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评审委员会点评道,塞勒将心理学的现实假设与经济学的决策制定结合了起来,通过探索人性的弱点(缺乏理性、社会偏好、自我控制力不足等),分析了它们对于个人经济决策以及市场结果的系统性影响。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一项决策的损失往往被假设等同于机会成本。而在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当中,客观意义上的钱或物,在不同的主观环境下,对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点体现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例如,你收到了一个月薪10000元的聘用通知,并且欣然接受了它,开始满怀期待地憧憬工作后的生活。这时候,如果又有一个电话打来,是另一家公司也要给你月薪10000元的通知。而你,十有八九会拒绝第二个邀请。
两个邀请的价值明明是一样的,为什么你对它们的态度会截然不同?
塞勒提出的“禀赋效应”,正好解释了这一现象:当你拥有一件物品之后,你对它的估值会高于你没有拥有它时的估值。因为人们厌恶损失,厌恶自己原本拥有的东西失去的感觉。这种厌恶,是重新拥有一个相似之物无法弥补的。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这就是人类本性的“损失厌恶”规律。
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往往并不理性——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这样,就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决策的质量,间接导致损失。
我们都被自己骗了
我们的大脑,经常会掉入禀赋效应的陷阱。
假设你早上出门上班时的开心指数是100,突然你捡到一百块钱,开心指数迅速上升50%,达到150。可是乐极生悲,你迟到了,又被扣掉一百块的工资,于是开心指数下降50%,变成75。
一得一失,自己的经济状况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但开心指数却从100降低到75,心情反而变糟了。
再比如,你在庙会上玩打气球的游戏。如果游戏规则是每击碎一个气球,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共有十发子弹,你击中了四个,最终得到四个小礼物,心情愉悦。但如果游戏规则是交钱后先给你十个小礼物,每打偏一次就要收回一个,最终被收回六个,留下四个。同样的礼物数量,你这一次却体验到更多的是遗憾。
这两种情境其实无甚差异,唯一的不同就是得到与失去的顺序。第一种是先失去(因为基数为零)再拥有;第二种是先拥有,再失去。一个加法一个减法,最终得到的数字虽然相等,但心态却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大脑给我们营造的假象:客观结果一致,主观感受却不同。所以,我们对某件物品价值的判断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我们眼前事物的本质,不一定就是我们感觉的样子。
这种误判往往会给我们的认知和决断带来不利影响。要想避免掉进思维陷阱,就要先意识到它的存在,再用客观、理智来做出准确判断,尽量避免被吸引进陷阱里。
钱要花出去才能挣回来
基于损失厌恶心理,很多人对手中持有财产价值的评估,远大于它所能换来的物品的价值。他们“敝帚自珍”,对既有资产看得过重,下意识地排斥失去它们的局面。所以,即使交换回来的事物更有价值,他们也会本能性抗拒。
正因如此,他们经常会与更有价值的事物失之交臂,在一次次选择中错失良机。
就像一个鸡肋工位上的职员,或许用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在其他岗位创造更多价值,但他讨厌失去当下生活的感觉,所以根本不曾考虑过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与风险偏好无关,由于主观上的抗拒,他根本没有理性地衡量过两种选择的得失,何谈偏好选择的高度。
然而,那些能够理性分析客观得失的人们则截然相反。他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不会受到主观感受的误导,一切都只以效益最大化为最高指导,因此能够在生活、工作、投资等方面都能做出客观、理性、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相比于损失厌恶者的守财本性,他们更能理性权衡收益和成本,从而避免错失赋予金钱更多增值空间的机会。
这两种人实际上就对应着两种不同的思维,前者是“穷人思维”,后者是“富人思维”。
那些最具有禀赋效应特征的穷人思维者,他们不一定经济上贫穷,但是他们思维上的固执会使自己失去很多机会,导致财富贬值,一步步走向贫穷;不受禀赋效应操控的富人思维者,他们当下不一定拥有很多财富,但是他们却能够抓住令财富升值的机会,抓住通往财富大门的钥匙。前者更在乎“我会损失多少”,片面地衡量事物价值;而后者更看重“最终能得到多少”,着眼于事物的综合收益。因此,机会自然会临幸更加理智的后者。
你可以过上比现在好十倍的生活
禀赋效应属于行为经济学的范畴,但在其他领域也都有极大的参考作用。
被禀赋效应操控的损失厌恶者(大多数人),对于自己事业的既有状态,可能会放大到原本的1.5倍,例如将原本价值为10000元的工作估算到15000元的高度。因此,对于高于目前状况但低于目前状况1.5倍的选择,他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放弃,认为还是保持目前的状况更好。
但如果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他一定知道14000比10000更高。但这样的放弃如果发生了不止一次,他失去的价值规模之大,可就不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机会那么简单了。我们看看他到底失去了什么:如果按惯常的说法,人的一生会有将近七次重大选择,如果每一次改变选择价值他目前状态的1.4倍,那么,1.47=10.5413504。
也就是说,累积起来,他无形之中总共放弃了财富增长高达十倍的机会!一个顽固的观念,使他失去了可以比现在的状况好十倍的可能。
你看,禀赋效应不仅使人变得更穷,而且使人生变得局限,约束了我们对这世界的探索。
人生有很多可能性。面对选择时,一定要摒弃感性认知,理性分析,客观判断,才能看出事物的真正价值;只有割舍自己的损失厌恶情怀,舍得放弃现有的舒适区,才能收获下一个挑战带来的精彩。
思维决定财富
塞勒的经济行为学研究成果,反映出人们在经济规律前的低效,也折射出社会认同的变化趋势——思维决定财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当今社会越来越扁平化,物质带给人与人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互联网提供了公开化的平台,上不起学的穷人也能轻松搜索到高质量教学资源,自我提升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新概念、新商品每天都在不断地涌现着,“即使买不起也能租得起”的观念早已遍植人心,这种观念拉近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生活质量上的距离。
贫富之间的标尺,早已不再是他们各自拥有财富的数量,而是他们各自的思维境界;一个人最具代表性的资产,不再是他的存折,而是他的财富观。倘若管理不当,资产数额会骤然降低;而一个人对财富的系统化认知,才是决定他长期的财务状态的前提。
而跳出禀赋效应的陷阱,使思维模式无限趋向于理性,是培养富人思维至为关键的一步。
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往往能看清这个道理。他们花钱尝试投资、学习进修甚至周游世界。在固执的人还在自己的圈子里每天守护自己的固有财产时,聪明人已经通过投资换来了更多的财富、知识提升、社会见识和人际圈子,慢慢为自己拓展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个人的经济思维决定他的格局,而一个人的格局往往决定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