屈原作品〕《九章・思美人》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蒋骥定本篇作于怀王十九年。夏大霖定为怀王二十四年。林云铭定为怀王二十五年。王夫之定为顷襄王时,王说现代学者颇响应。陆侃如定为顷襄王三年。游国恩定为顷襄王七、八年左右。郭沫若定为顷襄王二十年。汪瑗定为顷襄王二十一年以后。姜亮夫定为本年。本篇与屈原遭谗见放,怀王反复无常,而屈原与怀王受知有素等史实吻合。且屈原曾有为左徒代令尹之时,对怀王觉悟的等待是自然的。若顷襄王就无所谓“聊假日以须时”了。

      三十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2年,周赧王十三年,楚怀王二十七年。

      〔有关史事〕秦大夫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①

      --------

      ①引自《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作品〕《离骚》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旧说多以为《离骚》作于怀王朝屈原被疏或被放以后,但均未详明。洪兴祖《楚辞补注》及钱穆《通表三》定为本年。陆侃如定为怀王十三年。郭沫若定为顷襄王二十一年。游国恩定为顷襄王三至五年以后。刘德重定为怀王二十八至三十年间。从感情忧愤而深广看,当在政治上失意之时,即在上官夺稿,王疏屈原之后。然怀王客死于秦的史事只字未提,因当在此之前。作品气势之雄伟,当在精力充沛之时,“老冉冉其将至兮”,可证并非年轻;“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其犹未央”,说明并未老。此一年龄阶段与本年年岁正好吻合。

      三十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楚怀王二十八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六年,庶长奂攻韩,取穰(今河南邓县)。攻楚新城(即襄城,今属河南),未下。齐宣王十九年,匡章与魏公孙喜、韩暴鸢攻楚方城,相持半年,破楚军于垂沙(即重丘,今河南唐河境),杀楚将唐昧。韩、魏得宛、叶以北地。齐宣王死,子⊥趿,孟尝君田文(田婴之子)为相。

      〔有关屈原史事〕居汉北。

      四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0年,周赧王十五年,楚怀王二十九年。

      〔有关史事〕秦复攻楚,大破楚,死者二万,杀楚将景缺,楚使太子质于齐。齐⊥踉年。洛阳人苏秦约在本年前后从燕入齐。苏秦乃燕昭王心腹,在齐活动,以防止齐国攻燕。秦昭王七年,樗里疾死,魏冉为相。赵武灵王二十六年,攻中山。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当领太子又使于齐。

      四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9年,周赧王十六年,楚怀王三十年。

      〔有关史事〕楚怀王受骗入秦,被扣留,在位三十年。楚立太子横,是为顷襄王。齐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赵武灵王二十七年,称主父,传位给子惠文王何。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劝王毋行,说道:“秦,虎狼之国,不可信。”怀王不听。

      任国瑞案:子兰劝王行,意在自立为王。见横至,心惧,遂与上官大夫谣诼原、睢,以求自脱而欲占令尹之职。

      四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8年,周赧王十七年,楚顷襄王元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九年,攻楚,取析(今河南西峡)十六城。赵楼缓入秦为相。孟尝君逃回齐国。齐、魏、韩攻秦至函谷关。赵惠文王元年,以弟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胜好客,与齐孟尝、魏信陵、楚春申四君,号战国四公子,各有门客三千人。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

      四十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7年,周赧王十八年,楚顷襄王二年。

      〔有关史事〕楚怀王逃出秦国,奔赵,因主父在代,赵人不纳,被秦人追及,执之归秦。齐⊥跛哪辏继续与韩、魏攻秦。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

      四十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6年,周赧王十九年,楚顷襄王三年。

      〔有关史事〕怀王死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齐⊥跷迥辏齐、魏、韩军破秦函谷关。秦以河外及武遂还韩,以河外及封陵还魏。韩襄王死,在位十六年。子厘王咎立。魏襄王死,在位二十三年。子昭王p立。赵惠文王三年,主父灭中山,迁其王于扶施(今陕西榆林南)。赵在此数年中又灭林胡、楼烦,建云中(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地区)、雁门(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等县以北及内蒙古一部分地区)二郡。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于本年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他从郢都出发,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任国瑞案:屈原流放仍有一些仆役和贴身侍女从行……不然何以“齐吴榜以击汰”呢?

      〔屈原作品〕《招魂》、《大招》当作于本年。

      四十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5年,周赧王二十年,楚顷襄王四年。

      〔有关史事〕赵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争位,公子成、李兑败之。章逃入主父宫,成、兑围宫,杀章,遂不肯解围,主父(武灵王)饿死。秦昭王十二年,免楼缓相,魏冉为相。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到达长沙,在这楚先王始封之地遍览山川形势,甚起宗国之情。

      四十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4年,周赧王二十一年,楚顷襄王五年。

      〔有关史事〕齐⊥跗吣辏孟尝君被疑谋反,出奔。后被召还,遂谢病归封邑薛。秦昭王十三年,白起攻韩,取武始、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又进攻伊阙(今洛阳南)。

      〔有关屈原史事〕居长沙。

      四十七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3年,周赧王二十二年,楚顷襄王六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攻下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魏将公孙喜。齐⊥醢四辏苏秦为燕劝齐攻宋,以消耗齐的力量。⊥豕ニ巍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自长沙向沅水流域继续南行,内心在激烈斗争,仍存假日须时之冀盼。

      四十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2年,周赧王二十三年,楚顷襄王七年。

      〔有关史事〕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秦昭王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今山西垣曲东南)。魏冉因病辞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溯沅水而上,舟行迟缓,至枉渚而休息。

      四十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1年,周赧王三十四年,楚顷襄王八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十六年,白起攻韩取宛(今河南南阳)。司马错攻魏,取轵(今河南济源东南);攻韩,取邓(今孟县西)。

      案:宛先属楚,后属韩,与邓均为冶铁业中心。战国时楚、韩均以铁兵器锋利著称。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自枉渚坐船去辰阳,继至溆浦。

      五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90年,周赧王二十五年,楚顷襄王九年。

      〔有关史事〕东周君朝秦。魏昭王六年,以河东地四百里给秦。韩王六年,以武遂地二百里给秦。

      〔有关屈原史事〕居溆浦。

      〔屈原作品〕《涉江》作于本年。

      五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楚顷襄王十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十八年,白起等攻魏,取六十一城。齐⊥跏二年,以苏秦为相。

      〔有关屈原史事〕居溆浦。

      五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8年,周赧王二十七年,楚顷襄王十一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十九年,攻赵,取梗阳(今山西清徐县)。魏冉赴齐,约齐称帝,秦昭王为西帝,齐⊥跷东帝,欲灭赵分其地。苏秦劝齐王去帝号,合纵反秦,“以其间举宋”。⊥醮又,去帝号,与赵惠文王会于平阿。秦亦去帝号。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自溆浦乘船至枉渚。

      五十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7年,周赧王二十八年,楚顷襄王十二年。

      〔有关史事〕赵惠文王十二年,苏秦与赵奉阳君李兑发动赵、楚、魏、韩、齐五国攻秦,燕亦派兵从齐军。联军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无功而退。秦以一部分侵地还给赵、魏。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自枉渚乘船自西向东过洞庭湖,到汨罗江,居江南岸南阳里。

      五十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十三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二十一年,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给秦。秦“出其人”,“赦(秦)罪人迁之”,民应募迁河东者赐爵。秦又攻韩,败韩兵于夏山。齐⊥跏五年,灭宋。宋王偃(康王)走死。偃在位四十三年,曾灭滕攻薛,夺楚淮北地,国势一度颇强。

      五十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5年,周赧王三十年,楚顷襄王十四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会楚顷襄王于宛,会赵惠文王于中阳,谋攻齐。秦将蒙武越韩、魏境攻齐,取九城,以其地设九县。燕乐毅说赵、楚、魏攻齐。

      〔有关屈原史事〕居南阳里。

      五十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楚顷襄王十五年。

      〔有关史事〕燕昭王二十八年。以乐毅为上将军攻齐。秦与三晋都出兵参加。齐⊥醴⒕跛涨匚燕反间,车裂苏秦。乐毅破齐临淄。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齐⊥跆油觥3淖齿救齐,被⊥跞挝齐相。淖齿杀⊥酢⊥踉谖皇七年。楚收复淮北地。秦得原属宋的定陶(今山东定陶北),魏得原宋地的大部分,赵得济西,鲁得徐州。

      〔有关屈原史事〕居南阳里。

      五十七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3年,周赧王三十二年,楚顷襄王十六年。

      〔有关史事〕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鄢;秋,复与秦王会穰。齐襄王元年。襄王即太子法章,在莒即位。时乐毅下齐七十余城,齐仅有莒、即墨二城。秦昭王二十四年,攻魏至大梁,燕、赵救魏,秦兵退去。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取昔阳(今河北晋县西北)。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约在本年或下年。

      〔有关屈原史事〕居南阳里。

      五十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2年,周赧王三十三年,楚顷襄王十七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二十五年,攻赵,取蔺(今山西离石西)、祁(今祁县东南)。赵攻魏,取伯阳(今河南安阳西北)。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移居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下。

      五十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1年,周赧王三十四年,楚顷襄王十八年。

      〔有关史事〕楚顷襄王纳猎人之谏,遣使于诸侯,欲合纵伐秦。秦闻之,发兵攻楚,楚欲与齐、韩联合以伐秦。秦昭王二十六年,攻赵,取石城(今山西离石)。赵仍攻魏。秦以定陶为魏冉封邑。时定陶为中原水陆交通中心,但与秦本土并不连接,中隔魏国。

      〔有关屈原史事〕居玉笥山下。

      六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楚顷襄王十九年。

      〔有关史事〕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拔黔中郡(今湘西及黔东北),楚割汉北、上庸地给秦。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攻赵,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西)。

      〔有关屈原史事〕居玉笥山下。

      六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79年,周赧王三十六年,楚顷襄王二十年。

      〔有关史事〕秦将白起拔楚西陵(杨守敬考西陵为宜昌)。燕昭王死,在位三十三年,子惠王立。惠王中齐反间计,以骑劫代乐毅。乐毅奔赵。齐将田单在即墨破燕军,杀骑劫,恢复齐国。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蔺相如随从赵王,不屈于秦。归国后,赵王以蔺相如为上卿,位于廉颇之右,廉颇不服,相如曲意修好,终得和衷共济。

      〔有关屈原史事〕居玉笥山下。

      〔屈原作品〕《九章・悲回风》作于本年秋。

      任国瑞案:陆侃如将本篇定为怀王十六年。林云铭、夏大霖定为顷襄王七年。郭沫若定为顷襄王六、七年。王夫之、王]运定为绝笔。蒋骥定为自沉汨罗江的前一年秋天。蒋说较合理。诗中那垂死的哀音,表明它必距沉汨罗江不远。况屈原死于阴历五月,并不是秋天,便断非绝笔之作。“物有徵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也说明着是死前的预告。“悲回风之摇蕙,心冤结而内伤”恰是本年秋天所作的内证。

      六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278年,周赧王三十七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有关史事〕秦将白起破楚郢都,烧夷陵(今宜昌),东进至竟陵(今潜江西北),南进至洞庭湖一带。楚东迁都陈(今河南淮阳)。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于五月五日怀石自沉于汨罗江而死。

      〔屈原作品〕《哀郢》、《怀沙》、《天问》、《惜往日》作于本年。

      《九章・哀郢》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本篇作年,王逸以为在怀王朝,屈原因谗被放时期。马其昶定为怀王三十年陷秦时。戴震定在顷襄王元年。谭介甫定在顷襄王七年。黄文焕定在顷襄王九年左右。汪瑗定在本年。王夫之定在顷襄王三十年,吴汝纶怀疑屈原不可能活这么久,但屈原在《涉江》就称“年既老”了,且与白起拔郢史实相符。

      《九章・怀沙》作于本年孟夏。

      任国瑞案:本篇过去一般认为是绝命词。盖因太史公《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遂自沉汨罗以死”所云。此说以洪兴祖、朱熹为代表。其实《屈原列传》用的是跳跃的写法,时限并没有紧密连接。即使东方朔《七谏・沉江》“怀沙砾以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塞”等语,亦不能作《怀沙》的注脚。明代汪瑗、清代李陈玉、钱澄之和蒋骥等否定了洪、朱之说,训“沙”为长沙。其实,《山海经》、《战国策・楚策》、《史记》等典籍已证明战国时已有长沙之名,而且还是熊绎的始封地。蒋氏云:“曰怀沙者,盖寓怀其地,欲往而就死焉耳。”另外,今人谭介甫等释题为怀念垂沙战败之事(怀王二十八年),然缺乏内证,难成立。

      《天问》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王逸定《天问》作于放逐江南时。柳宗元定为怀襄之间。游国恩定为放江南时(从后来改变说)。陈子展定为怀王二十五年。郭沫若定为顷襄王七年以后。陆侃如定为本年。刘梦鹏定为顷襄王十二年。陈`定为顷襄王时。……

      《九章・惜往日》作于本年,为屈原之绝笔。

      任国瑞案:本篇自南宋魏了翁以降,持伪作之说者颇多。以为非绝笔者亦不少。其理由有四:一是无标题、乱辞;二是太浅显;三曰有本篇即无须为《怀沙》;四曰自称贞臣,指王为雍君,文思紊乱。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不毕辞而赴渊,当时还有心思去套章法吗?人到临死之时,还去要求他标题、乱辞,是不可思议的。而定《怀沙》为绝笔者本身就比较不够。将沙石混而为一,殊不知怀沙哀郢标题式同,乃怀长沙。其余概可以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来作解释。蒋云:“夫欲生悟其君不得,卒以死悟之,此世所谓孤注也。默默而死,不如甚已;故大声疾呼,直指谗臣蔽君之罪,深著背法败亡之祸,危辞以撼之,庶几无弗悟也。苟可以悟其主者,死轻于鸿毛。故略子推之死,而详文君之悟;不胜死后余望焉。《九章》惟此篇词最浅易,非徒垂死之言,不暇雕饰,亦欲庸君入目而易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