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生活需要自律力 > 优质的环境,让自律事半功倍

优质的环境,让自律事半功倍



我们为什么要好好读书,难道只是为了考进好的大学吗?只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吗?这太简单了。

知识层面暂且不论,如果你考进一所末流学校,绝大多数同学在毕业后成为“找工作困难户”,就算勉强就业,月薪也少得可怜。你身边优秀的人少之又少,你又如何保证自己能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你在名校,身边的同学们大部分都很自律,个个都是精英。试想毕业10年后,众多知名企业的高管都是你同学,那是什么感觉?你若有才华,那时你也定会有一番作为;若是才华普通,但人缘颇佳,为人值得信任,那些同学也会帮助你、提携你,因为优秀的人总是互相帮助,抱团成长的。比如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是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同窗,前英国首相的内阁成员多数皆为中学与大学的同学。同学情、校友圈,是一条极佳的人脉通道。

优质的环境和圈子,让自律变得更加容易,优秀自然水到渠成。


我母校的商学院在台湾学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校友资源非常丰富。在这里念MBA的两年,除了受到很系统的知识教育,更习得理论结合实务。这全仰赖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同学,大家不但在学业上互相答疑解惑,在小组作业中分工合作,在课外的真实商场中也互相支持,可以说,好的进修,投资回报率是极高的。


我MBA的同学对自己来进修的期许大致有四条:拥有学历、增长知识、发展人脉、获得机会。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希望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

一年过去,我问了几个同学,你们的期许实现得如何?他们的反应告诉我,貌似不像入学时期望得那么顺利。

对于以上几项期许,我真心觉得“拥有学历”不值一提,因为那是最基本的。

对于“增长知识”,专业知识多多少少学到了一些,学到的程度和课程中投入的用心程度成正比。当然,研究生的学习比大学的学习要精实得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也更认真,尤其是对名校学生来说,研究生的课程都是用“认真到可怕”的态度在对待,而那些已经有工作经验,回到校园读研的,更是珍惜这段学生生涯。加上职场经验告诉他们,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补足,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专业知识的增长是必然的事。

至于“获得机会”,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你离实现梦想那么遥远,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机会从你身边走过,你却没有认出它。如何获得机会,我给出的建议是:假如你没有慧眼,就多试!

要多做一些事,多认识一些人。你不知道机会藏在哪里,多试可以增加概率,就算试错了,也能学到东西,100件事里总有一件会是你的机会!每次说到机会,我就想举“拍照片”的例子:你拍了100张照片,总能找到一张满意的吧?如果你真的懒到只肯拍两三张,又一定要从中挑出媲美杂志封面的照片,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上面说到多认识一些人,也就引出了大家觉得最难攻克的事——“人脉的建立”。


曾看过一场TED演讲的视频,国外的一位资深MBA教授说道:“我发现很多学生常常跟着习惯走,总习惯与最熟悉的人一起,坐在最常坐的位置,整整一个学期都是如此。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当他们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他们很可能只认识很少的人,而这些人和他们都很像,这就浪费了接触国际化、多样化关系网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这很常见,也很好理解,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让我们感到自在。可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怎么办?当我们需要新的点子时怎么办?当我们想换个工作,或者需要新的资源时怎么办?这时,就是我们为小圈子付出代价的时刻。平时经常和你在一起的人,他认识的人你也认识,直到当你遇见一位陌生人,他很有可能就是你打开社交大门的通行证。所以,这位教授时常鼓励学生观察整个教室,找寻让他觉得最无趣、最不想与之交谈的人,然后下课时和他交流。这项练习是为了强迫自己接触不想接触的人,拓宽社交圈,出现许多意外而惊喜的碰撞。

哈佛大学对这个项目进行了研究,让大一新生不能选择自己的室友,所以这些室友可能是不同种族、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这一开始可能让人不舒服,但令人惊讶的是,一年之后,同学们能够克服不适,并且发现和其他人深层次的共同点。


我的“人脉吸纳能力”在母校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学长学姐、同届的同学、学弟学妹们经常问我同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认识那些人的?


商学院往往都有设置MBA和EMBA,两者有什么区别呢?MBA一般称为企业管理硕士或工商管理硕士,EMBA一般称为高阶企管硕士或高阶管理硕士。这两者差别就在于“Executive”。多了这个“Executive”,降低了报考者过往学业成绩的要求和外语门槛,但增加了对职位和社会地位的要求。就读EMBA,至少需拥有7年工作经验,有名的商学院甚至要求工作经验必须在10年以上,其中包括不低于5年的管理职位经验。所以,EMBA几乎都是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或者上市公司的老总,也就是所谓“C字辈”的人。这些前辈,自然也是对人脉有需求的MBA学生最想认识的。


人脉,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但一切得从认识开始。

台湾的Facebook渗透率几乎是全球第一。虽然都是社交平台,但Facebook还是有别于大陆的微博和微信。

微信除了用于联络以外,还有“朋友圈”的功能,虽然像微博、Facebook那样都是用来分享生活方式的,但三者差异不小。微信朋友圈属于隐私性最好的,很符合“低调派”的胃口。而对于“高调爱秀”的人来说,微信朋友圈也不失为一个“炫成绩”的好平台,结婚的、生娃的、升职的、致富的都不忘到这里来公布。晒的内容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是不是只对你可见也不得而知,大家评论了什么也不得而知。说白了,完全是自导自演、自己做主的一个舞台。

微博是一个公开平台,一旦选择发布微博,相当于同时选择了那条帖子的无隐私性。任何人只要想看,都可以看到那条帖子。有多少人关注你,你关注了多少人,哪些人评论、哪些人点赞,都是公开的。所以微博渐渐成为名人明星宣传、表达的最直接平台,也成为推广、造势的最佳渠道。

而Facebook是一个几乎没有秘密的社交平台,方方面面的功能十分强大,晒生活的一面和微信朋友圈类似,但一旦成为Facebook好友,就基本上把自己陷入了一个无限扩大的社交圈,Facebook会不断通过后台大数据找到与你可能相关的人,并把他/她推荐给你。你晒的一切尽在“好友们”眼底,哪怕设置了“部分好友可见”,那些看到的好友也可以通过帖子上的标记,知道你做了这样的设置,知道你那条帖子并不是每个好友都看得到。你可以看到你和你的Facebook好友之间有多少个“共同好友”。

它很好地诠释了六度人脉关系理论:地球上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


人类发明的一切工具,对优秀的人而言,都是可以最大程度到用的。我通过在Facebook上的一篇帖子,引发一些EMBA学长、学姐留言交流,正好他们的一次下午茶聚会,主题和我那条帖子相关,其中一位主事学长便邀请我参加。那时我入学大概两个月,什么事都是新鲜的,听说是EMBA的聚会,就欣然赴约,到那里才知道,那是母校EMBA与浙江大学EMBA的交流会。

多年来,学校只有我一个上海生源,这算是一个“差异化”的身份,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最有利的竞争力是差异化》。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和我家乡的人有生意往来,共同话题自然不少,得知我还是一个出过书的作者,他们便对我更感兴趣,交谈甚欢。浙大EMBA学长、学姐拿着茶点过来,加入我们的话题时,在座的学长、学姐们还会指着我说:“她祖籍是浙江的哦。”接着,我又被大伙邀请参加了晚宴。

网络是个秀场,所以,你在社交平台上展现的形象,就是你对外输出的形象。也许这个形象是真实的你,也许是你营造出来的,是你的人设。我个人觉得,营造出来一个完全虚假的样子不现实、不长久,真实反而更可爱。


有一位毕业后离开校园很久的学长,在Facebook上认识了我,因为好奇,专程绕道来看望我,我当时正在一家西班牙餐厅参加一场交接晚宴,于是和这位学长在晚宴开始前聊了一小时。后来,他成为我在台湾发行的第一本书里,所有插画的亲手绘制者和提供者,他也是某著名食品集团的董事长。


要成为圈子里有分量的人,总得自己有成绩。比如,我曾联合三位EMBA学长、学姐组队,参加全台湾EMBA商管杯竞赛。也许是巧合,这竞赛办了那么多年,唯独我们那一届允许MBA的学生报名。当时MBA的同学们得知这个比赛并不能带来学分,没人想花费时间,我却报了名。

参赛后发现,大家都动了真格,处理繁忙公务之余还要抽空来开个案研讨会,熬夜讨论,为应该采用什么方案争得面红耳赤。大家都想得到名次,这不是奖金的问题,而是关乎这些企业高层或者企业主,代表学校参赛的荣誉感问题。作为小学妹,在这种组合中,我并不是没有发挥余地。学长、学姐们都是商界资深人士,在某些观点上争论不下,不但互相下不了台,也会浪费时间。我心里对那个争议点有倾向的解决方案,于是用看似稚嫩的连问,让学长自己发现逻辑漏洞,从而无须站队,使学姐的观点生效,继续讨论下一问题。如此,保留了所有人的颜面,不伤和气,也解决了难题。

正式提交队名时,队长,也就是那位学长,提议用我的本名作为队名。

比赛前一天,报告预演,学姐没发挥好,队长把我拉到一旁,希望我能在正式比赛中代替她演讲。我看学姐花了一个多礼拜练习,非常重视这次比赛,于是说:“别担心,学姐可以的。若是有不足,她演讲完还有问答环节,还可以补救。这部分我会处理好,请放心。”

正式比赛当天,台湾几乎所有大学的EMBA参赛队伍都齐聚一堂。学姐越发紧张,连水都不敢喝。我对她说:“你讲得很好啊,真的,只要照着PPT,自信地报告完就行了。”

结果,我们拿了冠军。


很多年后,我遭遇了一些事,学姐在我最低潮的时候鼎力相助,当时我们一起站在她家的天台上,看着远处的晚霞,她说:“其实你改变了我。小时候,我转学,老师让我做自我介绍,我一时间沉默,被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笑。所以我后来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演讲。那场个案竞赛,我很紧张,差点想换角,但又真的很珍惜那次机会,想让同学们也能看到我的风采。幸好你鼓励了我,相信我能行。我真的做到了。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女孩子该有的样子,懂得打扮自己,精致而自律。之前EMBA的‘春酒’和‘秋赏’,我的服饰搭配发给你,你都给我建议和肯定,让我变得开朗许多,真的。”我愣了一下,其实比赛前夕,我想的是:我从来不缺舞台,就算这次没有,也会有下次,应该把舞台留给更需要的人。

可见,体贴收人心。


我和EMBA学长、学姐们的相处,其实并非如有些MBA同学想象中的那样。我没那么功利,我和他们是平等的,只是我工作年资比他们短,但并不比他们大部分人差。如果MBA的同学们总以高攀的视角看待学长、学姐,只能说明还是底气不足。要么就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心态不足。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关于台湾朋友说大陆朋友有“狼性”,至少我MBA的同学觉得我脑门上刻着“企图心”三个字。我虽然外在不强势,甚至有点呆萌,但目的性强,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就去拿到,不废话,不纠结。我大学毕业进的第一家公司的集团高管是这么评价我的:“You are my friend who is maybe not the best but has a lot energy and knows what you want. I know you and I'm proud that I know you.”(你是我的朋友,也许不是最优秀的却拥有很多能量并且知道自己要什么,我认识你,而且我很自豪我认识你。)


在这里插入一个上海姑娘眼里的台湾吧。好像来自由行的人都对台湾赞誉有加,来念过书的却有种说不出的忧伤,且听我娓娓道来。

从走近到走进,我一直用心观察着台湾。既是旁观者,又身临其中,以客观体味它的内涵,以细腻感受它的细腻。在我眼里,上海是个30岁出头、年轻有为的小伙儿,而台湾则像一个将近50岁深刻且富有韵味的老男人。那山、那水、那丝丝入扣的文化底蕴,还有那群纯朴善良、彬彬有礼的台湾居民……在一次电视台文化交流脱口秀栏目录制中,我曾分别用一个词形容上海和台湾给我的感受,上海是“繁华”,台湾是“沉淀”。乍一看,上海的摩登、时髦、国际化让很多喜爱闯荡的年轻人流连忘返。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还来不及打招呼就已经转身陌路,有时候只是想说声谢谢,羞怯地说不出口,一回头,已经忘记因何心存感恩。

我很喜欢一部分台湾人常说的这两个字——感恩,比感谢要厚重。其实台湾人是一直把“谢谢”挂在嘴边的,无论你帮没帮他们,但凡一句话说完,总是以“谢谢”结尾,台湾人自己也有认知:“我们台湾最大的风景就是——人。”

初到台湾,会被古旧的外表所欺骗。旧并不代表破烂,就像长者脸上的皱纹,反而是种阅历。古旧是因为城市里有好多年过半百,甚至超过百年的建筑。别看这些建筑年纪大,但身体好得很。台湾地震多发,6、7级地震是常有的,但那些建筑震前震后几乎一个样。只是地震的时候,山上别去,怕山崩,毕竟山不是人建的,它有自然界的脾气。不过哪怕发生了山崩,之后人们的作为就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地人的素质。在一些山崩易发地带,那些山靠近山路的一边都会被人用绿色的超级大网包起来,山的姿态还傲然可见,却给了车辆、行人很大的保障。

整个台湾的面积大概6个上海那么大,差不多1/3个浙江,但总人口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差不多,甚至还少一些。台北有点像上海,是台湾的工商业中心,全台湾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都把总部设在这里。但是没有上海那么发达,更确切地说他比较像上了年纪的上海,也是国际都市,但稳重很多。高雄是台湾南部的经济及交通中心,有点像深圳。台中有点杭州的感觉,云端漫步般惬意,很适合生活。

别看台湾面积不大,这里北中南之间的感觉和大陆北中南之间的地域差别差不多。就像我们觉得出了上海就是去外地,他们也是如此。台北人没什么事儿一般不南下,南部的人一般也不爱北上,觉得台北人不够热情,称台北人为“天龙国人”。台中人居住在他们的中部,去高雄办事,感觉像出了远门,算出差。城市人们之间的陌生感不亚于广州人去了北京,苏州人去了昆明,西安人来了上海。


台北很热闹,也非常便捷。除了101,鲜有像上海那样的摩天大楼。捷运四通八达,去很多景点甚至出站就到,几乎不用走路。台湾人对于距离的概念和大陆人不同,比如问路,一开始有人回答说:“哇,那很远哎!”会让我心里一惊,可真的走路,手机里没放完三首歌就到了。我想是因为台湾太小了,所以我们认为的近距离在他们眼中已经很远了。相反的,台湾人来大陆,总是被我们口中说的“很近”困惑。例如有个朋友说他来上海的一次经历,问人家“××地方怎么走?”得到回答:“噢,很近,沿着×××路一直走就到了。”结果,那位台湾朋友走了半个小时,他不敢相信×××路竟然是一条那么“长”的路。

在台北去哪里都很方便,一下捷运,就是淡水码头。它以前只是个传统的小渔港、如今拥有美轮美奂的浮动码头的它成了著名的景点。在淡水老街,闲庭信步,手里拿着老街的台湾美食,映衬落日余晖,简直是活脱脱的一幅渔港风情,仿佛一曲《涛声依旧》。

台北西门町是重要的消费商圈,年轻人的必到之地。除了美食,在这里还可以发掘若隐若现的流行风向标。每到周末,西门町便热闹非凡,演唱会、签唱会、唱片首卖会、各种电影宣传、街头表演……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中,梁咏琪寻找金城武的场景就是在西门町;林青霞也是在西门町逛街的时候被星探发掘的。所以,西门町在我眼里也是个“星工场”。

我是做文化创意的,台湾的文创产品真是可圈可点,光音乐实力就沉淀了很多年。台湾真可谓“宝”岛,那么小一片土壤,产出那么多高质量的原创音乐,也难怪成为全亚洲向世界输出音乐的窗口。相对来说,在台湾要见到明星真的很容易,尤其是在台北。周末,基本都能在书店碰到一些作家、音乐人或是刚发行新书的艺人开讲座。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自己和明星很近,说不定我也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明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Motel(汽车旅馆)在台湾并不是一个让人抬不起头的词,而是一种文化——摩铁文化。去Motel只需要把车暂停在门口,摇下车窗付钱登记后,把车开到专属车库,由车库直接进入房间。房间基本具备了星级酒店拥有的一切东西,贴心的是,房里的自助式小吧台一般都是免费的,供应热茶、咖啡、能量饮料及小点心。每个房间各有主题,不同风格的主题设计营造出浪漫、情趣、休闲的意境,如古堡传奇、法式浪漫、外太空、高科技炫动、舞娘、夜上海、小桥流水……,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配置,喷泉水池、卡拉OK、观星天窗、按摩浴缸等等。实话说,我挺喜欢Motel的,因为它绝对私密,自由自在,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馨香气味,是一个心灵与身体对话的地方。由于好多Motel房间都是100平方米左右或更大,所以台湾人赋予了Motel更多的功能,如邀一群好友聚会,在房间唱歌,在房间的泳池游泳……

在台湾,很容易找到书店,有像诚品那样文艺气息很重的,也有大型百货公司楼上的,是个很鼓励发展文化的地方。所以哪怕烦恼喧嚣的时刻,都有一处洗心之所可以让你沉静安心。诚品令人钦佩的地方就是它不仅是书店,还是结合人文、艺术、观光与生活机能的购物中心。因书店而“生”,所以整个购物中心都是静静的,充满了文艺味儿。这里的衣服、鞋子、眼镜……都很文艺地在那里静候它的伯乐。现在大陆的一、二线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文艺气息十足的书店,这实在是一个好现象。我很喜欢周末到这样的书店来,捧一本书,坐在落地窗边,悠闲地看书,这让我的内心很平静。书店里还有音乐馆,琳琅满目的文具、食品干货……关键是那么多东西,一点都没有杂乱之感,反而错落有致,那些简单的东西都显得特别有“气质”。诚品书店里还有画廊,我之前在那里跟美国老师学画画,放松之余就可以轻松学会绘画手法,画出像模像样的作品。

台湾也有让我不习惯的地方,如路边的垃圾桶个数不像上海的那么多,有时我拿着空饮料瓶,走好长一段路都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只得继续拿着,直到走进一家店,拜托店员帮我扔一下。虽然如此,台湾的大街小巷却很干净。每天都会有垃圾车在固定时间响着《致爱丽丝》的音乐勤快地驶来,垃圾车一到,居民和店家就会把提前分类好的垃圾交给垃圾车收运。这就是台湾的“垃圾不落地”行动。我这个外乡人过了好几个月,才终于搞明白哪些垃圾属于哪一类。

台湾只有台北和高雄两个城市有捷运。捷运就是我们常说的“地铁”,台湾的捷运有个规定——不能在里面吃东西。所以如果你有没吃完的半口蛋糕,无论如何要吞下再进捷运,不然恐怕要拿着那口蛋糕坚持到目的地了。

在台湾生活,是慢步调的。高山青,天水蓝,什么时候突然兴起,就开车到山里。它距市中心并不远,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然后在酒店房间里倚窗泡温泉,看山,看竹,看天,看炊烟。清晨的空气散发着芬芳,水嫩嫩的,这时再品尝些山中野味,人生可谓美满……


常有台湾朋友感叹:“台湾太安逸了,缺少拼搏精神。”我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理解台湾人,要从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开始。不能说安逸不好,要看自己要什么。如果我要最踏实的幸福,可能还是要靠自己奋斗。是否有“狼性”,要看周围都是谁,假如都是狼,大家心态上都差不多,就拼实力和运气;假如都是绵羊,狼自然会显得格外突出。


我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台湾年轻人,他们很珍惜来大陆看看的机会,当交换生、实习工作。他们对大陆如今的面貌感慨万千,正用更多努力习得拼搏精神。越是缺乏资源,越是珍惜机会。

我曾被一位台湾同学的生活态度打动。那些只在电影中看过的情节,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她身上。母亲赌博欠债,被债主追上门泼油漆,跑了;父亲酗酒患癌,在她读高中时撒手人寰。她从小与双胞胎妹妹相依为命。我听着她若无其事地描述着她的童年,然后她说出一句:“我终有一天要出人头地,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瞧瞧。”她大学时,问亲戚们借钱,去南美当交换生,保证一定会打工把钱还上。因为她相信:相比自怨自艾,多出去看世界,多认识些人,多接触些机会,才是改变命运的正确选择。

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但我相信,就像她把自己送进了Chengchi University 念MBA,将来无论遇到什么、选择什么,她都会努力找到资源,奋斗得到她要的东西。


Chengchi University的校友情谊非常深,区别于有些名校较多的个人英雄主义,Chengchi University显示出真正的“亲爱精诚”,共享才能收获,大气方能卓越。我乐于真诚输出与奉献,这张大网络自然也在无声无息中记录下点点滴滴,在我需要的时刻,悉数回馈,虽然我并无此刻意期待。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五分钟建立人脉”,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很简单:“不管在哪里,在什么场合,只要自己有才华,总能够有好的际遇。不必攀龙附凤,不用矫揉造作,无需虚伪迎合。有心,就永远都不嫌晚。”借用一位微博名人说的话:一个人的一生就是让自己不断变得值钱的过程,不断变得值钱就意味着自身不断进步。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价,如果你值钱了,讨价还价的机会就多,工作的机会就多,升迁的机会就多,让生命自由的机会也就增多。


如果你既没考进好的学校,也没有幸运地被父母送进好的学校,又没有能力把你的孩子送进好的学校,那么你必须另外找人脉通道。


你是小白领,期望升职?那就试着多参加一些职业分享会、管理类的课程和培训、书友会……那里有很多有上进心的小白领。“你是制造业的?我也是!”“你是传媒界的?我也是!”“你们那里最近有财务主管的空缺吗?”“哎,我朋友的公司正想找个采购经理,你感不感兴趣?”“你说我该接受外派两年再回来吗?老板的意思是两年后回来可以给我升职。”……


你是创业者,希望拓展业务?也许可以试着加入一些创业交流会、峰会,听听奋斗着的人们都面临着什么困境和机遇。哪些困难自己已经遇到过了,克服了,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别人,获取好感;哪些困难自己正在经历,说出来,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出主意,思路开阔了,也许就豁然开朗了;哪些困难自己还没有碰到,用心记好大家的分享体会,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或是去峰会听听现在的经济形势,成功者的辛酸路,休息的时候和同仁交流一下,也许一些正发愁的点就被理顺了,甚至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再或者去展会,看看行业内的动向如何,最近有什么新品,是不是有哪家公司想换供应商……


你是生意人,需要商机?那就试着去浙江商会、四川商会……那里有很多需要商机的生意人。你是卖空调的,他是卖衣服的,你把需要买衣服的朋友的电话留给他,他也会把需要买空调的朋友的电话留给你。做成一单生意,再请对方吃个饭,有来有往,信息不断,水到渠成。


你想要修炼自己,不窝在一寸地里当井底之蛙,想看看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干些什么,那你可以去一些读书会,和很多想提升内在的人一起修炼。如果你已经厌倦身边的电脑族,想要找和你一样潇洒走四方的朋友,那你可以去网上发掘“驴友”,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参加高尔夫俱乐部、红酒俱乐部、健身俱乐部、舞蹈社、绘画班……找到拥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们。

交流,在路上;情义,在路上……


美国有一项有趣的调查,社会经济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两组人,在正常状态下,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对社交较活跃,喜欢去认识更多人。但是,当这两组人同时接收到他们可能失去工作的信号,一旦受这个信号影响,这两组人开始构建的社交网络便完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倾向于接触更少的人,多元化程度降低,也许只和亲密关系者如父母和自己家的狗相处。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会考虑更多的人和更宽的社交圈,他们认定自己会不惧困难,重新振作。


回想一下,当你遭遇低落和脆弱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是封闭自己,那就会让自己产生盲点,钻牛角尖,看不见自己拥有的资源,看不到朋友,看不到机会。


我不觉得自己经济地位高,但看到这项调查的时候,回忆起自己低潮期做的事情,感慨颇多。那时生活状态突然发生改变,一段长期恋情突然终止(但我一定要补充说明,我和前任至今仍然是朋友,他关于事业和感情的困扰偶尔还会打电话咨询我,我们分开正是因为觉得我们最适合的关系就是“朋友”),我发现我可能需要重新“完全依靠自己”,大约有20天,我完全从Facebook和朋友圈消失,不想让朋友们的关心干扰我本就一片混沌的大脑和内心,看似好像封闭自己,其实并没有,当时我还做了一件事,现在想来还挺佩服自己。我翻出两年来收到的所有EMBA学长、学姐的名片,一张一张筛选,最后选出5张,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合作的可能。这个做法和那项调查最后给出的建议颇为吻合。所以,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机遇,是否有机会翻转人生,还是要看自身的人设、意愿和选择。


常到陌生圈子走动,会有意外收获。人脉,前提是有人,窝在家里的沙发上,当然不可能认识什么人。你必须走出去,见识多元,开阔视野,寻得同伴,彼此有信念,互相是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