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机会一定是时代给予的,明白我们所处的时代位置,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活出我们最精彩的人生。
2008年,一场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让我国股市猝不及防,上证指数从2007年的6124点下跌至最低的1664点,跌幅达73%,堪称“股灾”。
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了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是中国经济重返世界舞台的三十年,是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中国制造吹向世界各地的三十年,也是生态环境遭受空前破坏,产能逐渐走向过剩,金融改革严重滞后的三十年。
人们在为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鼓掌的同时,对生态修复、消费升级、企业转型、金融变革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2008年底,我提出“战上海”,正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预言2009—2038年会是改革开放的新三十年,会是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的三十年,会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中国资本吹向世界的三十年。而这一次,上海有能力、有责任、有条件走在前面。
前三十年的改革为解决物资贫乏问题,改革是从解决商品价格扭曲问题入手的。新三十年的改革必须从解决资本、资金价格扭曲问题入手。而上海是天然的金融中心,是和世界相连的最佳结点。
1979年开始的那轮改革,重大贡献是彻底解决了计划经济下的“物品短缺价格严重扭曲问题”,现在的中国物品丰富,价格不再严重扭曲。这三十年,我国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搞活商品市场、要致富先修路、招商引资等举措让中国制造具备走向全球的价格优势。
2009年国家确定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2013年国家确定在上海建立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年发布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十八大定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都是力求解决我国资产结构、资本价值、资金价格严重扭曲等问题。
这一次改革路径也差不多,先搞活资本市场,要致富先修路,这一次修的是资本、资金高速公路,沪港通、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项目的快速推进,都是希望以资本、资金打头阵,带领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走上台阶,并走向世界。
第20条:当时我们面对的是三十年一遇的历史大机遇
我们必须得弄清楚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以及每一个人命运的逻辑,否则我们很容易被黑暗的表象蒙蔽双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古人对历史风口的智慧解读,不是二十年,也不是四十年,是三十年。1949—1978年,1979—2008年都是三十年。深圳的成功源于最早站在了上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大风口,深圳成功的最大受益者是最早站在深圳的弄潮儿。
对个体而言,A股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建设的参与者,很幸运地站在了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大风口(所有参与资本市场高速公路建设的人无疑处在风暴的最中心)。
相信通过新三十年来的努力,中国经济可以真正融入世界,并助力世界经济再上台阶,站在历史大风口的我们都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功臣和最终受益者。
我国已经走到了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大风口!
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考,我们很完美地抓住了2014年开启的那轮改革,抓住了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受益最大的龙头板块券商及券商服务,洪攻略一战成名。
站在长江之口,传承历史,面向世界开拓未来:
从地理位置看,上海离美国更近,短兵相接。
从转型方向看,上海离未来更近,轻车熟路。
一个半世纪前,西方殖民者就一眼相中了当时还是小县城的“上海”,预见到这个长江入海口的荒滩必将成为东方世界的经济中心。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上海被选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
至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上海不仅是中国人心中的“十里洋场”,也是民族资本家和民族资本产业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充满了创新和活力,成为东亚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和唯一的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
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百年“通商口岸”的历史,已将商贸基因、金融基因、海派文化基因融入上海的血液之中,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参与国际经贸大循环的重要枢纽。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内地。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其商贸金融属性再次发扬光大,上交所是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上海港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过去十年,高铁最先从这里驶出,世博会、迪士尼、大飞机等纷纷落户这里,自贸区、自由港也从这里试点起步。
放眼未来,上海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引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领导中国资本走向世界,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上海注定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第21条:“战上海”抓住A股牛鼻子
2008年,正是基于对改革开放新三十年的判断,我提出“战上海”财富梦想行动方案,从抓主要矛盾、紧跟聪明的钱和做有可控预期的投资三个方面破解人生财富密码,构建了一套“战上海”投资哲学,以此为理论基础,才发展到后面的洪攻略投资体系。
2009年年初,我说过对“战上海”早理解早受益、晚理解晚受益、不理解不受益,事实证明确实如此。2009年理解了“战上海”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如世博、迪士尼、双中心建设、国资重组、京沪高铁、大飞机六大战役,每一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并涌现出上汽集团、老凤祥、中路股份、外高桥、斯米克等多只涨幅超过3倍的大牛股。
再到2013年的自贸区,2018年的科创,都是六大战役的进一步延续。
所以,十年前我说“世界看亚太,亚太看中国,中国看上海”绝不是一句空话,选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低谷,战略上坚决看多并坚决做多的上海,才在后面新一轮的财富分配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第22条:道路曲折艰难,趋势不可逆转
十年过去了,这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起步的十年,道路艰难曲折。
国家在金融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也产生了很多问题,2015年A股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股灾,2016年险资“野蛮人”扰乱市场,2018年P2P又集中爆雷等,都直接导致金融强监管的降临、改革停滞甚至出现后退。
过去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会碰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出现反复,甚至矫枉过正也非常正常,但趋势不可逆转!
2018年,中国经济遇到近十年来最严重的困难。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们的出口企业被加税,我们的科技企业被卡住脖子,民企融资难问题暴露,导致内外交困,居民消费增速出现下滑,而以基建、地产“救灾”的模式难以为继,货币政策也受美元加息周期所掣肘,同时去杠杆政策上的误判更加剧了这些问题的短期爆发。
国家意识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打破所有垄断的金融体系,建立多层次、充分竞争、更加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发挥其资源配置枢纽功能。
第23条:科创五点要求,上海责任重大
2018年11月份,首届进博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从出口到进口,这本身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标志,这一次国家选择上海成为领导者。
进博会期间,国家领导人提出在上海成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对上海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要把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国家战略等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完成好。
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吸引培育本土更多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四是深化社会治理创新。
五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自贸区扩大,给上海加的是对外开放的担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压的是创新突破的担子;提升长三角一体发展为国家战略,压的是龙头引领的担子。考验上海大气包容的时候确实到了,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机遇非常考验上海的干部队伍,创新意味着要打破规则,这对讲规则的上海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第24条:金融改革开放新时代,上海有大作为
通过改革发展金融资本市场去解决科创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新时代国家交给上海的任务。
2009年国家就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然而十年过去了,说实话效果不尽如人意。上海金融业并没有如预期快速腾飞,发展速度不够快,金融资产规模不仅被北京赶超,而且还被深圳不断追赶,上海虽然拥有全国最繁华的高楼大厦和金融大厦,国家已经定位它是国际金融中心,但离期望中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点距离。
中国太需要对金融系统来一场划时代的“改革开放”,像当年商品市场改革开放一样,需要无比的智慧和勇气,金融市场更需要市场化变革,打破金融资源国有垄断。
这一次,国家对上海的要求不仅仅是把科创板办好,更提出要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这是对上海的信任,也是对上海的要求。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打好金融这张牌,上海亦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第25条:经济升级创新驱动,国企改革必须破局
这一次国家选择上海,应该还有国企改革方面的考量。
强势国企与弱势民企的对立,传统垄断与科技创新的对立,都在上海集中体现。
虽然上海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国内第一,但上海经济的主要支柱还是国有企业。在2018年上海企业百强榜上,上海本地最强的民营企业复星集团仅位列第22位,排在前列的是上汽集团、宝武钢铁、交通银行等国企。
上海曾经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消费品牌,但现在只剩下上海家化、光明乳业这两家企业,且上海家化已经是深圳企业,光明乳业已陷入需要“拯救”的困境!在这些非垄断领域,国企的效率和活力显然不如民企。民企相对国企过于弱小,国企在资源分配中占据绝对优势,这破坏了上海创新土壤的形成,以至于在民企占据绝对优势的互联网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中,上海反应迟钝,被北京、深圳甚至杭州远远甩在后面。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会,竟然没有一家真正属于上海的知名互联网企业!
国家期望上海能吸引培育本土更多科创企业发展壮大,首先就要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而国企改革是绕不开的坎,如果上海不能在国企改革方面取得突破,“科技创新”也终将成为一句空话。尽早启动上海国企的第五轮改革开放,尽早向国务院申请创建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上海的当务之急。
第26条:上海,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名片
国企改革看上海,民企空间看上海,金融改革看上海,新一轮开放看上海……
一个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是这个城市所拥有的明星企业,如华为、腾讯、万科、平安之于深圳,百度、小米、京东之于北京,阿里巴巴之于杭州,这些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企业就是其所在城市的一张亮眼名片。
什么才是上海的名片?有世界竞争力的国企、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要素平台、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有引领全球风尚的人群……
第27条:“战上海”投资哲学不会过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轮救市行情,上海本地股、科创股再次大放异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市北高新涨幅超过200%,绿庭投资、张江高科、复旦复华、上海三毛等股价也实现了翻倍。紧跟聪明资金“再战上海”的投资者都已拔得头筹,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迈入2019年。
因为历史再次选择了上海,在未来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和国企改革破局中,上海本地企业值得关注,但聪明资金一定会将这些演绎成资本市场最美丽的“故事”,“再战上海”意义非凡。
所以,“再战上海”决不仅仅是投资上海本地股,“再战上海”源于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三十年的判断,“上海机会”完全可以扩展成为“上海效应”“科创效应”“金融改革效应”“国企改革效应”,继而向全国扩散。就像2014年券商板块的大行情,就像金融互联网的十倍牛股,就像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炒地图”。
虽然这些年来资本市场从投资者结构到制度监管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战上海”投资哲学并没有过时,掌握洪攻略,理解“战上海”哲学,只有抓主要矛盾,跟随聪明的钱,做可控预期的投资,才能更好地抓住这次财富机会!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30日,请根据当时的行情理解本文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