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冬凉夏暖看逻辑

冬凉夏暖看逻辑



长久以来,我们都生活在这样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无数的信息,有的可以带来些收获,有的却混淆视听。事情的脉络与原委,通常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变得真假难辨。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的思考,如何能在众说纷纭中不迷失自己?

因为冬天冷,所以夏天热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冬天冷,夏天热,这是大家都能观察到的事实。但是,若给它们加上一个因果关系,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当我们接触到某些信息时,很容易就会去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然后做出假设,构建可能的因果关系。比如今天不幸拉了肚子,而昨晚正好在一家新餐厅就餐,那你自然而然就会怀疑是食物的原因;早上拉开窗帘发现地面潮湿,昨天又比较闷热,那多半是昨晚下了雨。需要注意的是,像是“尝试新食物”与“拉肚子”、“下雨”与“地面潮湿”这样的事件非常多,但并不是只要两件事有关系(relationship),就一定是因果关系(causality)。

除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外,两个单独事件X和Y都可能会受到另一个因素影响。这个因素叫作混淆变量,顾名思义,它的作用就是混淆。在实际生活中,它往往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人们通常只会观察到X和Y,然后就将其归为直接的因果关系。举个神奇的例子:X是雪糕销量,Y是溺水人数;数据表明,雪糕销量越高,溺水人数也越多,似乎吃雪糕与溺水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这里存在混淆变量——季节。夏天,天气非常热,雪糕销量自然就会上升,同时去游泳的人也增多,于是溺水人数上升。换句话说,夏天的到来会造成后面两个结果,但是这两个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个混淆的例子倒还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认知。我们再看这样一个例子:数据表明,收入越高,患疾病的风险也越大。你会觉得应该是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好,对健康医疗也越重视,怎么还会增大患病风险呢?这次,背后的混淆变量是年龄。通常来说,收入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病风险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于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收入越高,患病越多。但同样的,这两个结果之间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所以,下次看到“震惊!越……越……”这样的标题时,就可以先考察一下它们之间到底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以免被混淆变量扰乱视听。

除此之外,X和Y之间还可能存在复杂的多重关系,包括间接因果、混淆变量等。生活中很多事都归属此类,比如付出与回报——付出越多,回报就越多吗?获得回报是否会激励继续付出呢?在学习、爱情及事业上,都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值得深思。

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励志短文——以“从前有位贫苦的年轻人……”开头,然后讲述他的一些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最后以“他,就是当今xx公司的CEOxxx”结尾。他年轻时的小故事与后来的成功,真的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吗?其实这些往往只是和成功共享了一些影响因素。

总之,因果关系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出的,两个事实间可能存在间接因果,也可能存在混淆变量,还可能有更复杂的关系。难点与要点正在于形成清晰的分析逻辑,不被所谓的“证据”所迷惑,构造谨慎全面的思维体系。

冬天冷,夏天热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寻求安全感,人类倾向于从已知的事实中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想要的结论。遇到问题时,除了从因果面分析,有时候还会从事实反面思考、逆向思考、替换思考。

常见的方法是,考虑情况的互补面,然后进行逻辑推理。我们看看这道常见的脑筋急转弯: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五一节八折优惠,顾客来买鞋给了一张100元的钱。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100元零钱。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100元。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这道题常常被冠以“一道看你是否具有商业头脑的题”“100人中99人会算错!”之类的标题,关键的难点是王师傅和邻居之间的交易带来的干扰。但从邻居的角度分析,邻居不赚不亏。因此,盈亏只发生在王师傅和顾客两人身上。要算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最简便的方法是:考虑“亏”的互补面——“赚”。这个情节里只有顾客赚了,因此问题就等同于顾客一共赚了多少。很明显,顾客收到了100-30×0.8=76元真钞以及一双市场价值30×0.8=24元的鞋,因此王师傅总共亏了76+24=100元。

这个方法是基于“王师傅亏损=顾客赚取”的事实,也就是说,在“王师傅亏损”这五个字中,我们将“王师傅”替换为“顾客”,再将“亏损”替换为“赚取”,最后的结果和原来是等价的。从反面的角度出发,看似复杂的问题一下就变得清晰起来。

不过,如果把“今早我吃了饭”中的“今早”换为“昨晚”,“吃了”换成“没吃”,就变成“昨晚我没吃饭”,可能就并不符合事实。若将“冬天冷”里面的“冬天”换为“夏天”,“冷”换成“热”,变成“夏天热”,则又非常符合事实。

因此可以看出,选择一些反面情况去替换,可能符合也可能会不符合事实,但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如果事实是“人民币升值会带动境外消费”,那么就可以思考“人民币贬值会削减境外消费”,“外币升值会带动境内消费”的论述是否成立,由此也有了许多探索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这么想:期中考得很难联想到期末会不会比较简单?这家店口碑不太好联想到隔壁那家可能会好一些?虽说替换后的论述不一定成立,但多一种思考的方式,就会多想一种可能的结果,考虑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周全。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发表声音的成本很低。扩散声音的途径多样,耍些花招就可以博取关注度,再加上网络身份与真实身份的隔断性,隔着一层屏幕,仿佛也多了一层盾牌。身为信息接收方的我们,很多时候不能作为当事人去触碰事实真相,只能透过媒体的屏蔽与加工,看到那些主观意味浓、真假难辨的消息。[书籍分 享V信shufoufou]

因此,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保持理智、保持清醒就变得尤为重要。看到那些“惊!真相竟然是……”之类的标题,不如多想一想,事件背后是否真的有因果关系、结论是否真的成立、事件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我们必须牢记的是,无论在何时何地,清晰的逻辑、严谨的思维,都要比劲爆的标题、戏谑的吐槽更加珍贵。