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生活需要自律力 > 自律是管好你的嘴

自律是管好你的嘴



每次打开QQ邮箱,登录页面的那句话一直能够吸引我的目光:“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原版来自迈克尔·杰克逊的一句歌词:You tell me I'm wrong. Then you'd better prove you're right.


我很幸运,自己拥有差异非常大的两类朋友,一类是朝气蓬勃的90后,另一类是40~70岁的年长者。这两类朋友的生活状态、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可谓截然不同,但我要说,虽然我欣赏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但我对他们的欣赏程度是一样的。

90后、00后在我眼里自信、大胆,有独立的思想,不按部就班、不喜欢俗套,很酷、很潇洒。他们对于需求的表达真的直白很多——你要什么你就说,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呢?我想要什么我也会告诉你,所以你不必去猜我到底想要什么。

而年长的朋友们,见过许多人,遇到过许多事,经历过许多曲折。稳重、含蓄,对人对事有洞察力,对局面有把控能力。与他们对话,不能完全与90后们相同,直言不讳未必是最恰当的做法。

从这两类朋友身上,我都能领略他们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学到东西。这也是我肯定自己的一个方面,即接受不同,接受多元文化。我从不会认为哪一类人是标杆,或者可以成为一种绝对正确的标准。

90后、00后无所畏惧,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快不快乐?这生活是不是我想要的?现在的高离婚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觉醒”,用实际结果修正老一辈逼婚的错误。再比如一种消费观念:我喜欢的东西,就算不是奢侈品,只要我觉得酷,花费哪怕比购买奢侈品更多的钱,我也宁愿买心头好。

关于经验,我常咨询一些前辈,他们能理解我所不能理解的事,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一位朋友这样说:“你不用特别钦佩我们,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在犯过的错误中得到的血泪教训。很多东西的总结看似精准,实际上,那背后是我们所付出过的代价。”

我想,经验更多,大概就是前辈相较于年轻一代的财富。然而,经验都有用吗?都是解决困难的利器吗?并不是。对于不善变通、不懂审时度势的人来说,经验可能会导致固执,他们会因某种经验曾帮助他们成功,而认为那是好的。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说:“好主意带来的麻烦可能比坏主意还多。毕竟,人们会忘记,好主意也有局限。”“好经验”也是这样,因为时代不同,很多元素都变了。经验的“固执”还体现在“识人”上,看人第一眼,就觉得自己看穿了这个人的“前世今生”“九重人格”,用经验中的标准去判断新时代、“新物种”的优劣,必定不会客观!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这样一幕:安迪和奇点,事业有成的两个人,在房间里优越感满满地评论着他们的朋友,言语之间像是把自己当作了一个标杆,“有钱即有理”的价值观几乎溢出屏幕。穷朋友在这部电视剧里的作用就是烘托精英,他们什么事都搞不定,而这些精英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困扰别人工作和生活的难题,带着对“套路”的沾沾自喜,任意地干涉朋友们的交友、事业、家庭、观念……

影视剧内外,都有太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可是,你无法了解另一个人的全部故事,你看到的只是他呈现出来的一个角度。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比别人更明智,一定能洞悉全局?没有人是上帝。你不了解别人的个性需求,你的情有独钟也许别人不中意,你以为的无足轻重,对别人而言可能至关重要。论风格,那是别人的风格;论人生,那是别人的人生,你无权干涉。


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我曾在某个项目的合作中,遇到一位创业老板,他过去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以前性格比较急,脾气也不好,创业后,因为一些缘故开始吃素,也爱看一些关于佛理的文章。见到我第一眼,得知我来自上海,加上我的穿着打扮及谈吐都与其他台湾伙伴不同,于是他贴给我一个标签——“上海女人”。

比起台湾朋友,我的表达直接许多,少了客套地寒暄,在传统且年长者心中也许显得不够尊敬,于是他贴给我第二个标签——“不谦虚”。既然是标签,就意味着与该标签相应的形容词都会伴随而来:她一定很精明,一定得罪过很多人,大家都不太喜欢她,她没什么朋友……

有一次,他、我的搭档Wendy和我,在一家素食餐厅用餐。这家餐厅环境雅致,应该是古色古香中带着点云淡风轻,但实际上,全场却是弥漫着轰隆隆一片聊天声,几乎能十分清楚地听到邻座扯着嗓子在聊些什么。我们这桌大概是全场最小声的,我需要往前凑,把耳朵竖起来,才能听到创业老板跟我说的话。

他说:“哎,你们说奇不奇怪,我们公司有个员工,原本个性很强悍,说话非常不客气,是个上海人,大家都不喜欢她,当然她自己是意识不到的。但现在你们一定想不到,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几场禅修,听听佛理、泡泡禅茶,她居然变了,待人处事变温和了,同事们也愿意和她交流了。所以,人确实是可以被感染的,只要我们公司坚持‘温暖’的文化,传播‘善’的理念,员工之间互相影响,所有人都会越变越好的。”

接着,他转头盯着我看。我回应:“我觉得形式主义不是关键,关键是本质。”

回到住处,Wendy看着我,欲言又止,仿佛我没有领会到那位创业老板的好意:“他在点你,你没听出来吗?”

“我怎么了?”

Wendy用她一贯温柔的口音说:“你们上海女人哦。”Wendy是台湾人,身体瘦弱、说话细声细气、常把“善”挂在嘴边,比我大7岁。她总是给我一种很矛盾的感觉,比如她对我说“钱不重要”,但择偶标准却是要找有钱人;比如她总是对客户表现出一副不经世事的无辜模样,但心思却很深。我尽量避免和她聊项目以外的话题,因为她太能说了,一开口能把“善”和自己的优点说上两小时。

我不禁笑出声来,然后继续发问:“上海女人怎么了?你对上海女人了解多少?他对上海女人了解多少?上海女人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人可以代表一群人?”

Wendy被我问住了。

我继续说:“首先,他故事中的那位员工我不认识,不便于仅凭短短几句话就做评判。其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没有优劣之分。挂在嘴边的善叫善,没有说出来的就不是善吗?善、谦虚、低调,有没有标准?如果世间默认只有一种标准,就是你们认定的那一套,那我确实是不谦虚、不低调。你们常说自己在修行,个人愚见,我觉得还有一种修行叫作不在背后定论或者妄议他人。”

两个月后,我那部分的任务完成,便回了上海,Wendy继续留在那里完成她的任务。

7个月后,我收到那位创业老板的一条短信:“童童你好,抱歉打搅。请问你对Wendy了解吗?你走后,她对我们的项目不仅没有做出有价值的任何方案,而且团队交给她,她居然每天睡到中午才起来,让大家等她,还动不动给员工摆脸色,要大家哄着她……感觉我花巨款请了一尊菩萨回来供着。更可气的是,她居然以甲方不给钱为由,拒付设计师的费用,还偷偷买了机票打算溜走!这女人用心之险恶,对利益之贪婪,对别人之不负责任,完全无底线。C总一再给她机会,她却阳奉阴违,可气可恨。她没打算为我们做事,从头到尾就是行骗,连给设计师的费用都要吃差价……”


我很怕“标签”,也总是提醒自己,不要任性地给他人贴标签。这不但是对他人认知的偏颇,也是对自己做判断的局限,于人于己都不公平。

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在为人处世的态度方面,没有一定的标准,个中对错谁也无法定义。所以,我特别害怕那些把自己当作标准的人,动不动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要求他人,这本身就不够善良,不够公平。

教导主任就该戴着黑框眼镜、手拿教鞭?

上海女人就一定精明算计,不好相处?

把佛经挂在嘴边的人一定心善?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初读不以为意,细想顿觉鞭辟入里: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凡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我之所以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是因为别人看到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他眼里的我。螃蟹总觉得身边其他动物都是斜着走的,却不知道真正斜着走的,是自己。人所看到的外界,只不过反映了他的格局,天真的人看到世界都无邪,阴险的人看到别人都在耍诈,攀比的人看每个人都是虚荣的。

越长大,“别人眼中的我”越不重要,“我心里的我”越重要。

你可以谦虚低调,奉行中庸之道,那是你的自由;你要张扬、高调,爱听赞歌,那也是你的自由。但是,请不要拿你的自由来要求我,让我不自由。

自律的人,都善于管住自己的嘴,不会对任何人、任何事妄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